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相似文献   

2.
陈祥奔 《快乐阅读》2011,(12):166-167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让学生学写一些小片断。教材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我们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例子,充分挖掘教材中精妙的语言切入点,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巧妙地融入课堂小练笔,使理解和运用彼此交融,读与写和谐结合,能使作文教学变得丰盈、灵动。它使孩子们的心灵在阅读中自由翱翔,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还感受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洪淑琼 《广西教育》2013,(5):40-40,42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教师应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强化课堂中的小练笔强化课堂练笔是学生在读中学写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机会,根据作文训练的目标和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在课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空白处",教师可引导学  相似文献   

4.
"课堂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灵活的小练笔,但也出现了为写而写、千篇一律、浅尝辄止等盲目的现象。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的误区,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作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做到读写结合,加强课堂练笔,就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开辟学生课堂练笔的天地呢?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因为恰当的课堂练笔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奠基"。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我们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小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模仿教材语言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林杭标 《学周刊C版》2014,(7):151-151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课文文本,活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练笔.以读促写。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活用课文文本这一“例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课文和练笔更好地融合.并赋予课堂练笔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9.
沈文杰 《现代教学》2008,(12):41-41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文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好的练笔,从中可看出学生是在语境中学习课文,以笔归纳了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更加透彻,因而能比较迅捷地加以表达。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课文文本,活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练笔,以读促写,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活用课文文本这一"例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课文和练笔更好地融合,并赋予课堂练笔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1.
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情特点,依托教材优势,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善于挖掘文本资源,适时进行练笔训练。让学生通过在"词语意象"、"模仿迁移"、"情感喷发"、"插图生发"、"角色转换"、"留白着墨"、"结尾续写"处设练,以提高课堂练笔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徐良英 《师道》2009,(11):23-24
课堂小练笔以其"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等特点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在众多课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课文中可用作练习的"点"有很大的随意性。定"点"合理是小练笔练习有效性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可以见到教师脱离课文的情感场而进行小练笔的情景。这种单纯为小练笔而练笔的做法,只会将小练笔推到一个冰冷的、让学生害怕的境地。其实,当小练笔被孩子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的时候,每一次小练笔都是富有暖暖温情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感到活可写,普遍感到作文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课文在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方面应起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文读写结合的契机,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增加习作训练量,就是多看,多练习。其实,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心揣摩、发现并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练笔,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多元解读通过个性化作文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胸中有物,这样水到渠成,自然“下笔如有神”。一、在文本经典精彩处练笔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习得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形成语文能力。结合课文进行课堂练笔,能够很好地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促进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那么,课堂练笔究竟应该练什么?教师又如何进行指导呢?  相似文献   

16.
陈爱国 《教师》2013,(34):32-32
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小练笔将课文阅读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内容丰富、形式短小,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小练笔的主要形式,并对课堂小练笔的实施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要结合阅读教学开展课堂小练笔,创设近乎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中,化身作者、主人公设身处地感受文本中的角色,通过"换位移情"融入文本的真实情境,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思维才会被充分激活,才会产生想写的灵感。在此,笔者结合阅读教学实践,就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练笔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阅读教学,教师不能停留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粗浅层次上,而应该深化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切实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不断加强读写结合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与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提出:“课内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而小练笔是课堂读写结合练习最有效的方式。在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练笔的资源,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挖掘教材文本资源,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独特的风景。让"小练笔"在有限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练得扎实有效,彰显其魅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开发文本空间,放飞学生想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也是能花开有声,芳香四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