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联邦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联邦机构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制度包括GPRA、R&D投资标准、PART的发展演化,揭示了美国联邦机构R&D评估的特点,并探讨这些评估制度及其发展变化对我国开展科研机构绩效评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创新治理理论分析日本新型科研院所制度的创新措施和治理特征,说明新制度以创新治理代替创新管理、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的做法,更加符合国家科研机构的研发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政府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技术开发研究,还有助于科研机构整合集聚多元创新主体,打通创新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具体措施和互动机制可以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促使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更好发挥桥接功能、以解决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现象、消除创新激励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联邦实验室为对象,探讨了美国联邦科研机构公务员制、新型人事示范项目制以及任职年限制三种人事管理制度,分析了三种制度下科研人员的职位设置模式,并针对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职位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进步,有助于煤炭企业的创新发展,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由此,以煤炭企业产学研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本文构建了煤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大创新子系统的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6年的数据,运用协同度模型,计算了三大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并对煤炭企业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整体的协同度呈现不同变化趋势,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线性增加,而煤炭企业创新子系统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整体协同度呈现倒U型。研究结果可以为煤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对策,推动煤炭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程度科研不端行为视角,以美国、日本、中国的4个典型科研失信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案例背景、处置流程、处理结果,发现在典型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中,科研机构充当首要责任主体,政府、科研机构、学术共同体介入时间清晰,强调治理的法制化;在有争议的研究行为案例中,学术期刊充当主体并采取同行评议与学术不端系统相结合的防范措施,各主体加强联动开展教育活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公立科研机构在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骨干引领的作用。然而,有关这类主体面向产学研合作的能力研究却一直空白。在融合技术创新、联盟能力以及组织设计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能力这一概念,并就协同创新能力内部构成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转移办公室(TTO)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等提出假设。文中以中国101家公立研究院所为样本展开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主动性和关系治理能力对创新社会资本有显著正效应,但其内部协调能力却不利于创新社会资本发展;TTO的设立亦未能显著正向调节内部协调能力与创新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针对科研机构的内部协调困境,论文重点探讨了源于科技管理体制的制约,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国政府对国立科研机构的主要治理模式、国立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国立科研机构改革的4点启示与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国立科研机构战略定位与使命;以科学的分类管理模式监管不同类型国立科研机构;以长期稳定支持经费为主导配置经济资源;以人才管理制度创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竞争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日德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郭军灵  盛亚 《科研管理》2004,25(5):116-121,99
本文以美、日、德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管理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三国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宏观管理与监督、内部治理结构、分配与福利制度、税务制度、科研活动的管理、人事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最后论述了对我国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对于提升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科研机构创新环境存在开放合作性不足、行政化管理特征突出、分类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机构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鉴于此,本文以政府、市场和社会构成的三重外部环境以及科研机构内部环境为核心螺旋,遵循“要素→要素流→局部创新治理环境→整体创新治理环境”过程设计了多重螺旋视角下的科研机构创新环境治理分析架构,对6个国际典型案例的创新环境治理实践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处理程序进行探索性研究。根据研究发现提炼出科研机构创新环境治理的关键过程要素,进而构建了科研机构创新环境局部螺旋化到整体螺旋化的治理过程理论。最后,提出加强外部制度创新、提升内部人力资本地位、完善内外部协同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科研机构创新环境实现高效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科研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智力资本理论作为新的管理工具,正符合科研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管理和生产的需要.通过分析科研机构面临的挑战、科研机构的特点和国外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的管理经验,发现国内外对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凤芹  李丹 《科研管理》2022,43(12):198-203
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现行竞争项目制的科研组织方式与基础科研规律不匹配,阻碍了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整体治理的角度构建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从政府外层治理和院所内层治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双层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双层治理体系包括政府外层治理明晰院所独立法人权责,院所内层治理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二者优势互补,内外联动,有效促进了基础研究院所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成功经验为典型案例,分析政府和院所主体分别在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验证了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构建与基础研究科研规律相匹配的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以北生所为例验证了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为我国新时代基础研究院所治理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整合和互动角度对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进行双维度分析,运用PP-SFA方法测度了中国科学院12所分院的价值创造效率,分析了影响科研院所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整体的价值创造效率偏低,效率均值为0.58,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价值创造产出与人力和资金投入同步增长,各地区的价值创造效率差距明显;科院院所的价值创造与应用导向和跨学科研究具有正相关关系,资金来源结构对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效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董恒敏  李柏洲 《科研管理》2017,38(5):107-114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13所分院的统计数据,基于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传播的三维视角以及复杂系统理论中经典的"B-Z"反应模型对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活跃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活跃度差距明显,并与外部投入强度保持一致性,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活跃度存在地域差异,东部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活跃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分院在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传播三个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倾向;基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程度将科研院所分为活跃型协同创新系统、平稳型协同创新系统和一般型协同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4.
徐燕  朱荣静 《大众科技》2014,(5):239-24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逐步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但目前科研院所人事档案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大,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实现高效、科学的科研院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科研院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分析、加强科研院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科技机构的转制实践提出了在社会保险衔接方面的政策缺陷、政策空缺和社会保险费用补缴者缺位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对完全理想化解决方式和延迟解决方式分析后,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角度提出并分析资产转移支付的方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Recent studies of US industrial modernisation programmes argue that difficulties of establishing long-term relationships with users prevent them from facilitating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paper supports this argument through a survey of Japanese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US programmes were modelled on. In view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in their use, it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start using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with ‘low information gap’ services and gradually move on to ‘high information gap’ services that often require more absorptive capacity. This is demonstrated both under one-to-one relationships and between groups of firms and a research institute.  相似文献   

17.
日本公共科研机构改革及对我国基地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上世纪末至今,日本政府推动了公共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强化了日本多学科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公共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激发了公共科研机构的活力和创造力。这对我国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万岩  张一帆 《科研管理》2021,42(8):192-20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了国内学术界对国家治理及国家建设问题的研究热情。由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问题是近30年才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的议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成熟度、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别以1998—2017年间CSSCI和SSCI作为中文文献、英文文献的数据来源,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根据布拉德佛定律(Bradford′s law)、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和文本分析,我们发现:(1)“国家治理”研究在国内尚在初始阶段,在国外虽然起步较早且仍在平稳发展,但均未达到一个完全成熟的研究领域。(2)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依法治国、协商民主等方面,其研究重点深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影响,研究热点随着政策改变较为明显。国外的治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欧盟、民主、责任、监管、政策、政府、全球治理等方面,且长期以来无明显的较大的变化,但近些年来“中国(China)”成了国外治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科研机构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机构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分析了科研机构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国家战略性研究的主力军、城市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来源;着重分析了科研机构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科研机构在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推进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是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提升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实效、促进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抓手。文章重点学习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总结梳理了近年来科研院所推进党建与科研融合的做法和成效,并从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推进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建制化基础研究强化组织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等方面谈了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