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是我爱读的刊物之一。它的篇幅虽略显单薄,但所含信息却奉满瓷实,读来几乎篇篇有得。 信息传播是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出版工作者来说,信息本有两重含意,一指出版内容,二指出版活动。不把握全面而有参考价值的出版活动信息,往往难以成功地捕捉和优化出版内容信息。《出版参考》是前者的活跃渠道,它向出版工作者输送方方面面的有益信息,丰富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俞洪帆来信 ××同志: 来信收到。《出版参考》是我们出版界自己的刊物,多订多读,对工作大有好处。最近我同江苏少儿出版社社长石启忠同志(现在升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见面时问他:“《出版参考》你们为什么会订这么多(60份)?”他说:“这个刊物貌不惊人,但信息多,短小,快速,实用。一年下来,如果我知道一二百条信息,只要其中有一条为我所用,就够了。所以我们社人手一份。”这是一位实干家的评价,话不多,  相似文献   

3.
捧着张兵先生这本厚达800多页的小说研究专著——被我戏称为“大书”——不由人不油然生敬。我说它“大”,当然不仅指60多万字的篇幅,更指内容的厚重。《张兵小说论集》(张兵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是在小说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张兵先生20多年辛勤耕耘的产物。书中阐发思想,总结艺术,澄清事实,考订真伪,屡有真知灼见。这些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同行的重视。话本是张兵先生用力最勤同时也是收获最丰的领域。早在八十年代,他就确立了以话本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他曾经出版过《宋元话本赏析》、《话本小说史话》、《宋元…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出版的第5期《湖北新闻通讯》上,集中刊登了《孝感报》的17篇业务探讨文章。这组文章既有经验交流和采编体会,又有业务探讨和专题研究;作者既有报社的负责同志,也有一般编辑记者。它们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孝感报》的同行们很重视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研究。《湖北新闻通讯》在卷首发表“编者的话”说:这一期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又常常被称为“第四媒体”,是继传统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媒体。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指出:“媒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因此,可以说“网络媒体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交流、传播信息,目前特别是指借助于因特网交流、传播信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照媒体的形式来看,它可以划分为网络报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 ,读《王仿子出版文集》 ,边读边感慨 :什么叫出版家 ?这就是出版家 !新近有幸细读《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下简称《续编》) ,感慨升了级 :什么叫“老派出版家”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说远在天边 ,是“老派出版家”之说最初来自英国 ,指那些“专心于出版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视发现和推出文学天才为天职”的出版家。说近在眼前 ,是指《续编》作者的出版情结很像他的英国同行。当然 ,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很像。世道变了 ,“新老板”来了 ,天职是赚钱 ,取舍在市场。于是 ,英国的老派出版家被迫下岗 ,干了 60多年出版的《续编》作者也…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出版参考》创刊10周年了,这是一个令人高兴而很有意义的日子,应该庆贺! 它诞生在1988年,可以说是生逢盛世。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繁荣昌盛的时期,把《出版参考》从襁褓中抚育成长壮大起来。 十年来,它已出版了240期,为读者介绍了许多国内出版工作的信息和经验,根据改革开放的原则,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借鉴世界各国出版工作的成功作法,它也介绍了许多国外出版工作的信息和经验,成为出版工作者的一份可读性强的刊物。  相似文献   

8.
林穗芳同志在《出版参考》1997年第17期上发表的《再谈图书出版统计标准化和国际接轨问题》一文指出,由于统计标准的不同,说我国“年出书种数居世界首位”不准确。这意见很重要。因为既然标准不同,即不可比,说  相似文献   

9.
晋朝有个陈寿,这是个“有良史之才”的史学家。他根据王沈、鱼豢的《魏书》《魏略》,韦昭的《吴书》,加上自己采集的蜀国史料,写成一部《三国志》。这部史书很为后人推崇,叶适甚至说它“高处逼司马迁”。但《三国志》也有缺点。它所依据的《魏书》《魏略》《吴书》本来史料欠丰,而蜀国无史官,全凭  相似文献   

10.
这里选登的三篇小言论,都是河南工商报“腾飞杯”小言论征文的获奖作品。说它们是“小言论”真是名副其实:瞧,获得一等奖的《送礼者的“心意”也领不得》199字,获得二等奖的《抗洪一线“大禹”多》和《不妨走下主席台》分别是371字和208字(均不含标点符号)。在如此短的篇幅内能够说清一个问题,阐明一个观点,并且赢得读者和评委的首肯、赞许,它们有什么奥妙呢? 有成语说:“短小精悍。”短小,是外在形式;精悍,是内在质量。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依我之  相似文献   

11.
周林 《新闻三昧》2006,(5):16-17
在报纸百花园中,企业报犹如一朵素雅的小花,绽放于一隅,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企业报多为四开四版,也有一些是对开,出版周期多是周三刊以上,也有日报,如《鞍钢日报》、《攀钢日报》、《开滦日报》、《农垦日报》、《林海日报》等。发行量一般在万份以上,有的达到数万份。说它是小花,是指它的报道面有所限制,读者群基本固定在企业;论企业报数量,它在中国新闻界可是占据了不小的份额。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杜导正说:“企业报也是新闻界的一支重要方面军。”鲜明的专业个性作为报业家族中的一员,企业报既有与其它报纸在文化、思想、经济、新闻、美学…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创刊,至今已经十个年头了。蒙他们的好意,我得以成“十年一贯制”的忠实读者,亦步亦趋地追蹑过它的足迹,获益良多。虽然,《出版参考》的面世,可说应运而生;《出版参考》的成长,得益于其处春和景明之世;但《出版参考》的茁壮,也有赖于编辑人员的辛勤耕耘:既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地创意构思,又要“破石拔玉”“惟才是择”地团结作者,还要孜孜矻矻子文稿内“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方得见今日之霜刃寒光。“十年磨一剑”,真是“辛苦不寻常”。纪念《出版参考》十周年,首先应向历任编辑鞠躬致敬。 今日之《出版参考》,美则美矣,但当然不应也不会止步于此,而是要继续前进,“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而且,我相信,还会迈着更大的步子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来函摘登     
几天来断断续续地读了(《出版史料》)多篇文章,感到是很结实严谨的,极有保存价值。建议今后除保持原有传统外,似可将“出版史”的范围更扩展些……一般地也可酌予增加如科技、医药、传统艺术等等。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4,(12):31-31
《办报参考》2004年第15期发表于洋的文章《评论监督“三要”》。文章说,与其他种类的舆论监督相比,评论监督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笔者提出评论监督应注意“三要”。  相似文献   

15.
1929年,开明书店出版的《一般》杂志停刊,作为开明负责人之一的夏丐尊曾感慨地说:“起初是人办杂志,后来是杂志办人。”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一个期刊的规律,因而多年来一直为期刊界所称道。开明的《一般》是1926年创办的,其办刊宗旨是“以一般的人,说一般的话,给一般人看”,它对稿件要求很高,说是“一般话”,实际要求杂文文体,注重趣味。初时很有生气,但终因基本撰稿人不多,自投稿又少,越办越吃力,而读者也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所以最后只得停刊。  相似文献   

16.
书脊、索引、注释,是一本书中的“小节”,它们可能并不影响哪一本书成为杰作,可是一个严谨的出版者对于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轻易放过的,尤其是一个有着千年图书出版史的文明古国,它所奉献给读者的每一本书都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粗糙的文化垃圾,因此图书中的“小节”也含糊不得,也大有说的必要。说书脊《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书脊”是这样定义的:“书籍被钉住的一边,新式装订的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也叫书背。”我没有学过美术,不知道书籍装帧是否有专门讲书脊的,但作为一个爱书者,我倒是很重视书籍的这一小部分,有时觉得它很重要。排列在架子里的书,这就是它的窗户,在书海中翻检,人们接触的也是书的这一部分。可惜现在不少出版社大花力气把封面打扮得  相似文献   

17.
章读懂了才有味道。近日偶读《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愈读愈觉其饱涵意蕴。老师很不满意爱因斯坦迟迟送来的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从课桌下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一只说:“这是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另一只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是总比这两只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可以说不》一书出版以来,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谁知该书有段话向久负盛名的《读者》杂志发难,引起了读者愤愤不平。问题的起因是,《中国可以说不》第二章标题《再认识:亲美的心理瘟疫何以蔓延》,说“《读者》实质就是一处小小资产阶级的精神乐园”,《读者》跟‘亲美的心理瘟疫’有什么联系?这么说吧,《读者》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文化水平一般但又不安于现状的小人物们的虚荣心,她使得‘小  相似文献   

19.
蛛丝马迹·蛛丝蚂迹错例:调查人员对所有票据逐一核对,不放过任何蛛丝蚂迹,终于从中发现了疑点。辨析“:蛛丝蚂迹”应为“蛛丝马迹”。“蛛丝马迹”一词用于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显然,这里的“蛛丝”和“马迹”都应该是细微且不易察觉的东西。“蛛丝”指蜘蛛分泌的丝状物,这不难理解。但是“马迹”又指什么呢?不同的词典有着不同的解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马蹄的痕迹”;一说“灶马(一种常见于屋内灶前的昆虫)留下的痕迹”。相比之下,后一种解释似更合乎情理,因为它较之马蹄的痕迹更小,也更不明显。《常见易错字词辨析》选…  相似文献   

20.
报纸有“补白”,杂志有“补白”,有些书也有“补白”。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祝你家庭幸福》等,就有很多“补白”。“补白”可以是一篇短文,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组资料,可以是一节或几节名人语录,也可以是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补白”不仅可以把版面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