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有独特个性,上乘水平的专栏、专刊是报纸的“拳头产品”.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专栏,可以吸引一批读者.难怪有位老报人曾经说过:“专栏、专刊,半壁江山.”没有专栏,报纸缺少个性;没有专栏,就好像电影没有特写镜头一样,使人感觉平淡乏味.当然,要使所有的专栏成为“拳头产品”是不可能的,但一张报纸若有一至两个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专栏,报纸将增色不少.那么,报纸如何办好专栏,使它成为“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办好一版昂起“龙头”大众日报编委会读者看报,一般是先看第一版,报人办报,也是把读者最关心、新闻性最强的稿件放在一版。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龙头”,让这个“龙头”高昂起来,使报纸更加吸引读者,应是一版编辑追求的目标。自1996年夏至今,大众日报采编部门进行...  相似文献   

3.
打开一张报纸.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当数标题。这是因为标题在版面上因最具表现力、最醒目、最容易夺人而发挥的先行作用。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报人对标题的“点睛”作用越发看重,因为标题确实有着突出地表现新闻的强势。有人在强调标题的改革时,认为报纸争取读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的竞争。但在“点睛”的竞争时,报人千万别忽视了“点睛”背后的新闻本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把报纸头版封面化,目前是许多报纸在用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报人开始对这种处理进行反思。一是这种手段显出它的教条。不少报纸在有新闻没新闻时,都要有一幅大照片,一年365天,少不了一些缺乏新闻价值的照片占据着头版很大的位置。为了确保封面化的特征,把最为金贵的头版资源浪费了。二是随着报纸版面的不断增多,报纸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份报纸的“看点”很多,单靠封面化的处理,丢失了其他版面内容的“看点”。三是封面化的处理不是适合所有的报纸。不同定位的报纸,其最有效展示给读者的手段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深度、厚度见长的报纸,其高质量的独家报道、专题报道,往往在头版的封面化处理后,就能  相似文献   

5.
郝青 《新闻采编》2003,(2):13-14
党 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新的党章。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今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报纸舆论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 ,自觉地用以指导新闻实践。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宗旨突出报纸的群众性现在 ,新闻界都在研究如何使党报更加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对此 ,许多报人已经形成共识 ,报业竞争 ,最根本的是对读者的争夺。笔者认为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上 ,落实在报纸上就是要强化读者意识。不能占有读者 ,就会失去舆论引导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改…  相似文献   

6.
杨静 《新闻通讯》2013,(8):51-52
关于副刊对于报纸的意义,有很多说法,比如:“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曾是著名报人的金庸先生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但在目前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新闻竞争日益激烈,报纸的同质化日益明显,如何凸显报纸的个性,发挥“留客”功能,副刊面临突围。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和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大多数读者只对新的变动的信息感兴趣。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也要求副刊强化新闻性。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文学副刊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诱人、最有风味的大菜。与正刊相比,文学副刊更具可欣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8.
报人办报,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人看,最好是愿意看。而愿意看的前提是你的报纸得招人看。很遗憾,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无止境的。所以,从报纸诞生那一天开始,报人就一直琢磨怎样把报纸办得具有可读性,而报纸被人诟病最多的仍然是缺乏可读性。可读性问题总是被无数次地摆在报人面前,像一座坚固的碉堡久攻不下。  相似文献   

9.
报纸“批评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企业报开展批评则更难。近几年来,我们注意下功夫抓好批评报道,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如何搞好批评报道,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职能?批评要鲜明有力度在报纸上开展批评,我们经历了一个由“软”到“硬”的过程。过去我们的报纸也有批评报道,但比较“软”。例如,我公司是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生产中“跑冒滴漏”现象一度比较严重。我们曾就此刊发了《请您珍惜蒸汽》的批评稿,不痛不痒地点了几个单位的名,收效不大。后来,我们的批评就“硬”了许多,主题是《还有人  相似文献   

10.
张子让 《新闻记者》2006,(11):79-81
报纸培养新一代读者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大多数报人所接受。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创新培养的渠道和方式,提高培养的效率。在这方面,《法国西部报》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法国西部报》是法国第一家创刊的地区性日报,也是法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这份1944年创办的日报,现在每天发行量超过78万份——几乎处于历史上的峰值,经常性读者达230多万,在法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明天的读者今天在学校”。根据这一基本的判断,《法国西部报》多年来积极介入“学校新闻周”活动,①一方面增进学生对报纸的了解与情感,一方面培养学生以内行和批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报纸的增刊、扩版,读者眼前出现了林林总总的报纸,五光十色的版面,叫人目不暇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对报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党报,如何既能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又能走出呆板、生硬的误区,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这是近年来报人共同探索的一个课题.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河南日报星期刊的“人间指南”专栏主持人“潇潇”款款走到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9,(1)
图书有书评。文学艺术有文学批评。那么,报纸、期刊有没有报刊批评学?实际上,几年前就有人提出应该构建报刊批评学的理论体系。现在是付诸实践的时候了。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报刊评论工作。早在1951年3月21日,新闻总署、出版总署就发出过《关于全国报纸期刊建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指出:“在报纸、期刊上经常发表对各种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美术出版物、挂图等)的批评,介绍和有评论性的消息,是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指示认为,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日渐增涨,出版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籍报刊出版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在大多数的报纸、期刊上还没有经常发表出版的评论。许多好的出版物,好的报刊文字,好的编辑出版方法,不能得到推荐。也有许多不好的出版物,不好的报刊文字,不好的编辑出版方法,没有受到适当的批评,以致其中或大或小的错误没有引起作者、编辑者、出版者、发行者和读者的注意。这就使读者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也使出版工作失去了应有的监督。针对上述情况,文件对全国报纸期刊加强书报评论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的规定精神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本刊从今年起设置“报刊批评学”专栏,倡导探索报刊批评学的理论体系,希望读者广泛参与。来稿一经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也是一种市场营销,报人的目标就是通过报纸这种信息载体,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客户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个目标,为了读者易读、悦度,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从新闻报道的选材与写作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归纳和总结,认为报纸新闻要讲“四有”“三热爱”。  相似文献   

14.
副刊的作用,众所周知。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有一句名言:“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相似文献   

15.
解读“简约“——引领潮流的报纸版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的竞争促使报人越来越重视报纸的版式,每一次报纸的改扩版也总离不开版式的变化。那么,报纸版式在提升报纸竞争力上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报纸应该选择怎样的版式风格才能最具传播效果?从近十年报纸版式的风格流变看, “简约”的风格似乎最有人气。也许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6.
十堰晚报坚持“办市民有用的报纸,做读者贴心的报人”的办报理念,走“新闻立报、服务强报”之路,报纸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让读者走近新闻河北邯郸晚报社孙玉娥邯郸晚报近两年来开设了每月一期的“读写沙龙”专版,让读者走近新闻,沟通了读者与编辑记者的情感,密切了报人与读者的联系,强化了编辑记者的精品意识,受到读者欢迎。版面、栏目办得怎样,文章写得如何,读者最有权利评判。报纸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几乎所有的报纸、报人都强烈地意识到了报纸的版面美化创新,关系到报纸整体质量的提高和在公众中的形象,反映着一张报纸的导向作用、宣传水平、文化内涵、审美观点,直接影响到一张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按照现代报纸办报思路,提高报纸版面创意和电脑编辑水平,是报纸走向市场、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展开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打造品牌形象。就象市场上的服装有自己的专卖店,有各自的品牌形象一样,报纸是文章的专卖店,它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千报一面,不说读者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9.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历来为报人所看重。然而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提到言论,似乎就是耳提面命“教训人”和纸上谈兵“教育人”的代名词,不看也罢。其实这并不怪读者,翻开报纸就不难发现,有的言论是对政策法规加以呆板皮相的释读,有的言论是对国内外大事进行“空对空”式的鼓噪,有的是对一些新名词新概念不着边际的炒作,有的是拿鸡毛蒜皮的琐事给定期的栏目凑数……从大尺度范围考察,目前除少部分权威性报纸外,言论表现出的生硬、浮躁甚至俗气,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难道只有无奈吗?仅就晚报言论而言,能否也能像晚报一样走进家庭、融入万家灯火?即便“登堂入室”了,能否做到“点点滴滴上心头”?这里从《扬子晚报》的三组作品来谈谈晚报的言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惟一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在一次谈话中,一位中年报人这样对我说。他所供职的是一家在山东地区颇有影响的市民报,丰厚的广告收入和较大的发行量也许使他有理由如此自信。但当被问及该报读者调查的情况时,他的自信显然少了许多:“已经将近两年没有做了,可能,最近要做。”这大概并非偶然。当“竞争”、“市场”、“二次销售”这类词汇被办报人越来越多提及的时候,“读者调查”却似乎成了一个被山东报人有意无意遗忘的生僻词。当然,说读者调查在山东报纸中不存在显然有些偏颇。据了解,济南的几家市民报就不约而同地选择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