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敏 《科技风》2023,(27):105-107
本文针对“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低等问题,使用BOPPPS模式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本文在对BOPPPS教学模式内涵和特点介绍的基础上,以“过程设备设计”课程中“回转薄壳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教学内容为例,采用BOPPPS的六大模块进行了教学设计,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反馈作为参考,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静  马超  李文新 《科技风》2023,(24):171-173
针对“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专业认证理念,设计了融合BOPPPS模型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优点、整合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前测、导入、明确目标、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的改进式BOPPPS模型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翻转课堂融入参与式学习环节,最后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的达成。该教学改革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学”知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助益。  相似文献   

3.
王伟  方玲  鲁楠 《科技风》2023,(12):129-131
基于OBE理念,针对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在内容、方式和功能上的不足,结合根据国家、行业、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知识—技能—创新—协同”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以巢湖学院的“财政学”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最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课程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及持续改进三个特点的OBE教学理念,重点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创新突破,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体系、全面育人及实践创新三个目标的有机衔接。实践表明,“三点三破三目标”创新模式(简称“333”模式)不仅解决了教学“痛点”问题,并且深化思政育人,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均比较单一的现状,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准则与要求,进行了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建立起多环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过程模式以及多目标考核的质量监控体系,并通过改革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团队协作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尝试应用信息化手段给学生更直观的认知;利用多任务拆分知识难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制作融入知识点的小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尽量采用“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采用引导和启发的方法,不仅提升课堂有效性,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本文以“电路仿真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案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竞赛的赛题与知识点的融合,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竞赛的模式激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实践,学生可以体会学习过程、研讨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反思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我要学”的出发点主动进行学习,掌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邓忠惠  谢微 《科技风》2023,(36):125-127
以“电子设计与创新实战”课程为出发点,依据OBE协同育人的理念,从“构建团队,开发课程”“嵌入元素,点亮课程”“赛课结合,提升课程”等方面开展在“电子设计与创新实战”课程中的应用。以“夯实基础课程入门阶段—能力储备综合设计阶段—协同创新高阶实践阶段”层层递进的内容安排,教学质量精准定位,面批作品,释放思维;OBE协同育人重在过程培养、形成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同时也指导教学过程本身。OBE协同育人在“电子设计与创新实战”课程中的应用,是思政元素深化OBE反向设计培养目标的内生模式,更是一种课程思政耦合OBE“创新实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流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翻转”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近年来在国外著名高校中被逐步推广。环境工程物探课程存在实践性强、内容多的特点,需要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该课程中探地雷达的探测实验教学部分为例,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了详细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深刻掌握了探地雷达的实际应用方法,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崔凡 《科教文汇》2015,(4):60-61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流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翻转”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近年来在国外著名高校中被逐步推广。环境工程物探课程存在实践性强、内容多的特点,需要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该课程中探地雷达的探测实验教学部分为例,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了详细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深刻掌握了探地雷达的实际应用方法,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春发 《内江科技》2024,(3):147-149
<正>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排球课程的设置较传统,线上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技能储备不充足,教学评价方式较陈旧等问题。总结出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模式、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元素渗透模式、教学方法与网络技术强化融合模式、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加竞赛培养模式和教学评价中引入教考分离创新模式,为高校排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药学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考核体系革新表明,混合考试模式能加强考试对教学的引导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自我改进,提升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创造性运用,并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张宇 《科学中国人》2014,(2S):94-94
长久以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声乐、琴法两大技能,中间穿插一些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课,主要以音乐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知识点为每科教学的具体目标,与幼儿园对老师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学科之间缺乏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导致部分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效率低,同时每科教学以“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甚至惟一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很少关注,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秦兴华  陈子溦  王旭 《科技风》2023,(17):103-105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学与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理念,融合OBE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创新,将学生成果产出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艺萱  王婷  桑媛园 《科技风》2024,(4):131-134
“读零件图”在“现代工程制图”课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综合了画法几何的基本投影理论和工程制图的相关标准、尺寸公差、粗糙度等有关内容,又为后续学习常用件、标准件及装配图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读零件图”的教法创新,经过对比教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小组竞答、实战演练的方式,更容易掌握课程重难点,强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药学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考核体系革新表明,混合考试模式能加强考试对教学的引导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自我改进,提升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创造性运用,并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木振武 《科教文汇》2009,(13):106-106,133
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是高专数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根本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强化教学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改善课堂教学面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的整合关联;重构课程评价体系,实施“4—1—5”方案;构建系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培养模武。  相似文献   

18.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图形、公式多,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对该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对"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包括充分的课前资料准备;结合教学大纲搭建、完善课程体系;提出"知识结构导图—知识要点—案例讨论—课堂测试及难点解析—延伸资料及讨论—课后复习"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理清课程教学的思路与逻辑主线;多方位的直播互动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后反馈交流与讨论互动.  相似文献   

19.
范小勇 《中国科技纵横》2011,(24):288-288,294
《发动机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汽车修理厂从事发动机机修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其教学设计应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职责.任务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习情境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彻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兴趣性;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真正掌握发动机维修的相关知识及裁能。  相似文献   

20.
吴广辉  毕韬韬  宋亚  刘莉 《科技风》2023,(18):115-117
“食品分析”是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多。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级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项目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同行教师、学生及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