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既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又影射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造成了很不良的社会效果。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为了挽回《聊斋志异》的不利影响。尽管纪昀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社会影响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截然不同,但《阅微草堂笔记》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  相似文献   

2.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但对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的《子不语》却颇为偏爱。而《阅微草堂笔记》也做不到内容单纯和完全真实。其实纪昀最不满的是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而《子不语》作为一部随意之作,则是纪昀可以容忍的。  相似文献   

3.
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是推动三教融合的主动力,承负报应是其中的重要观点。纪昀主张三教合一,故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承负报应故事。但笔记的特点和纪昀注重惩戒的创作宗旨导致《阅微草堂笔记》和《太平经》中的承负报应又有不同:《太平经》认为承负报应一直可延续十代,而纪昀则往往只记载父债子还;《太平经》认为祖先行为的后果只能由子孙承担,纪昀则认为祖先行善,子孙能光宗耀祖,最终受福报者还是行善者自己。就劝诫百姓来说,承负报应比因果报应的效果更佳,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承负报应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因果报应。  相似文献   

4.
深得佛心     
<正>(根据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故事改编)《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作品是作者以笔记形式编写而成的志怪小说,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阅微草堂笔记》全集分5书(《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共24卷,1208则故事,约40万字。下面的漫画故事根据《如是我闻》中的一则故事改编。  相似文献   

5.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阅微草堂笔记》,指出《阅微草堂笔记》在情节与线索方面表现出的非叙事性特点。纪昀按照自己保守的价值观和艺术观构建情节,将事件原有的线索打碎,最终走向了小说叙事良性发展的反面。  相似文献   

7.
《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撰,共二十四卷。其书得名于作者的书斋"阅微草堂",它写于作者晚年,是一部追录见闻的笔记体小说。此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写作风格不一,基本上是记述见闻,语言质朴淡雅,庄谐杂陈,对后世影响颇深,产生了大量拟作。  相似文献   

8.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 ,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 ,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 :1讽刺的客观真实性 ;2讽刺的深刻性 ;3讽刺的分寸感 ;4讽刺的具体技巧 ,略加讨论 ,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9.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10.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言笔记小说,自清嘉庆年间小说写成至2012年,已知共有160余家出版单位印刷出版了该书,其中,清代有27家,民国有33家,新中国成立后有71家,境外有32家以上.《阅微草堂笔记》在海内外已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纪昀批判蒲松龄《聊斋志异》“燕昵之词、蝶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认为这些细节描写没有根据,他自己在创作中则通过强调故事得之于耳目,利用“鬼狐”超人能力等来展现心理等隐秘内容,从而化虚为实,有意写实。这些连同反对凭空虚构、人为制造偶然性等,共同构成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叙事上比较突出的特点。这种变化体现了清代笔记小说更为保守和符合正统观念的一种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12.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言小说的重要作品,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微草堂笔记》在学上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寓意;其思想之深邃,也正在充盈于其间的道德化与非道德化的矛盾统一。对它的思想内涵及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应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3.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韵书。31年后,北宋政府又颁行另一部大型韵书《集韵》。两书成书年代相去不远,反映语音却异。本文通过两书成书过程、编写体例等的对比揭示它们在汉语语音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广韵》既为韵书同时又是一部字书,因此在解释字义时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作为例证。对引《诗》的情况从引用形式、释义、字形及内容等方面与《毛传》作比较研究,可为《广韵》和《诗经》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之所以能够在《说文》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除得益于自身勤学不辍的内在因素外,亦与师友的帮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许瀚作为王筠友人中的杰出代表,助王筠研治《说文》近三十年,对王筠《说文》著述不但有具体的校勘订补之实,而且在治学理念、治学内容、治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多有论辩启发之功,对王筠研治《说文》产生了积极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筠是清代治《说》四大家之一。在六书研究方法上具有独特之点:或采用不同形式总论六书,或开章避节分别阐释六书条例,或将其创见蕴于平实说解之中,或为普及而貌似通俗且实有独到见解等。研究和汲取其特点对我们今天研究和建立新的汉字形体学之结构模式的新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常山赵子龙”是历代史书中对赵云故乡的不贰注解。古“常山”即今之河北正定县,但2005年河北临城县“赵云故里碑”的出土,以及当地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给人们提供了合理质疑的空间。临城是否为赵云真正的故乡,需要考古工作者进一步考证,但是正定作为赵云故乡的传统观念正在遭遇一定程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敦煌本《捉季布传文》的故事原型来自《史记》、《汉书》中的季布故事,由于时代的变更,社会的发展,文体文风以及受众视角的转变,使得季布故事在流传中不断加以丰富,至唐代敦煌变文其情节更加完善,人物更加丰满,不仅一改汉代史传文学简略质朴的叙事风格,而且整体变化尤为明显。探讨《捉季布传文》对《史记》中季布故事的拓展,进而探究唐代俗文学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