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分析已知信息 ,找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所在 .在众多信息中 ,有一种信息相对于解题者来说总是起着统帅全局的核心作用 ,这种信息人们称之为全息信息 .一般而言 ,整体事物中的某部分或母系统中的某子系统 ,由于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或基本信息 ,乃被全息理论称之为“全息元”.全息元既是整体控制下的结构功能单位 ,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 ,又是相对独立的自主发育单位 ,可演化发展为新的系统 (整体 ) ,并且在自身发育过程中重演种属整体的发育过程 .问题解决中的全息元 ,具有问题局部解决与整体导向的双重意义 ,找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已知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众多的信息中,有一种信息相对于解决者来说,总是起着统帅全局的核心作用,这种信息人们称之为全息信息,一般而言,整体事物中的某部分,由于包含着整体中的基本信息,称之为“全息元”.问题解决中的全息元,具有问题局部解决与整体导向的双重意义,找出问题的全息元,就是找到了思维之源和解题立足之本,在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若能紧扣“相交、点在线上、距离、角、定比、斜率、中点、垂直”等等信息元,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解题,则可使问题的解决条理化、模式化,达到稳中求胜的目的,为培养…  相似文献   

3.
分析已知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众多的信息中,有一种信息相对于解决者来说,总是起着统帅全局的核心作用,这种信息人们称之为全息信息,一般而言,整体事物中的某部分,由于包含着整体中的基本信息,称之为"全息元". 问题解决中的全息元,具有问题局部解决与整体导向的双重意义,找出问题的全息元,就是找到了思维之源和解题立足之本,在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若能紧扣"相交、点在线上、距离、角、定比、斜率、中点、垂直"等等信息元,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解题,则可使问题的解决条理化、模式化,达到稳中求胜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已知信息,找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众多信息中,有一种信息相对于解题者来说,总是起着统帅全局的核心作用,这种信息称之为“全息信息”.问题解决中的全息信息,具有问题局部解决与整体导向的双重意义,找出问题的全息信息,就是找到了思维之源和解题立足之本.在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若能紧扣“相交、点在线上、  相似文献   

5.
全息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它以"高速重演"、"整体缩影"等观点整体地、发展地看待事物.这种理论无论是与语文阅读教学本身,还是与语文阅读文本、字、词等都有紧密的联系.运用该理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使学生能够在过程体验中,完成对文本生成过程的高速重演;提炼资源,寻找全息元;通过对创作主题进行追溯,从"整体"理解"缩影"与从"缩影"理解"整体";在合作与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全息建构,同时帮助学生积极尝试,多角度辐射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6.
一道数学题构成一个系统,对系统的处理(解题)要借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事实上,题目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精彩配合是解题成功的必要前提,有人称之为“整体方法”或“整体策略”,而实质上是整体思想,它是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性原理在解题中的应用.整体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体现.  相似文献   

7.
全息,指某一事物的整体信息。生物学家认为,通过一片树叶,可以知晓一棵树的整体信息,所谓“一叶知秋”。如果把一棵树的某片树叶,叫做这棵树的“信息元”,那么,文章的题目、关键词语、中心句、重点段,可以称为该篇文章的“信息元”。抓住文蕈的“信息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全息法”教学。小语11册《幸福是什么》,就可采用这种教学方  相似文献   

8.
在某些数学命题的题设中,已知条件或欲求结论中还可能隐含某些信息,或在解题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也隐蔽着大小关系、取值范围等,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对隐含条件学生解题时往往会被忽视,造成解题错误或者解题过程繁琐,或者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而束手无策.本文就怎样挖掘题中的隐含  相似文献   

9.
刘军 《中学物理》2011,(1):35-37
在一些物理问题中,因相关的物理量是随时间或空间而变化的,我们很难对事物的整体或整个过程运用某规律求解,而只能采用微元法,对事物的极小部分或极短过程进行分析,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目的.在用微元法解题时经常用到有关的数学知识,下面介绍正弦与余弦级数和在微元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杜洁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3):109-110
继英国物理学家伽伯于20世纪中叶发现光学全息现象之后,全息学开始为世人所研究。20世纪80年代,经典物理学中的“全息(holography)”概念被引入人体科学,宇宙全息统一论等新兴的交叉学科相继诞生。“按照王存臻、严春友在《宇宙全息统一论》中的说法,‘全息’的含义是:部分(即子系统)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着相同的信息,或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包含着整体全部信息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张颖清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国际全息生物学会终身主席。他于一九八四年创立了全自成物学,成为全息生物学之父。全息生物学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而全息胚则是生物体上处于向上着新整体发育的某个阶段上的机能单位。它既是整体控制下的结构单位,又是相对独立的自主单位,具有整体的全部信息。大到整个生物体,小到单个细胞,都是全息胚。人的第二掌骨是一个全  相似文献   

12.
整体分析法的妙用凤台一中葛传河物理解题中有时运用整体分析法(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求解,可大大缩短解题时间,简化解题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整体分析,用于静态,避入迷宫.例①,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今对小球持续施加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中的某些定义、公式、法则、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数学题目中,这些条件或已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隐含条件具有隐蔽性,解题过程中易于被学生忽略,导致解题错误.要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除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总结其运用的一些规律,做到防而有备,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数学问题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题中,致使有的学生因不能领会题意而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因忽视重要的隐含信息或没有充分利用隐含信息而造成误解.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领会题意,挖掘隐含信息,充分发挥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本文结合实例对隐含信息的解题功能作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小资料     
全息胚学说和全息生物学是一门新的前沿学科,它是一门专门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是由山东大学全息研究生物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研究而创立的。全息胚是生物体上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它与生物的现在整体各个部位和未来整体各个部位的器官一一对应,因此每个全息胚都包含着机体各部位的全部信息,所以它既是构成整体的结构单位,又是相对自主的向着新的个体发育的发育单位,从而打破了细胞是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整体改革是我国近十年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是人们引入系统科学原理,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教育目标、课程、途径、方法及评价,并对学校教育系统加以优化设计与实施。这项改革虽涉及方方面面,但教学改革依然是“主战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仍然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与质量的核心问题。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搞整体改革决不能无视教学的改革。从全息的观点看,教学活动是浓缩了教育活动系统几乎全部信息的“全息元”。而且与其它全息元如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相比,教学这一全息元带有明显的优势特征,如占时间最多、内容最系统、对学生影响最深刻,抓住教学这个子系统改组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整体思想”,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将解题当作一个“整体”,充分协调题目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服从解题这一整体的要求。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在一些数学的计算、求值或论证中,有些题目用常规的解法来解不仅使解题过程繁琐,影响解题速度,有时甚至无法把问题解决;相反,若先从问题的整体着手,利用整体效应,反而使问题清晰明了,这样既简化了运算过程,使问题得以解决,又能使有些看似无法处理的问题“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8.
许多同学对参考资料中的一些典型例题的优秀解法感到困惑;“作者是怎样想出来的?”其实作者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通过观察联想,恰当地构造出某些元素,使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新元素的问题,或转化成新元素之间的一种新的组合形式,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解题方法,称之为“构造法”.  相似文献   

19.
全息原理是基于全息现象抽象提炼的基本原理.全息现象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体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体系统全部信息的现象.全息理论在社会学和教育学中也得到经验性的迁移和应用.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全息认识论来看,核心素养就是人的全面素养的基本全息单元,这也意味着这种素养的全息单元可以结构性复制到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或结构中.课堂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最后环节,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全息认识论特点,构建全息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全息课堂依据结构、发展、重演三大原理和思维为本、知识为体、迁移为法、实践为基、素养为核、智慧为重、整体建构、全息发展八大策略构建.依据全息课堂原理和策略构建全息课堂评价方案,以评价全息课堂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考命题中,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缜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常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试题之中,致使部分学生不能领会题意而束手无策,部分学生也因忽视了这一重要的隐含信息或没有充分利用这一隐含信息造成错解.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领会题意,挖掘和发挥好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本文结合中考试题介绍几种隐含信息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