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是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突飞猛进,高奏凯歌的一年。电视荧屏上,《百万新娘2之爱无悔》、《龙门镖局》、《咱们结婚吧》、《辣妈正传》等剧集成为了2013年的大赢家,取得了不俗收视的同时,也收获了观众的好评和认可。更有像《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季播综艺节目,纷纷创下收视奇迹,引发社会热烈讨论,成为中国观众们的新宠。据统计,2013年一年共有305部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其中,有60部电影票房突破  相似文献   

2.
赵雪 《新闻世界》2014,(4):54-55
家庭伦理剧《咱们结婚吧》开播近一个月总体累计观众规模就达到了6.7亿,掀起了全国半数人的收视狂潮。《咱们结婚吧》以大龄恨嫁女与恐婚男青年跌跌撞撞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当代社会中黄金剩女、感觉至上的婚姻观、婆媳关系以及"一孙难求"的社会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美国学者格伯纳的电视涵化理论浅析《咱们结婚吧》是如何描绘这个世界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是怎样通过电视涵化的作用对观众进行爱和正能量的传递的。  相似文献   

3.
由四川卫视推出的《咱们穿越吧》定位为中国第一档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于2015年7月26日正式开播,历时3个月,节目收视率从首播排名第十八位到挺进前三,平均收视近1。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0亿大关,助力四川卫视实现第一次招商一亿元,第一次平均收视近1,第一次连续三次排到全国第二。《咱们穿越吧》引自韩国《时间探险队》,虽是舶来品但获得业界和观众好评。《咱们穿越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欢乐和知识,在5次“穿越之旅”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元旦期间,各大卫视跨年演唱会掀起收视大战,一场场明星云集的饕餮盛宴令观众们目不暇接。在这之中,聚力传媒(以下简称PPTV网站)联手十余家卫视全面推出"2013跨年演唱会专区"。超过6000万网络用户在PPTV上收看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直播,再创网台联动模式的新典范。PPTV网站的"2013跨年演唱会专区"力图为用户打造最热门、最全面的内容体验,凭借在在线直播领域的市场优势,连续三年成为跨年晚会网络播放的霸主。不论是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时下热门学员的集体PK,还是走明星路线重金邀请张学友、周  相似文献   

5.
吴柳林  王宇 《青年记者》2016,(27):76-77
2015年7月,四川卫视推出了我国首档历史体验型的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节目不仅连创四川卫视收视纪录,线上播放量也逾千万,成为“现象级”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在普通受众中取得良好反响的同时,其带来的文化传承效果和社会意义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纪连海等二十多位历史教师及众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力赞该节目,《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多次发文报道,对《咱们穿越吧》的制作质量和传播价值表示赞赏和肯定。  相似文献   

6.
激烈的收视竞争促使了电视剧联播这种现象的发生,电视剧联播反过来又促使同质化竞争的无序化.正确理解博弈论,变零和博弈为非零和博弈,摆脱囚徒困境,树立竞合理念,健全关系舍约和专用性投资,建立稳固的战略联盟,使结盟博弈彻底化,在蓝海中共同开拓市场,这是省级卫视电视剧联播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3年10月11日第一期开播至第十二期,《爸爸去哪儿》收视率一路走高,连续位居同时段全国第一,其第十期48城收视数据、中心城市网、全国网收视率份额逼近央视春晚,第十一期收视率高达5.008,市场份额达22.14,网络提及量近两亿~([1])。对于观众来说,《爸爸去哪儿》已成为每周五必备的宵夜。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数托邦创意分析工作室抓取微博上提及《爸爸去哪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从社会性别看,男女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不仅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在影视剧中。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从性别关系角度探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是如何表达性别并建构性别文化的。从男女不平等关系,男权话语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对女性自我的"他者"批判三个角度,分析电视剧中隐含着的性别观念乃至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一部由爱情公寓网站投拍的同名电视剧,在获得高收视的同时也令网站的品牌力大增。这部网络投拍的电视剧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和宣传攻势,但凭借充满网络特色的语言和借鉴自美剧《老友记》的经典桥段迅速走红,成为2009年电视剧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0.
由顾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的播出,引爆收视狂潮,网络平台点击量超过70亿。通过对乐视网络播放平台的粉丝文本研究,发现《何以笙箫默》网众在对热播剧的解读中实现了从网络小说到电视剧的跨媒介互文,并试图借助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现实生活三重空间跨域交往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5,(3):122
由钟汉良、唐嫣联袂主演的浪漫情痴大剧《何以笙箫默》于1月27日晚,正式全剧收官。如果评判一部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仅用讨论度和点击率来说,《何以笙箫默》绝对能载入中国电视剧的史册。自1月10日开播起,《何以笙箫默》的收视率便一路飘红,两星联播的江苏、东方卫视一路突破达到1.2,各项网络数据也是一路势如破竹,继首播日全网点击破亿后,更创下单日点击破  相似文献   

12.
郭媛 《青年记者》2014,(2):87-88
最近,湖南卫视的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表明,2013年10月11日开播的《爸爸去哪儿》首播当天,全国网收视率1.1,收视份额7.67,城市网收视率1.46,收视份额6.45,在同期推出的卫视周五晚综艺节目中胜出,力压同时段其他综艺节目获得第一。①同时,湖南卫视将该期节目重播八次,之前《我是歌手》重播六次,《爸爸去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13年,国内电视剧产、购、销呈现近乎疯狂的景观,一方面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身价暴涨,使得电视剧单集成交价不断翻高;另一方面电视剧创作急功近利,好剧成为稀缺资源,使得电视台好剧抢购风愈演愈烈。在这一过程中,中央电视台和几大省级卫视台凭着雄厚的购买力,垄断了一流、甚至二流电视剧的独家话语权,众多地面频道、城市台陷入了电视剧收视竞争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湖南卫视《玫瑰之约》开播,开启了大陆电视婚恋节目的先河。经过十多年的潮流洗汰,这类节目目前仍然在各级电视台生发繁芜,唯其在较小的城市台则鲜有成功范例。2014年,秦皇岛电视台尝试依托本台的《缘分天空》相亲会活动,办一档本地化的生活服务类相亲节目,希望以此引发新的收视热点,开拓新的收入渠道。《咱们牵手吧》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正美剧《纸牌屋》正在撬动影视圈由明星名导决定收视率的基础。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由数千万观众的收视统计决定,《纸牌屋》因此一夜成名,成为"大数据"时代里首部"算"出来的电视剧。而国内,"大数据"的运用也蓄势待发。有电视台已经提出要打造自己的数据库,形成有价值的第一方数据,希望借助大数据在购买和生产电视剧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还有人设想通过大数据计算,以过去三年60部最好的电视剧为样本,分解成题材、演员等,把数据做成一系列指标,然  相似文献   

16.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4,(1):15
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收视情况如何?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最喜欢现代生活剧,反感翻拍剧和穿越剧。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喜欢喜剧性结尾,认为电视剧控制在40集以内比较妥当。盘点2013年12月的传媒,优异策划是《瞭望》的《2013年中国发展报告》,优异报道是新华社的《莫让"乡愁"变"乡痛"》,优异评论是《中国青年报》的《2013年度人物我选"中纪委"》,优异  相似文献   

17.
张爱凤 《视听界》2011,(4):70-72
《世界电视市场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观众对电视剧等虚拟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热情有所减退,对综艺节目和以新闻节目为主的纪实类节目的收视热情有所提升。由此,“新闻立台”又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从196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刘文学》算起,中国儿童电视剧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最初的儿童电视剧说教味道比较浓重,而真正丰富多彩的儿童电视剧创作应该从1978年算起。有数据显示:据2005年对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观众收看各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间的统计,我国4~14岁儿童一年在电视剧上花费的收视时间平均为7333分钟,相对于青少年节目和新闻、财经、综艺、体育等其他电视节目多出了许  相似文献   

19.
熊忠辉 《视听界》2013,(1):19-23
刚刚过去的2012年,虽然有《甄娠传》、《心术》、《爱情公寓Ⅲ》、《北京青年》等几部大剧吸引观众眼球,但由于制作成本提高、版权价格低迷、收视率数据模糊等一系列的宏观重压,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收视整体下滑,不少电视剧制作公司减产,电视剧市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疲态。  相似文献   

20.
赵红梅 《声屏世界》2011,(10):72-73
2011年1-7月,安徽卫视在29省网组继续保持晚间黄金段优势,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均保持第一位,全天整体第二位的好成绩!《第一剧场》更是一枝独秀,收视遥遥领先,其中《爱情真善美》、《天涯赤子心》、《美人心计》、新版《水浒传》等好剧不断创造收视新高!在电视剧与栏目活动的双轮驱动下,上半年,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业绩屡破纪录,下属六大频道和网络电视台广告创收均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