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8,(12):53-53
1933年7月1日,《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为16开,由上海文学社编辑.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文学》月刊系郑振铎主编。傅东华、郑振铎、郁达夫、茅盾、胡愈之等担任编辑的文学刊物。后改为王统照主编,上海文学社发行。鲁迅、茅盾跻身于十人编委会行列。在《文学》月刊创刊号上.鲁迅一改以往只署化名的做法.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以后,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套《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其中《“一大”前后》(一)(二)(三)由我负责编辑。为此,我向北京的党史研究、教学单位和有关专家请教,学习、研究了党史件、资料,还去上海参观了“一大”会址,以及“一大”胜利闭幕时代表们在浙江嘉兴南湖所乘的游船。在此期间,同时了解了党的“一大”前后有关出版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2014年,一京一沪两大出版名社各自出版了一薄一厚两册当代编辑出版人的回忆录。薄的是曾彦修所著《平生六记》(三联书店),仅有区区八万字;厚的是施燕平所著《尘封岁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皇皇五十余万言。虽说都是个人回忆录,但前者是典型的三联版文化读物风格,后者却被南京大学敏锐地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丛刊》,染上一丝学院派的色彩。两位作者,都是有着革命经历的老新闻出版人。曾彦修生于1919年,1937年以热血学生身份进入延安投身革命,1949年作为南下干部主持南方日报社,20世纪50年代进京担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施燕平生于1926年,烽火遍野的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苏中游击区抗日,解放战争后随军进入上海接管中华书局印刷厂;因为爱好文学,“百花时代”被当作工业战线创作队伍的新生力量转业到上海作协,安排由巴金带徒培养,编辑文学名刊《萌芽》,转身为有着红色出身、前途光明的文学骨干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基层干部。相比较而言,曾彦修因为晚年长期身居京城,以“严秀”为笔名写下大量深刻反思苏联崩溃历史的杂文,影响深远,名声更著。而施燕平,按照回忆录作序者与出版推动者吴俊的话来说,则是“被沉默的少数人”。即便在文学圈,也少为人知。事实上,他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文革”中,施燕平被卷入著名的上海“写作组”,20世纪70年代成为服务激进政治的“文革”代表性杂志《朝霞》负责人之一;1975年底被上海市委书记徐景贤推荐,调入北京担任复刊的《人民文学》的副主编,协助袁水拍贯彻极“左”路线,成为“文革”文学与政治的重要见证人与当事人。有意思的是,当根正苗红的新中国青年文化干部施燕平正从“文革”风暴的发源地上海进入政治中心北京时,老革命曾彦修却以“右派”之身从1960年起外放上海《辞海》编辑所从事编务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返京城担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而差不多这个时候的施燕平,正随着“四人帮”倒台接受完审查,结束三年多的京城生活,重新回到上海,最后在复旦分校任教寻得圆满归宿。两位出版人一北一南京沪两地城市间风水轮流转式的工作调动,意味深长地折射出新中国复杂的政治情境中知识分子令人唏嘘的起伏浮沉、荣辱悲欢。  相似文献   

4.
赵艺超 《图书馆论坛》2004,24(4):217-217
4月 30日上午 ,深圳市宝安图书馆读者个人藏品展之一 :银熙君期刊“创刊号”收藏展开展。此次展览分为 2 6个专题 :“文学”、“经济”、“科技”、“军事”、“法制”、“体育”、“青年”、“人文研究”、“党刊”、“广东地方期刊”等 ,内容非常丰富。如 1919年出版的《博物》创刊号 ,1935年出版的《研究与批判》创刊号 ,香港出版的《中国文坛》 ,台湾出版的《艺术研究》等 ,都极具史料价值和珍藏价值。这些期刊全部由深圳市宝安区青年收藏家银熙君先生收藏 ,他从 1991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刊号期刊收藏活动 ,通过与藏友交流 ,市场上…  相似文献   

5.
谢六逸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新闻学者。他一生酷爱编辑工作。纵观他短促的一生,编辑工作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自1921年4月,谢六逸接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以来,他先后陆续主编过《言林》、《国民》、《儿童文学》、《趣味》、《文讯》等多种期刊。此外,还为黎明书局、光华书局、文通书局编过一些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推选为上海编辑人协会主席。他虽不同于分分秒秒维系于编辑事业的赵家璧等人,将一生中很大部分的精力贡献于我国早期的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事业的创建工作。但他以其独特的新闻学者的眼光,审视着编辑工作,执着于编辑工作。 1921年1月中旬至2月间,仍在日本求学的谢六逸,积极地参加了当时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文学机构——文学研究会,为第24号会员,与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孙伏园、王统照等同为该会读书会小说组成员。并且与热衷于编辑工作的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的交往中,谢六逸开始投身于编辑工作,并乐此不疲。他东渡回国,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职务。1922年12月1日,“依了上海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决议,特请谢六逸先生为主任编辑。”(郑振铎语)谢六逸开始单独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摘     
《中国编辑》2007,(4):90-91
蔡学俭(湖北新闻出版局)在2006年1183日来信中写道:我一直有个想法,即对编辑本身要多加宣传。在《出版科学》上辟有《老编辑甘苦谈》、《中青年编辑自画像》两栏目,有刊物曾加仿效,受到欢迎。后因稿件难约(编辑不愿意写自己,别人所知甚少,好稿难求),几年后取消了。现在,作家、明星连“超级女声”都被炒得“轰轰烈烈”,而编辑始终“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7.
余敏在一些专业网站的简历里写着自己“在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编辑及管理工作已32年”。他喜欢把自己称作传媒人。1966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余敏被下放河南农村劳动,在和牛只有一墙之隔的草棚里还坚持研究文学,几年后被安排到郑州市文联搞创作。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主办过蜚声全国的《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文学月刊。1996年10月,余敏来到出版界最高智囊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持行政工作。1988年兼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2000年又创办“中国出版网”,并担任董事长。六年…  相似文献   

8.
(丁景唐先生小档案) 丁景唐,宁波市(原镇海)人。1920年4月25日出生。1931年来沪,定居上海。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创办《蜜蜂》文艺半月刊,以后编辑《联声》和领导过学生刊物《莘莘月刊》等。1944年至1946年任上海《小说月报》、《译文丛刊》、《文坛月报》编辑。上海解放后,曾任第三、第四届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系国际笔会上海中心会员。 丁景唐先生五十年代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等职,六十年代任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文革”时备受凌辱。1979年出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党组书记。1985年12月离休。 曾是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理事和上海民研会副会长、顾问,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和顾问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和上海版协副会长、顾问,及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 主持编辑《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二十卷,影响遍及海内外;1992年12月,是书获得第六届中国图书一等奖。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专业贡献的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参加抗日战争老作家纪念牌。  相似文献   

9.
绒绒 《青年记者》2003,(7):47-47
孙卫卫,生于陕西周至,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 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获“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主编有“非常档案”丛书。出版有散文集《正好年轻的故事》、《薰衣草——一个男生和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2005,(3):34-37
著名编辑家王仰晨先生于2005年6月12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从十四岁当学徒算起,他在印刷和出版行业工作了七十年。曾在上海、昆明、重庆、桂林、烟台、大连等地的印刷厂、书店、报社工作,历二十余年,做过排字工人、校对、编辑和工务主任等;从1943年参加新知书店到1956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并持续到离休以后,历时近五十年,任小说组组长、鲁迅著作编辑室主任等。经手编发《青春之歌》、《平原枪声》等小说作品,主持和参与十四卷本《巴金文集》、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协助童怀周编选、出版了《革命诗抄》和《天安门革命诗文选》。离休以后,主持编辑了二十六卷本《巴金全集》和十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主持和参与编辑了四十卷本《茅盾全集》之中的二十五卷及《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六卷。1987年4月获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作为资深编审,他在工作中与众多的作家、学者有通信联系。曾结集出版过《巴金书简——致王仰晨》一书。这里选录了唐、钟敬文、叶圣陶、黄源、赵家璧、楼适夷、杨沫、陈原、萧乾等人致王仰晨的部分书信,用以缅怀逝者,同时从中可以折射出这位老编辑的人生一斑。选入的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由海客甲提供并注释。  相似文献   

11.
徐蕾  辛华 《现代出版》2003,(3):42-45
余敏在一些专业网站的简历里写着自己“在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编辑及管理工作已32年”。他喜欢把自己称作传媒人。1966年,他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主办过蜚声全国的《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文学月刊。1996年10月,余敏来到出版界最高智囊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持行政工作。1998年兼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2000年又创办“中国出版网”,并担任董事长。六年间,他主持过三十多个研究课题;六年间,他使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总资产增加了六倍半。出版科学研究所:七年…  相似文献   

12.
“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出版工程之一,其主体部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先后被列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分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文章回顾了“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项目实施的来龙去脉,梳理总结打造这项文化出版精品工程的顶层设计、出版历程、编辑经验及重大意义,全面呈现几代藏学专家、出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3.
张静庐(1898~1969)是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早年曾任天津《公民日报》、北平《公民日报》、上海泰东书局和上海《商报》编辑。1925年以后,曾在上海创办光华书局、联合书店、现代书局、上海杂志公司,曾任经理。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上海出版业联营书店总经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计划处副处长、私  相似文献   

14.
《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版本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全书不过7万字。这本小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写于1961年,出版于1978年。众多读者时隔20年后,仍记起这本科幻小说,使我十分感动:1998年,先是上海《青年报》“记起”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二十周岁”,来电约我写了《从“小灵通”开始的未来之旅》一文,接着上海《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中文电视台、沈阳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青年报》等十几家报纸、电视台、电台推出了回顾《…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末,我从上海出版系统调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当时现代文学研究室下面,有一个“孤岛文学”小组,由我负责,任务是编辑整理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和“孤岛”文学作品选辑等工作。周楞伽先生原与我同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现在已经改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他在“孤岛”时期的上海文艺界相当地活跃,于是,我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当年的往事。并且交谈一些过去发生在出版社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6.
郭红解在《上海档案》2000年第4期发表了《从“科技史料走进博物馆”说开去》一文 ,对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将曾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档案史料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一事 ,发问 :“这些珍贵档案为什么都‘走’了?”作为档案人 ,他说 :“对这份档案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编《上海档案志》时 ,我们特地将此档案列入志书并作介绍。呜呼!以后续编《上海档案志》时 ,不得不在后面添注一句 :2000年6月后 ,该档案已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为了表达他的心情 ,文中议论 :“也许若干年后 ,……有关我国第一台…  相似文献   

17.
白云 《中国出版》2022,(S1):190-194
2021年8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诗人蓝蓝的童诗集《我和毛毛》荣列其中,并成为诗歌体裁中唯一的获奖作品。和作者分享完喜悦,我百感交集,《我和毛毛》是我在做编辑第四年时自主策划约稿的选题,它是一份因热爱而相遇的文学“礼物”,也是我在编辑之路上走向成熟的一个见证。约稿:从等待到出击,与“礼物”的相遇自从进入出版行业,做一本原创诗集一直是我深藏在内心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学习》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学语文教育专业期刊,拥有35年的办刊历史。2011年开始,该刊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尝试进行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初步实现了编辑流程再造、编排一体化系统运用到期刊数字化数据库存取的整体建设,编辑工作形成了新的形态,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适应数字化时代读者个性化的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运用在线平台进行投稿流程再造2011年起,《语文学习》杂志启动了在线平台建设的研究,并于2013年建成。在这个平台上,作者不再通过邮箱投稿,而是在系统网站中注册后投稿,作者注册后即拥有个人的投稿"账户"。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本刊编辑陆其国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协调委员会、市残联、市人事局联合授予了“上海市自强模范”的荣誉称号。在市直机关工委系统60多家局以上单位中,陆其国是唯一受此殊荣者。 一周岁时,陆其国困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左腿终身残疾。面对残疾陆其国没有悲观,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摆脱残疾的阴影,超越自我,热爱生活、乐观进取,用知识托起新的人生。20年来,他已在解放日报、文汇报、劳动报、《萌芽》、《电视·电影·文学》、《上海小说》、《雨花》。《星火》等报刊杂志发表了200万字作品。其中短篇小说《母亲》被选入上海市中学语文读本,短篇小说《我的同龄人》获文学报“命题文学”征文小说一等奖,后被《小说月报》杂志转载,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学之窗”节目配乐广播。文学报和上海电视台也都做了专访和节目予以介绍。2001年又陆续出版了专著《畸形的繁荣——租界时期的上海》和纪实文学作品集《解密档案(B卷)》两本书。  相似文献   

20.
楼适夷     
楼适夷,1905年生,浙江余姚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9年赴日本自费留学。1931年回国,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成员,参加左联机关刊物《前哨》(后名《文学导报》)的编辑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编辑生涯,并历任《文艺新闻》编辑,《大陆新闻》、《社会生活》等刊物主编,武汉《新华日报》副刊主编,《抗战文艺》编辑,《文艺阵地》代主编,江苏淮阴华中版《新华日报》社编委,上海《时代日报》、香港《小说》月刊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