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日常的教科研过程中,要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参与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带着问题而来,要能够把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问题;二是,要学会思考,养成勤于反思和换位思考习惯。当然,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教研活动的多元化、专题化和实践化。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教研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教研素质与教学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基层学校体育教研中,由于教研机制、指导思想、教研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教研效果并不显著,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直接  相似文献   

3.
<正>评课作为一项常规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得当,将通过授课教师的教学展示为教研活动提供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为授课教师和评课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做课"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能够提  相似文献   

4.
<正>从促进年轻教师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学校的教研组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切实提高学校体育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实现教师"在教学中教研、在教研中教学"的教研一体化状态,落实校本教研,扎实开展活动,使教研组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研组;使教师成为一位学者型教师,笔者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1,(4):49-50
<正>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层组织。其任务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式"教研是指为了提高教研组活动成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作为教研内容,聚焦教师的关注点,凝聚与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开展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教研活动。"课题式"教研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师,让教研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忌教研活动无目标 教研活动应该在校领导、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科学,根据本校和教师个人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教研组教研目标,制定出教师个体目标。有了目标,教师才会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否则教师无目标,没压力,没动力,就会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阻碍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忌教研活动无计划   教研组和教师依据教研组目标和个体目标,制定出教研组和个人的具体计划。避免无计划,想起什么就研…  相似文献   

7.
陈培林 《体育教学》2014,(11):50-52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基础教育已从外延扩展为主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学科教研工作对教研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认知水平出发,从教师能力实际出发,从教师工作实际出发,为教师们参与教研提供实实在在可读、可学、可做、可获的东西,让区域内的教研看得到、摸得着、有生气、有成效。"五个一"作为校本教研的抓手,"三级教研"作为教师学习提高的平台,"课题问题化"作为教师科研的切入点,便是我区近几年体育教研工作得到很好实施的一些策略,教师们不但接受,而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也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校本教研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缩小学校教师个体之间差异的有效方式。校本教研需要教研组长不断完善教研制度、优化教研活动、与教师合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等,让问题在行动研究中得以解决,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因此校本教研也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及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但是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校本教研低  相似文献   

9.
王竹平 《体育教学》2013,33(9):33-34
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组织有效则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抓实常态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科研观摩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通过搭建比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通过体育教师技能大练兵和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检查和暗访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基于此,本期策划了"如何有效指导教师教学"专题。本期来稿,分别从特级教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视角,谈了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体会。如何推进区域教学能力,在《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教研形式提升教学能力》一文中,特级教师王渺一教授,详细介绍了常州市分类指导,创新教研形式的实践策略。文章阐述了通过搭建多元平台、组织师徒结对、开展专题教研,对青  相似文献   

11.
<正>一、"级本教研"的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高中模块教学的开展,通过教研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的认知势在必行,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遇到的新问题会越来越多,教研是引导教师朝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新课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通过体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2011,(11):77-77
体育教研是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已牢固掌握教研方法,如有些人对如何有针对性地且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感到困惑,有些人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找不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还有些人对教师的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感到无助等等。基于此,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和重新认识教研内涵,以期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等刻不容缓。本专题从大教研观展开对教研问题的多视角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教研活动是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方式之一,更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却是需要教研活动组织策划者着重关注的。通过以往的教研活动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参与是微弱的,对课的思考是凌乱的,对课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韩颖 《体育教学》2013,(1):28-29
体育课堂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堂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服务于体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主题式的体育教研活动对教师成长贡献非凡。主题式体育教研活动的通俗理解是将教研活动围绕一定的教研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笔者结合浙江省、杭州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实现区域教育发展最具活力和关键的因素,其中,具有特色的区域教研模式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我区始终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发展研讨模式为载体,以实现区域体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为落脚点进行区域教研。一、推进共同体建设,有效促进团队成长体育校本教研共同体建设,是基于体育学科相关区域教师共同组成,促成彼此专业成长而服务于教学需要的结构体。通俗讲是指组织和协同开展区级教研和校本  相似文献   

16.
教研课是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常规、开展学科教研的重要活动形式。但在当前基层的教研课中,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中的质量,淡化了其应有的价值。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内驱力,激活教师自我实现价值,从而不断提高教研课的效果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7.
周进 《体育师友》2013,(2):36-37
教研活动就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简称,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是改进教学方  相似文献   

18.
1引言自下而上的校本体育教研,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通过理论剖析和实践反思,力求解决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毫无疑问,这种教研形式对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对校本体育教研的目的认识不足,对其内涵的理解不透,对其价值的判断各异,在实践操作中难免出现浮躁、彷徨和抵触的心理,甚至走向人云亦云、盲从跟风的教研窘境。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受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师资匮乏、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研究不力,体育教研活动的随意…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分清组内教师需求,确定教研内容每所学校的体育组一般由不同年龄、不同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师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要分清组内教师的不同需求,并根据教师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才能有效提升校本教研的效果。如,具有5年以内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他们有想法、有创新,但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缺少教科研方法与举措、缺少课堂把控与调整的方法、缺少课  相似文献   

20.
<正>有效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有利于激发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组织他们教学研讨,有利于思想交流、观点碰撞,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一些地方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由于对教研活动目的与意义认识不清,组织不力,措施不实,还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制约着教研功效的发挥。一、教师被动参与,建议因需施培案例:某区体育教研活动,上课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