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专题集邮是集邮的主要类别之一,由于其知识性和趣闻性强,覆盖面广,容易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集邮类别。在我国举办的多次国家级邮展上,专题类邮集所占的比例往往最大。竞赛性专题集邮展览,要求参展者具有广泛的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对邮展规则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并掌握良好的邮集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3.
图画明信片类集邮展品源于澳大利亚,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澳大利亚国家邮展的一个类别。2002年北京市现代集邮展览设有图画明信片类,这是中国省级以上邮展首次出现这个类别。综合这两地邮展的评审规则来看,大同小异,对展品的要求与“FIP”类别很近似,这对参展者编组展品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专题集邮迅速发展,各级邮展中专题类展品比例渐大,并以其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和创造性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 我国是专题集邮大国,但并不是强国,这从我国参加2003年曼谷世界邮展、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的成绩可以证明。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极限集邮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极限集邮展品以其艺术性强和观赏性强受到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在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和2001年南京全国邮展期间,一些极限展品披金挂银,令人瞩目。这些展品基本上是按“专题”形式组集,在极限界反响较大。极限集邮专题化,多依专题集邮“葫芦画瓢”,然而忽略了极限集邮本身的特点。笔者在此,根据FIP极限集邮和专题集邮展品评审规则,对两类展品的异同、极限集邮借鉴专题集邮以及发挥极限集邮的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罗琳 《上海集邮》2005,(2):38-38
第1条竞 赛性邮展 根据FIP邮展的竞赛展品评审总规则(GREV)第1.4条,本专用规则用于开放类展品。第2条竞赛性展品一部开放类展品根据收集的选择展开,在给予其完全自由地编排的同时,仅有如下限制:2.1在展品范围内,必须包含约50%的集邮素材;2.2非集邮素材不得厚于5毫米,以适于标准的邮展展框。  相似文献   

7.
专题集邮的产生1928年,著名的卢森堡集邮家巴那德·费塔在欧洲举办的一次国际邮展中,展出一部与众不同的“荒诞”展品(即专题雏型),令评审员瞠目结舌,茫然无措。在此之前的邮集都是仅按国别和发行年代顺序收集整理成集的传统邮集,突然冒出一部将邮票图案和主题为中心的展品,令人大吃一惊。但鉴于费塔在国际邮坛的地位,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别出心裁的展品,并认为这种收集方式值得尝试。此后,国际集邮联合会(FIP)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把专题集邮确定为邮展的一个重要类别,正式纳入竞赛级国际邮展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集邮展览是当代集邮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形式,是普及、交流、提高集邮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当前,专题集邮是集邮展览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它已经成为我国和全世界非常受欢迎的集邮类别,参与人数较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图1为2013年澳大利亚世界邮展首日封)。专题集邮是按邮票图案、文字和发行目的来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以及相关邮品的一种集邮方式,专题展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由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组委会主办的这次邮展,是一次以残疾人为主体,与残疾人活动相关的特色邮展,它展示了我国残疾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扩大了残运会的社会影响。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展品,表达了残疾人及其家属、残疾人事业专业工作者和关爱残疾人事业的各界人士对集邮文化活动的关心和支持。在专题、传统、邮政史、邮政用品、航天、税票、青少年、极限、集邮文献和试验类等10个类别,105部342框展品中,试记其要。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上海集邮节暨纪念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集邮展览”是一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非竞赛性邮展,包括6个类别以及青少年级共44部184框展品,并从中推荐优秀展品参加今年的全国邮展。这些不同“花色”的展品适合各个层次的集邮,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观众。  相似文献   

11.
胡涂 《中国集邮》2000,(1):19-19
中国’99世界邮展上,展出了大量的专题邮集,所占比例很大,从评审的结果看,专题邮集的奖级也很不错,最高奖大金奖总的评出23部,其中专题邮集就占了3部,约占15%左右。在镀金奖到金奖等高奖级的邮集中,专题邮集也占了很大比例,这说明专题邮集的比例正在提高。尤其是我国,专题爱好较多,占了全国集邮的大多数,此次参加世界邮展的邮集也是最多的。因此,探讨专题邮集的编组和发展方向对发展我们的专题集邮水平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5中华历史文明集邮展览”于11月6日~8日在湖南澧县一中体育馆举行。这次全国邮展的参展展品共计149部,其中传统类展品12部、邮政历史类展品25部、专题类展品52部、航天类展品6部、现代类展品8部、一框类展品47部。  相似文献   

13.
李宏 《集邮博览》2008,(4):51-53
2006年至2007年,国际上举办了多项重要邮展,其中设有极限集邮类的有三次世界邮展、一次亚洲邮展和一次专项邮展。笔者喜爱极限集邮,在参加邮展的同时也收集相关资料,特别是对展品目录和获奖目录的收集整理,现将近两年国际邮展中极限类展品评审情况公布于众,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2012第15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是继2008年在山东潍坊之后第二次举办的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图1为开幕式盛况)。作为竞赛性国家级集邮展览,此次邮展共设传统、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航天、专题、极限、税票类,青少年集邮类,一框类和促进类等11个类别,共展出340部1060框集邮展品。经以全国集邮联副会长李曙光为主任的邮展评审委员会(图2为评审员合影)认真评审,共评出金奖3部,大镀金奖29部,镀金奖33部,大银奖51部,银奖43部,镀银奖18部,铜奖18部。一框类和促进类也评出了相应的等级,其中一框类评出了金奖7部。这次新人新作展,参展的70%左右是新作者,获得的成绩说明邮展取得了圆满成功,这势必将推动我国的集邮事业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集邮展品在世界邮展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国内外集邮界的关注。为什么这些集邮展品能引起评审员和集邮者的兴趣,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呢?笔者作为FIP世界邮展评审员通过参加世界邮展的评审工作,与其他国际评审员交流,观摩各国参展展品,对传统集邮、邮政历史及相关类别展品的选题、前言页制作、贴片展示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6.
我对网球很感兴趣,因此也就把自己的专题集邮内容定为网球。曾在《上海集邮》上了解到我国有一部名为《网球》的青少年级专题展品,获得过亚特兰大国际奥林匹克邮展大银奖加双特别奖、全国邮展的大银奖。而且,这次又参加了中国1999世界邮展,获得了青少年级A组镀金奖,以及国际奥委会为这届世界邮展的最佳体育展品临时增设的特别奖。  相似文献   

17.
吕凤翥 《集邮博览》2001,(11):23-23
2.有关集邮展览的常见名词术语 航空邮展和航天邮展 航空邮展是展览内容仅限于航空集邮类展品的集邮展览,首届国际航空邮展是于1930年11月在巴黎举行。自1961年以来,国际航空邮展每年举行1次。  相似文献   

18.
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于2005年11月6日至8日在湖南省澧县举行。按照邮展组委会的意见,划归邮政历史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13部,划归一框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3部。一、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占有一定比例参展总计150部邮集中反映邮政附加费内容的邮集共16部,占16.6%;总计556框展品中邮政附加费邮集有68个展框,占12.2%。其中在邮政历史类别共展出25部邮集,而第一次获准参展的邮政附加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上海集邮节集邮展览于3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集邮大楼5楼举行。本次邮展为非竞赛性集邮展览,展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上海参加“2001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的8部获奖邮集的汇报展,一是60周岁以上的上海老年集邮30部邮集的选拔展,另有1部是90高龄的市委老领导、市邮协名誉会长陈沂的一框特邀展品《题词》。全部展品分为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集邮、航天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印花(税票)等8个类别,共39部184框。  相似文献   

20.
万史玉 《上海集邮》2000,(10):23-24
为适应国际邮展活动的新趋势,以及2001日本世界邮展将设开放类的需要,日本邮趣协会把开放类作为其年度小规模专门邮展的内容之一(参见本刊今年第3期)。 今年5月举办的第一届开放类邮展上,共有28部展品。只设1个大奖及9个特别奖。展品中专题式占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