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任新明 《宁夏教育》2012,(12):70-71
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离开了爱,教育就不复存在,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只有把爱心和真情献给学生,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钦佩,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导航员。一、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爱是教师灌溉培育的良方,爱是点燃学生希望、照亮学生前程的灯塔,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1.将爱融入生活。关心学生要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开始,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身体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找他们谈话,  相似文献   

2.
在班务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若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尊重和宽容学生,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位良师,更是益友,教师和学生只有坦诚相待、互相尊重,班主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另外,班主任要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信心、宽容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发掘闪光点.因为学困生心里脆弱,自尊心较强.所以一但他们有所进步,应该多加表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不是用冷言冷语去批评他们.爱心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信心是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宽容心是播撒美好的种子.缺少“三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4.
品德修养是教师形象的关键。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具有对学生博大的爱。只有这样,才能带出有理想、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学生群体,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敬重,才能被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5.
当教师用自己的大手牵起学生的小手的时候,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充满了对教师的信赖.张海津用师爱去呵护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学生形成一个个良好的习惯,助推他们实现人生梦想. 升人初三后,很多学生初中阶段的个性特点已初步形成,所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其自身优势弥补劣势是最好的选择.张海津首先传递给学生的是她充分的信任,唯有信任才能让学生愿意倾听教师的谈话,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经过张海津在初三年级一年的指导和辅助,每个学生都会变得更加自律和成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爱心永相伴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出色,更重要的还要有一颗爱心。只有尊重学生,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呵护他们稚嫩的童心。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才能够精雕细琢地塑造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当好老师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可见,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一个心灵去沟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抱有"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心。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得到他们的信赖,点亮他们的心灯,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威信直接与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紧密相关.只有那些思想进步、意识健康、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衷心爱戴与信赖.如何建立教师的威信呢?……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事务又繁又杂,班主任工作又苦又累,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有时班主任事必躬亲,尽情的付出但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只有把纯洁的爱心奉献给孩子,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钦佩,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导航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魅力,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然而,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语言和行为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只有耐心、用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才能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上完《伯牙鼓琴》这一节课感触很多,在这节课当中文言文中的情感充分体现了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老师还要善于与学生真诚、平等地交流,用自己的心去呼唤学生的心。教师、学生才能体会到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才能体会到伯牙子期的真情,与他们的感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从思想上、感情上融为一体,要有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才能更真切地了解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态都要有所把握.用爱心去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有位教育家说的好:“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多的老师,而是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因此.在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常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可是作为老师,我们可否用感恩之心对待学生. 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能真真正正的进步;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幸福.教师学会感恩,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充满民主、平等与尊重,才不会吝惜赞扬和鼓励.  相似文献   

15.
只有学生在内心认可教师时,他才会记得教师的一言一行,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学习和其他工作。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去触动学生的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努力靠近学生,关心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才。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用"心"做教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缺乏活力.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效果不佳的状况,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感教学的缺失.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教育就是学会做人,教育就是心与心的交流,要提高德育教育实效,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看症状,找根源,辅困促优,真正的深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情感上的互通和信赖。班主任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感上就会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人类超凡脱俗的大爱,凝结着师者最高尚的情感,是教师灵魂的精髓.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教师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多一些关心、信任、宽容、尊重、理解、关爱和帮助等.而后进生、问题学生或者特殊学生,是长期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和关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我们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铸造伟大的师魂.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用自己的情与爱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特别是对于那些后进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在爱的天空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本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书,里面蕴含着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教师唯有用心灵才能读懂她。只有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才能赢得他们的心,获得教育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