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激发审美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既是对阅读教学崭新的建议,又明确了阅读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加大力度进行名著名篇的宣传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针对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忱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进行了精确的阐述,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艳 《文学教育(上)》2010,(16):118-118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欣赏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叶春旭 《教师》2011,(9):79-79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对作品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才得以锻炼、促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精神呢?我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遵循那些原则呢?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马高建 《辅导员》2014,(18):46-47
阅读的核心是思维。《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有鉴于此,我们尝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创意阅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研读、揣摩、感悟、玩味的心路历程中各有所得,发出不同的声音.笔者在此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课文《孔子游春》谈谈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评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与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