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训练情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散打模拟实战训练对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距离感;进一步提出了散打模拟实战训练在散打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以散打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陕西省散打队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测量方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心理训练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暴表明,构成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指标是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根据该指标,结合散打技、战术特点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促进散打运动员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嵩山少林武术职业技术学院散打教学比赛中摔法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剖析摔法的技术,提出适合散打项目摔法的技巧,针对性地进行摔法训练,较快提高运动员的散打水平和竞技能力,为散打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法对山东6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赛前训练期和比赛前后血清肌酸酶CK、血乳酸BLA的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散打运动员CK、BLA基础值与我国普通男子无显著性差异;专项训练后CK活性、BLA的浓度显著增加,CK、BLA值随着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降低,教学实战后的CK、BLA值略低于正式比赛的CK、BLA值;比赛后CK、BLA值可反映赛前训练负荷及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由此更能清楚地分析队员现实状态下的专项竞技能力,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散打与相近项目运动员氧代谢能力和PWC170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氧代谢能力和PWCl70值的特征,并与相近项目如跆拳道、拳击、摔跤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提示构建散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量化的指标体系以及训练工作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应用,为散打训练的科学化以及运动员“转型”,即改行练习跆拳道、拳击、摔跤等项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少年儿童散打运动员生理及心理特点的分类研究 ,详细阐述了少年儿童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及训练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思路与训练方法 ,为提高少年儿童散打运动员的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研究法、“BTL-SW-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操作步数和总时间上都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且在操作步数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群中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表现出操作思维步数较少、操作思维速度快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积累,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精练程度和敏捷性表现越强;依据全样本测试数据,制订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的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代检验,能较好地反映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操作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其他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且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系2004级36名散打专业男生进行了18周的散打课分组实验授课,实验证明: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散打接腿摔技术效果,对掌握散打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预见在散打接腿摔技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体育系2004级36名散打专业男生进行了18周的散打课分组实验授课,实验证实: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散打接腿摔技术效果,对掌握散打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优秀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与比赛后血乳酸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拳击比赛和教学实战的血乳酸情况,以我国备战世锦赛的24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赛和教学实战后检测血乳酸浓度,其结果显示拳击比赛的强度较大,比赛对运动员无氧能力要求高;运动员对于教学实战的重视程度以及比赛强度没有达到比赛的要求,教学实战的训练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大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耐酸能力训练方法及教学实战的质量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6届世界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年龄特征、洲际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揭示新拳击竞赛规则条件下裁判员的执法特点和目前世界拳坛格局的新变化;概述我国拳击运动员在第16届世锦赛上暴露的诸多问题.为更好地备战伦敦奥运会,结论提出:提高我国运动员临场的技战术应变力;增强心理能力;认真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思想;提升中近距离的对抗能力;突出重点、全力保障邹市明的备战训练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谈拳击教学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院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拳击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拳击教法的创新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已成为提高拳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综述法对拳击教法的创新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提高拳击教学工作者对拳击教法创新的认识,进而提高拳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太极拳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极拳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宝贵遗产。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并得到不断的推广。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着重研究了太极拳的教学步骤,在实践中采用模仿、分组观察、比赛的练习手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使练习方法多样化,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练得活,学得快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意识与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的结合,构成了太极拳在练习方法上的整体和内外的统一性,这与我国医学在治疗上的整体观念是一致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四个班进行了阶段教学经验的总结、归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体工大队8名优秀小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了前侧踹腿和后鞭腿技术测试。研究显示:前侧踹腿直接打击不同高度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后鞭腿直接打击不同高度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拳法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拳击运动是一项较复杂的竞技体育项目,要求运动员反应机敏、动作协调、出拳迅速准确、并且具有超人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的拳击教学和训练中,通过手靶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所以手靶训练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一直倍受广大拳击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从动作要领、拳法运用和战例分析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直拳在拳击比赛中的应用,以期为拳击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高水平武术套路训练专业队员所做旋风脚动作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生物力学实验及统计学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人体在完成旋风脚的过程中助跑、起跳、腾空旋转、落地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每个阶段的运动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武术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新规则背景下,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跆拳道8个级别74场比赛中运动员的得分技术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使用新规则后的场均得分有了显著提高;得分技术中,腿法技术是主要的得分技术,拳法在比赛中的得分仍然很低;比赛中腿法技术的运用成功率较高的是:后横踢、下劈、前横踢,在组合技术的运用成功次数排前5位的是:前滑步+后横踢、后滑步+后横踢、垫步+前横踢、垫步+下劈、前滑步+下劈;在比赛的得分中,1分分值的得分率在降低、2分及3分分值的得分在比赛中占主导,击头得分技术的种类在比赛中大大增加,旋转腿法技术在比赛中的成功使用次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