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16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直播成为一大热词,社交、媒体、电商的APP纷纷进军网络直播,移动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为主导的态势,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视频直播市场的迅速发展致使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现象,运作模式高度同质化;因技术的限制,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视频直播打"擦边球"现象不断,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网络集群行为也潜存于网络直播当中。  相似文献   

2.
网络直播在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阅读推广效果的影响因素,鉴于当前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阅读推广过程中存在直播内容质量不高、直播互动频率不足、直播品牌建设力度不大、直播推广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深耕直播内容、强化直播互动、打造直播品牌、丰富直播推广形式等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阅读推广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网络直播在信息传播上具有现场感真实、内容形式自由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快速聚合网络用户的关注。“网络直播+”模式逐渐成为企业进行产品或品牌营销的新宠。目前品牌“网络直播+”营销模式主要有“网络直播+明星”“网络直播+线下活动”“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电商”等,企业只有根据品牌核心理念、产品特质等需要,选择不同的网络直播模式进行品牌宣传,才能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出版社开始采用网络直播进行图书营销,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然而,出版业的网络直播尚处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推动出版业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出版业网络直播案例,总结出版业网络直播的类型及兴起的根源,并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一步解析出版业网络直播营销的“场域”作用,最后构建出出版业网络直播的“场域”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视听节目,2015年下半年开始,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越来越多的低俗内容充斥着直播平台,有些甚至触及道德底线.由于网络直播行业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现行的相关监管措施还不完善,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文章从梳理互联网传播发展过程入手,通过分析网络直播火爆原因、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网络直播监管的具体举措和思路,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构建合力有效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直播环境,帮助网络直播行业发展步入正轨并收获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2016年被认为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而2017年网络直播平台却迎来估值3亿的光圈直播倒闭的消息。作者从分析网络直播受众和盈利模式入手,指出省会城市电视台介入网络直播平台之路径——保持权威性,坚持本地化,突出专业性。  相似文献   

7.
如今,网络直播越来越火,仅在AppStore就有上百款直播软件,大有当年团购时期"千团大战"的阵势.同时,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主导,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直播带来了新经济的崛起,催生了新文化现象,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因此加强网络直播规范化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8.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形态,随着直播门槛的降低和互动方式的多元化,用户数量持续增加,各大直播平台布局激进,传播范围愈加广泛。但近几年,网络直播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用户,再加之资本的风向标转变迅速,大部分网络直播平台都面临着生存困境。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良性约束下,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网络直播走出困局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网络直播发展的进程、困局及前景方面进行论述,希冀未来的网络直播整体呈现出良性的生态。  相似文献   

9.
近来,网络直播备受关注,有人称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国家、各互联网巨头、社会及其个人纷纷置身于网络直播中,秀场、体育、电竞、电商等各类直播形态层出不穷。因此,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网络直播会这么火爆呢?本文试图从社会环境、网络直播特点和观众心理等方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受众养成了网络消费习惯,网络直播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也成为社会热点。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构建社会化营销模式,进行网络直播营销,将营销、品牌、用户和社会连贯起来,也成为许多企业的优先选择。为此,基于互联网思维,分析了网络直播营销现状及特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及策划要点,提出了网络直播营销策略,希望能为网络直播营销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行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网络直播平台层出不穷,直播人数急剧增加.针对网络直播热点事件的频发,本文从网络主播、网络平台等角度去探析网络直播行业的传播特征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内容低俗、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追求即时效益、功利化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直播风气.  相似文献   

12.
曲涛  臧海平 《青年记者》2016,(26):15-17
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其中真人聊天秀直播占网络直播比例达19.2%.网络直播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网红”,但因内容低俗、涉黄甚至涉嫌违法,让网络直播广受诟病.最近,一名熊猫TV的网络主播“滴滴司机”偷拍空姐进行直播的新闻,再次把网络直播推上了风口浪尖.公安部宣布从8月1日起到10月底,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整治网络直播平台.多位法律人士表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网络直播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监管.本文对目前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给出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鲜宁  张静 《今传媒》2017,25(11)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新媒体全面发展和普及,网络直播平台可谓风头正劲,其在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同时由于利益驱使,不少网络直播充斥着低俗、色情、暴力、广告、伪慈善等乱象,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主要围绕网络直播乱象为例,分析了网络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乱象成因并列举了一些直播失范现象,试图探寻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凯 《传媒》2017,(13)
2016年,"网络直播"在互联网界掀起了一阵热潮,"观看直播"成为网民生活中一件新奇而又时尚的事情.据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数的47.1%.网络直播于2015年初步形成,在一年之内便俘获了近半数网民的关注,这足以展现出网络直播在互联网经济世界中的强大影响力.相应地,各种直播平台也吸引了资本的涌入,几乎一半以上的直播平台都融资成功,斗鱼直播、花椒直播、触手直播等更是获得了数亿元的投资.庞大的用户群决定了网络直播繁荣的下限,而资本的投入则决定着其进一步发展的上限,在这两者之间,网络直播市场的认识和运营方式则直接影响着直播行业的发展态势和生命力,是网络直播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在网络直播热潮的背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始终困扰着网络直播的发展,出位、色情、暴力等诸多消极行为混杂其中,使得社会上对网络直播的质疑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胡杨 《青年记者》2017,(5):22-23
网络直播行业现状 1.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猛.网络直播是新兴的社交化娱乐行业,目前中国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接近200家,用户已逾两亿.自2014年亚马逊以9.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游戏网站和社区Twitch后,网络直播在游戏中发家,其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扩大,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产业.2015年,Twitter和Facebook两大社交网站开放视频直播功能,2016年5月13日,微博也跻身视频直播行业.自此,全球三大社交平台全部进驻网络直播,加之国内先行取得成功的如斗鱼、虎牙、映客等直播平台,网络视频直播这个大风口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6.
胡磊 《传媒》2019,(13):52-53
网络体育直播,是指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通过在线直播的模式,为线下观众提供体育视频直播。网络直播方式充分应用流媒体相关技术,加强了对各类元素,诸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的高度融合,有效增强了体育视频直播的现实感,促使体育直播领域占据了主流地位。网络直播主要由视频提供者、视频内容、观看者、直播平台,以及经营服务等五个组成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7.
付海恋 《传媒》2016,(18):40-41
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下,游戏直播、生活直播、娱乐直播、突发新闻直播等形态各异的网络直播节目纷纷涌现,不仅拓展了直播节目的形态范围,且充分满足了受众个性化信息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已经超过500家,网络直播红海已然形成,全民直播时代正在到来.2016年5月27日~28日,鲁豫首次涉足网络直播红海,利用一天的时间对王健林进行跟拍直播,成为国内首档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内容呈现的电视节目,并迅速吸引了500多万受众观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闵卓 《青年记者》2016,(36):39-40
网络直播的兴起 网络直播是借助互联网快速、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利用视讯技术开展的网上现场直播.直播者通过直播客户端与受众在线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的全面交流与互动. 2013年,电竞游戏直播的出现标志着网络直播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诞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5年网络直播从PC端开始走向移动端,进入全民直播时代.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内容包括化妆美颜、才艺展示、手艺加工、体育赛事评论等.网络直播兴起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韩海燕 《传媒》2017,(10):42-43
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发展的井喷之年,网络直播平台的迅速崛起,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观。有些平台在直播中不断捞金,有些普通人因直播而成为刚红,直播界惊喜不断,现象级产品层出不穷,新闻界也因此看到了网络直播的价值所在,网络直播被业界视为新闻界的下一个风口。但是,这个风口该如何利用,如何和新闻实践有效结合,现有的尝试明显不足,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严凌辰 《新闻传播》2021,(7):113-114
网络直播节目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型节目形式,网络直播节目与受众间有更加高效的互动性,更具亲民性也更加碎片化。总的来讲网络直播节目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录播节目形式以及电视直播形式,其优缺点也十分明显。而网络直播节目的主要艺术形式对受众的心理感官存在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视听语言等艺术手段给予受众更好的观感是当前网络直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网络直播节目的特点展开讨论,并阐述网络直播节目艺术呈现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