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郝伟斌  肖祎星  陈健 《档案管理》2020,(3):14-17,21
通过对《档案事业发展"七五"计划》到《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分析,发现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信息化经历了自主探索、目标确定和大力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国家综合档案馆在面对当前机构改革、"单轨制"实施以及大数据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综合档案馆信息化未来的发展也面临新的要求,为此国家综合档案馆应调整档案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做好档案馆工作数字转型以及重视档案信息化治理。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主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各高校档案馆面临的工作重点。尽管国家对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已提出多年,但由于各高校档案馆自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处单位投入较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档案工作信息化水  相似文献   

3.
方昀 《天津档案》2006,(5):30-32
我参加国家档案信息化工作培训团,于2005年11月15日至12月5日就澳大利亚档案工作信息化进行了专题培训和考察。培训内容以澳大利亚电子件及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网上利用、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内容为主。同时了解了澳大利亚国家政治、经济、化概况。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及政府给予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新南威尔士州档案馆、维多利亚州档案馆、国家电影和音像档案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高校档案馆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地档案部门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突破口抓紧开展,特别是一些地方数字档案馆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信息化的进程.日前,省档案局召开了2005年度全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会,对49家档案馆信息化情况进行评估,评选出了前10名优胜者和39家成绩合格单位.评估表明,全省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发展成绩喜人,已经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档案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明确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这就是以社会各方面建设对数字档案馆的需求程度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为依据,以国家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严格遵循国家档案信息管理的各项标准,积极而又稳妥地实施数字档案馆建设,逐步建成一个适应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要求并与之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数字化档案馆,实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2.正确理解数字化档案馆的基本内涵。数字化档案馆是“…  相似文献   

6.
孙霞 《山东档案》2020,(1):50-51,6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信息共享技术的不断普及,让人们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日渐增多,档案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2002年以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文件的颁布,促进了各级档案馆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的改革,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正确引领和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使大量的纸质档案资源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档案馆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我国档案资源的复杂化,各级档案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同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完善,仍然存在着存在着重视不足、投入不够的"重藏轻用"现象.  相似文献   

7.
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档案信息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档案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一直都是无偿向社会提供公益型的档案信息服务,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许多地方档案馆、档案室也逐渐开展了向档案利用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1.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点与热点。其中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对外宣传与提供利用的窗口与途径。档案馆通过档案网站快速及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并了解档案用户需求,把握档案利用的规律,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增强社会利用档案意识。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手段,馆藏是档案信息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档案馆提供现行文件服务,一方面丰富馆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创新,档案馆职能的创新;档案网站中现行文件服务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的一部分,是档案馆创…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对利用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档案工作全面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档案馆信息化的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档案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正——两当县紧紧抓住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使档案馆"三个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两当县档案工作经历了夯实基础、创新突破、不断提升的历程。2011年,2604平方米的新建档案馆投入使用,为全县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自此,全力开展国家二级档案馆创建工作。2013年12月,两当县档案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翻开了两当县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也为档案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宽了道路,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主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各高校档案馆面临的工作重点。尽管国家对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已提出多年,但由于各高校档案馆自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处单位投入较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档案馆依然没有能够建立起完备的档案目录数据库.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目录与机读目录相结合的操作层面来对外提供查档利用,全文数字化和电子文件归档更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档案事业的重视,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加,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县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吉林省桦甸市档案馆为例,该馆成立于1959年6月20日,馆藏档案111个全宗,共113281卷、105649件,资料5537件(册)。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进程的要求,近几年我们已经逐步开展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时菲 《山东档案》2011,(4):42-42
2011年6月29日,国家级档案馆测评组对章丘市档案馆晋升二级档案馆进行实地测评考核。测评组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现场查看档案馆馆库设施、档案基础建设、档案开放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并对照标准进行了审核打分。经综合评议,形成测评意见,以88.5分的高分一致通过章丘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并现场进行了授牌。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档案局曾重点强调"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档案必将成为档案的主要存在形式,数字化档案馆必将成为档案馆发展的新方向,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开发利用网络化。一、充分认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1.县级档案馆的发展水平不相同。一些档案馆根据自身的特点、实际情况,或自行开发,或购买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再按一些业务标准,进行数字化工作,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5.
刘辛 《兰台内外》2003,(4):19-19
长春市档案馆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要求,把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基础和核心任务来抓,实现重点突破,以此带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跃升。从2003年5月起,长春市档案馆对现有馆藏的建国后至1983年近6万卷档案,进行件级的计算机录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扎实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档案信息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档案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根据《湖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统计表》  相似文献   

17.
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各级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开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窗口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档案网站建设与完善是个长期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与利用情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霞 《北京档案》2009,(2):23-25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各级综合档案馆3161个,占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①总数的79.3%;共保存档案2.3亿卷(件、册),占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总量的92%;2007年档案利用量为1244.9万卷件次,占各级各类档案馆全年档案利用总量的80%②.可见,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是国家档案资源管理与提供利用服务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1 馆藏档案数、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比较 1.1 馆藏档案数量 馆藏档案是档案信息化的工作对象,也是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表1为部分省区市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量,我省位居前8位,位次靠前.  相似文献   

20.
纵观各基层档案部门,档案数字化普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设备不足,不能满足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县级档案馆虽配备了计算机,但应用功能单一,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贮存,现代化的管理设备不能物尽其用;二是专业人员缺乏,直接导致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不能正常开展;三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些县级档案馆的馆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应进馆的档案不能按时接收进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处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