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5年,母亲突发脑梗塞,经治疗虽无生命危险,却日渐糊涂。祸不单行,前年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我手腕粉碎性骨折,不得已将母亲送到老年公寓。一天,公寓的服务员指着我问母亲:“她是谁啊?”“是我妈。”母亲很清晰地回答。我听了一阵酸楚:母亲怎么糊涂成这样?可当时没有再细想。又过了几个月,母亲说话也不清楚了,此时,我的手腕也好些了,便赶紧把她接回家里。  相似文献   

2.
母亲是个深沉的人,她不善于表达她的爱。自我懂事以来,就没有听母亲说过:“我爱你!宝贝。”看着新生的婴儿在他们母亲“宝贝,我爱你”中安恬地睡去,我常常想,是不是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在母亲的怀抱中睡去的?  相似文献   

3.
母亲老了,我回去的时候她居然忘记了我是谁,一个劲儿地问我:“你是谁?你是谁?” 禁不住,一股酸楚刺痛了我,我为我一生艰难而坚强的母亲如此瞬间般地衰老下去而感到无比伤怀。  相似文献   

4.
勇敢的心     
我喜欢看妈妈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工作的样子,看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灵活地跳动,听随之传来的清脆的“嗒嗒”声。一天,我随口问她:“你打字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她微微一笑道:“我曾做过打字员呀。”然后开始给我讲述她那些年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老屋     
(一)很久以前就想去看老屋了。那时,奶奶还住在离老屋不远的那所医院里。每逢星期天,我便去看她。其实,看不看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样的。她得的是老年痴呆症。每当我站在她面前时,她便用呆呆的眼神望着我,偶尔精神好了,她还会破例问问我:“你是谁?”由于她严重的耳背,我使出浑身力气在她耳边大叫:“我是玲玲,玲玲,你想起来了吗?”然后,她会露出一种疑惑的神情,看着我,一直地看,直到乏了,她才闭上眼睛沉沉睡去。隔壁的护工会闻声而来,问我:“认识你吗?”我摇头,他们就很奇怪地说:“咦?不对呀……平时老听她一个人嘀咕…  相似文献   

6.
幽默二则     
我很高兴 一个教师正在对学生们讲使别人高兴的重要性。“听着,孩子们,”她说。“你们当中有谁曾让别人高兴过吗?”  相似文献   

7.
去年春天.为了去看遵义,我们先到了贵阳。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姓马的导游。一见面,她就非常热情地问我:“以前来过贵阳吗?”听我说没有来过.她立即兴致勃勃地介绍:“看完遵义和黄果树瀑布以后,你们再看看我们贵阳的甲秀楼和阳明祠吧。”我问:“是那个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吗?他也曾来过贵阳?”“何止来过,在我们这儿的影响可大着呢。”她的一番话,激起了我对王阳明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中国孩子在海外》一书中有一个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邵司晨,她在《我到底是谁》的自问中写道:“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在美国小朋友眼里,我是个中国人……可在爸爸妈妈眼里倒像个美国人……”她喜欢听老师讲中国的长城,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但她不喜欢上...  相似文献   

9.
①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  相似文献   

10.
<正>看,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女孩又瘦又高,扑闪着一双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张嘴巴总是紧紧地抿着。她是谁呢?哈哈,没错,就是我啦!为什么我总是笑不露齿呢?因为我那排可爱的牙齿正戴着“银箍咒”呢!咧嘴一笑,亮闪闪的钢牙套格外夺目,偶尔的亮相总会引得一帮淘气鬼围观,“钢牙妹”的大名也由此传开。  相似文献   

11.
笑不笑由你     
党同伐异刚上大学时,新闻系的一些新生由于不熟悉环境而经常迟到。有位教授对学生迟到特别不满,并表明不接受任何理由。一天早上,一位女同学又迟到。教授显然十分不悦,质问那位同学为什么迟到。她战战兢兢地回答:“对不起,我排队买您编写的新教科书去了。”教授听后,目光扫视班上其余的人,问道: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迟到?不懂就问放学后,嘉嘉拿着一份未及格的试卷给母亲看。母亲看后,不耐烦地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懂就问老师。”嘉嘉说:“我问过了,可老师就是不肯告诉我。”母亲气愤地说:“哪有这种事?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2.
惜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咦?谁在朗诵这么伤情的诗句啊?噢,原来是“纪晓岚”在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两句诗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瞿佳卓!耿……哎哟!”“你怎么了,没事吧!”“没事,没事,你们看这是什么?”王丽丽一边揉着刚才的伤口,一边说。“耿妍琳来信了!”还是陈伟反应快,一把抢过信读了起来,而我只能听王丽丽说了:“耿妍琳说,她在美国过得很好,这次她知道我们快放假了,所以邀请我们三个好友去她家做客。”“去美国?”我和陈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的!也就是说我们四个人又能在一起了!”王丽丽握紧…  相似文献   

13.
黄曙阳 《福建教育》2005,(9A):52-53
永春县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梅,勤奋好学,性格内向。她把自己内心的小秘密都记在日记本上。一天,她发现自己的日记被人翻过了。情急之下吼道:“谁翻了我的日记本?”她母亲也大声回答:“是我看的,怎么样?你在学校里不好好念书,成天胡思乱想,真不要脸!”她一夜未眠,翌日投河自尽。南安市一名12岁女生小妮因为被同学无故取笑,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14.
胭脂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还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她愉快的声音传来:“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猜对了,”我说,“我是你的女儿,我是小晶。”  相似文献   

15.
重点点击】“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解决方案】母亲兴奋地嚷着“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父亲的评价是这首诗糟糕透了”,我听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几年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难点提示】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解决方案】母亲的赞扬…  相似文献   

16.
母亲与外婆     
外婆去年春天过世,今天整整一年了。在过世前几个月,外婆已不能坐稳了,只静静地躺在床上。后来,连自己吃饭也已不行了,母亲就一匙一匙喂她,谁看了都不免心酸。我儿时,母亲也是这样喂我;母亲儿时,外婆也是这样喂过母亲。每次吃饭,外婆总用微哑的气息说:“唉——怎么还不死!”母亲就拭着泪,嗔怪地叫一声:“妈——!”母亲心里十分清楚,外婆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可是,她又不肯接受这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张颋葳 《红领巾》2009,(7):46-46
黄阿姨是妈妈的同事,也是妈妈的好朋友。她非常喜欢我。有一次,我和妈妈在望江公园玩。妈妈打电话给黄阿姨:“我和葳仔在望江公园,你来不来?”黄阿姨一听,急忙大声说:“你等着,我马上到!”我和妈妈等啊等啊等……过了一个多小时.黄阿姨还没有到。  相似文献   

18.
(八)潜水侦察“你们听!丑妮妮她爸是盗窃犯吧?”鳄鸟说,“这说明我听来的机密并不是道听途说。因为这个消息,是我从我妈妈那里听来的!谁见过母亲欺骗儿女的?”  相似文献   

19.
碗里的媳妇     
那年,一个干瘦的媒婆带着一个干瘦的妹仔,来到一间黄泥屋看一个干瘦的后生。后生家徒四壁。媒婆和妹仔不甘心,终于看见房梁上吊着一只箩,踏着凳看见箩里有半箩红薯干,妹仔就在干瘦的身子上藏半包往家里带,媒婆也藏了半包往家里带。妹仔那半包作礼钱,媒婆那半包作谢媒钱。妹仔和后生成了家。半箩红薯干,后生娶了媳妇。第四年,她生了个儿子,小名叫饱,用意不言而喻。饱和我同龄,我们是很要好的一对伙伴。饱的爸妈,我叫他们三叔和三婶。饱4岁时,自己扒饭吃,总是掉下白花花的饭粒。三婶教儿子很特别,她不打不骂,也不讲饱听不懂的道理。她只是问饱…  相似文献   

20.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过,我的办公室里走进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刚上学的儿子——鹏。母亲满脸的怒气,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再看鹏,唯唯诺诺地跟在母亲身后,一看就知道是受了委屈,让妈妈出面寻求"公道"。看来两位"来头不小",我急忙放下工作,招呼两位坐下来。听了母子的叙说,我明白了,原来鹏经常和高年级的同学在一起玩"打坏蛋"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谁违规了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