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中所说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描述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对不同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平均数因其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们喜爱的春季运动会入手,设计以春节运动会情境为主线,贯穿本节课始末。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加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描述统计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教学历来是受专家、名师和普通教师们关注的一个经典内容,新教材把平均数放在"统计与概率"里进行教学,给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材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和比较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并着重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第一次课堂实践采取了"揭示概念--感知特征--拓展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平均数"的教学应让学生学习哪些本质?平均数是数据的代表,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常用于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这些学科本质?可以"小研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研究、交流、反思中自然领悟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当时我教学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平均数》,因为平均数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及意义,我设计了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6.
<正>方差是概率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这一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材都是直接给出方差的概念,然后依据概念给出公式,并"告诉"学生方差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对于为什么会有方差这一概念,方差为什么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教材没有深究,学生没能真正认识方差的意义,在这一知识的构建上留下缺陷.那么如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通过自主探究来深入  相似文献   

7.
<正>数据意识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培育载体主要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虽然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离不开相应的统计知识与技能,但数据意识不等同于统计知识与技能。例如,“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代表学生知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具有数据意识,数据意识主要体现在运用平均数解释与解决问题中。厘清数据意识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针对特定统计内容的具体表现,即“学生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是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统计量,它不但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优点,还能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因此,让学生灵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了解平均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下面就如何教学求平均数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探究各种不同情况(如数据排列有序或无序,共有奇数个或偶数个数据,原始数据或表格数据)的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求给定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运用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统计观念是人们面对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思考、所推测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意识,它主要包括: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为了培养初中生的统计观念,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调查统计过程,从统计角度思考有关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能反映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是统计学中很重要的统计量。往往我们在进行平均数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求平均数的方法,继而过渡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显然,这些做法无疑掩盖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个统计学本质。经过反复地磨课、反思,使我对平均数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平均数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不仅要关注平均数的概念及算法意义,更要关注其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探究各种不同情况(如数据排列有序或无序,共有奇数个或偶数个数据,原始数据或表格数据)的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求给定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运用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月刊》2011,(9):15-22,62
本章将学习极差、方差、标准差.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是刻画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数据,能够对数据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并做出一定的推断、评论和预测,通过学习要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了解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知道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解答三数一差的实际应用问题时,除了熟炼掌握三数一差的计算外,还要注意理解三数一差的统计特征,即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中位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情况,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最多情况,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作为微软Office的一员,Excel在数据统计、量表图形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操作便捷,功能强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很好地掌握并操作,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各类可以反映数据情况的图表,向学生呈现直观而严谨的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内容,教学重点要从平均数的计算转向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以及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平均数所蕴含的统计思想,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要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就要让学生与数据对话,感悟数据的魅力,而好的问题犹如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笔者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浅析如何依托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和应用数据,发展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17.
非英语专业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策略,尤其是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做了一次定量实证研究将一份词汇学习策略问卷和词汇测试卷发放给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收集了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数据以及词汇测试成绩,借助于社科统计软件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词汇量和总的英语水平与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呈正相关.因此,广泛使用词汇策略可以提高词汇量,进而提高总的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1 课前分析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 ,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 .所以 ,本节课的重点是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 .难点是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 .因为利用数据进行分析 ,对刚刚接触统计的学生来说 ,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在学习目标上 ,(1)使学生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  相似文献   

19.
“统计与概率”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国际中小学数学课程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在数据意识和统计方法方面的普遍需求。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引领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积累数据分析经验;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结果解决问题,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统计图蕴含丰富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图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数据的表达方式,达到“一图胜千言”的表达效果,彰显数据的力量。一、合理选择数据表达方式,感悟数据的特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因此,选择什么统计图表达数据,要根据问题的背景和统计的需要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