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绍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在学术界与顾廷龙、冀淑英两先生相齐名。《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体现了当今学界的公论。王先生是目录版本校勘学专家,是王献唐之后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权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的领路人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古典文献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50天了,  相似文献   

2.
徐建华先生所著《传统特色文献整理与收藏研究》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第三辑的12本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关于古典文献学的。古典文献学在图书馆界始终处于非主流状态,然就其发展历史来说,却是渊源有自,流传悠久,学科内容博大精深,从这本书即可略知一斑。《传统特色文献整理与收藏研究》收录了徐建华先生在宗教藏书及目录、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有《文献学讲义》、《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文献学概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目录学概论》、《广校雠略》、《校雠广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乃至《中国藏书通史》等通论性著作的结撰问世,但汇编清代以来文献家事迹于一编;却是长期以来文献学界的一个空白。日前,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郑伟章先生撰著的《文献家通考》三大册,该书在一个极高的学术水准上填补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空白,对于全面总结清以来文献家对中国学术文化所…  相似文献   

4.
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类目以来,古典小说及其研究成为我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民初以来,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高深学术造诣的著名学者,以中国古典文献学方法和西方系统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范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流变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其中的典范.文章以《中国小说史略》为经纬,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衍生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小说衍生文献的系统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献学定义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正> 引言文献学,按其所讨论的年代范围可分为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1930年,郑鹤声和郑鹤春曾著有《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但此书主要讨论古籍的分类、校订、编纂和印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著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献学的兴起和发展,我国一些文献学家脱出了传统的古典文献学的藩篱,而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贮存、传递和利用及其规律的探讨上。近年来,中国文献学界十分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现代文献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对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现年93岁高龄的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王绍曾先生,是和已故著名学者顾廷龙、冀淑英相齐名的古典文献学家。《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献学是一门正在建设中的学科,它的许多重要课题还处于探索之中,一些学者为建立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进行着艰苦的探索。曾贻芬、崔文印二位先生“对历史文献学孜孜以求,既不趋时,也不逐利,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进行深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和《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二位先生长期深人研究、探索的结晶。这两本是姊妹篇,“《述要》重在对历史文献学发展历程的简述,而本书(指《中国历史文献学》)则重在理论的探索”。二者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历史文  相似文献   

8.
傅璇琮 《出版科学》2014,(2):111-112
正司马朝军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除了研习小学、经学之外,也曾对古典目录学发生浓厚兴趣,1990年代又在武汉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二十余年甘坐冷板凳,专心致力于四库学与文献学研究,近年陆续推出《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四库全书总目精华录》《四库全书与中国文化》《文献辨伪学研究》《国故新证》《黄侃年谱》等多种论著。他曾将有关论著寄赠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召开有关《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会议,他  相似文献   

9.
陈垣文献学思想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评述了文献学家陈垣先生在文献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学术思想,指出其有关古典文献学研究的著述,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典文献学以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其根本任务是实现知识的科学组织和有效利用.古籍数字化的出现意味着古典文献学有了新的研究对象,必将为古典文献学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模式,给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带来新的视野,也必将诞生一门新的学科:古籍电子文献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