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组成,它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愉悦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着力建设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黄忠 《课外阅读》2011,(4):216-216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能对学生的精神、气质、修养产生积极意义的文化动力,提供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文化维生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是“树人”的地方,是培育学生成材的地方,文章就如何利用校园内的“树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学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论题。学生文化研究的方法引申出的界定多如牛栋,但在现时的实践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还应首推教育社会学对学生文化的研究,因为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课程文化、家庭文化、同辈群体文化同学生文化互为关联,密不可分并相互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区分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学生文化的发展乃至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比较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化的组成部分,是化的载体,化是语言的底座,在外语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该语言的化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化导入,培养学生的“化意识”,以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语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文化移情是进行文化沟通及跨文化交际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必须传授文化知识,讲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移情,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王丽娜 《贵州教育》2013,(24):12-13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种制度相辅相成,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校园化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培养。在此过程中,校园化能起到陶冶情感、磨练意志、激发兴趣、发展想象力、培养优良品质、丰富感性经验等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开发校园化.以制度化规范学生,以精神化熏陶学生,以物质化启迪学生,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顾新颖 《教书育人》2009,(12):22-24
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主体,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核心。学生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势必会形成特有的文化特征,这种相对独特的学校文化形态就是学生文化。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为我们进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方沃土。  相似文献   

9.
孙月 《成才之路》2023,(19):49-52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合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审美趣味,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该任务群教学中,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的意境美、语言美通过创新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电脑、电视等展现出来的快餐文化充斥学生的生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流传的经典作品与我们的学生渐行渐远,学生的文化积淀越来越少,文化素养越来越差,对古文经典越来越淡漠。  相似文献   

11.
李健 《小学教学研究》2023,(10):87-88+96
品格决定人生,淬励品格需要学校教育工作有务实行动。沁园实验小学有效探索学生喜欢、知行合一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品格教育新范式,立足本土文化发掘,走进梁溪百巷,开展了“梁溪百巷精神淬励少年品格”的行动研究,在研究深藏于梁溪百巷的内涵文化中,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有效实现学生民族精神的升华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具有目的深层性、方式渗透性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自我教育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慧 《成才之路》2023,(1):33-36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及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其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重红色文化的融入,对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习与理解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永伟 《学科教育》2001,(7):6-8,11
新大纲的颁布实行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要求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学生文化意识的增强,有利于语文真正实现传承、发展、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在注重培养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应积极探求新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文化土壤,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应当看到,由于西方外来文化、市场经济文化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社会现象的强烈冲击,使得校园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讲到:小学的古诗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教育教学的方向是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古诗教学中,为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当前高职学生对英语目的语文化了解严重缺乏,高职类学校及老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认识不足,而英语交际的重要性经常会由此导致文化休克的情况之下,分析了培养学生目的语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意使高职的学生英语学习达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自主式学习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本文着重论述了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其对自主式学习的影响,教师如能积极介入学生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广泛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重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角色认同、教育教学理念、价值取向、情感倾向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农村主要依赖学校,农村文化的水平有赖于农村教师的文化水平,农村学校首先要仓U造一种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的气氛,这种气氛主要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主要的指导者,在教育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了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所以,必须建构现代教师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孟思杨 《辽宁教育》2023,(23):57-59
红色文化属于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的内容范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红色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心中根植红色基因,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问题设计环节、文本延伸环节和实践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体悟红色文化的内涵,激励学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