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育课教学对智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为重要,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尊重智障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智障学生的需要,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激发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的适应社会。如何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智障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不断探索的问题。一、合理设置培智体育校本课程目前,培智体育教学的教材是从普教教材参考而来,只是延长学习段,降低了一些高技术型项目难度,并不符合智障学生接受能力,也难以适应智障学生发展需求的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2.
智障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直是教学的重心。数学这门学科对智障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适应复杂社会的必需,也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据此,业界人士提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贴切生活。在此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何在?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在关注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和社会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参与为智障群体融入社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智障学生体育参与的公平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试从伦理学角度探析智障学生体育参与的公平性.研究证明,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的有效契合将为更多智障学生的体育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智障学生体育参与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要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5.
杨霞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40-242
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比较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体”作用,对其“育心”作用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落实立德树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育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活动中,要借助多样化体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多措并举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智障中职学生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其身体素养水平,改善学生的生活水平。本文从特殊教育智障中职学生体育教学的关键点入手,深入进行分析,明确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为智障中职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智力障碍学生身心的特殊性导致其体适能状况不良,如何改善智障学生的体适能就成了特殊体育教学所关心的问题。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则为如何在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交流,回归主流社会,促进智障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改变健全学生对智障学生的态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尽管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在我国从理念到最终实施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且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但是,随着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残疾人士与普通人士融合的体育教育一定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生存教育的内涵以及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了把生存教育思想融入学校体育,学校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生存能力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注差异,以学生为本,改革体育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智障学生是不幸的,有着自身的缺陷,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可以平等享受教育和教育资源的权利。特别是体育教学作为智障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差异,从智障学生的实际需要着手,有效的组织课堂,为他们的充分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智障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笔者就如何激发智障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树立新的思维和理念,将"健康"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正确把握教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应该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和政府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对中重度智障孩子的教育,确立了“以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技能,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并在培智教育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有效地促使每一个智障孩子的发展”指引下,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智障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智障孩子主动且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教育要回归生活,尤其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智障儿童的教育目标在本质上和普通教育没有区别,但是智障儿童由于智力的原因,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抽象思维差,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时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注意加强课程与智障儿童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现实化,  相似文献   

14.
智障儿童是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群体,智障儿童德育在我国的教育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社会对此越来越关注,对于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从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德育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保证智障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对智障儿童德育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有所帮助,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体育教育中的健康目标变得越来越突出和明显,现今的学校体育教育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的结合了起来。新的课程标准中牢牢关注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见体育教育是任重而道远,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关系。众所周知,体育给人们带来的是身体健康领域的受益,我们在这里要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但现在多数学生因社会环境影响,家长、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而人格心理不健康。"三维健康观"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展学生的身体,也要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笔者就怎样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心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延龙 《教学与管理》2012,(21):124-125
当前,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的体育教学,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健康、实用等需求,这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取向——尊重学生个体需要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最好的"体育活动方式。学校体育的发展首先要实行生本教育,即关注学生,  相似文献   

18.
调查摸底,科学分析,建立培智学生的个别化运动档案;精选内容,合理安排,把握培智学生的运动需求;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营造最适宜培智学生的阳光体育氛围.在培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让智障学生也踏上健康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下,倡导“体育与健康”,这不但体现出高中体育的学科定位,也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近几年,高中生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关注焦点,健康教育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在高中体育课标中,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领域: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其中两条主线是:运动主线与健康主线,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社会适应.可见,体育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应将其有机结合,不但要把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更重要的是突出健康教育.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锻炼学生意志,以促进学生健康、全而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教育与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确定了课程的价值:“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魄,也要关注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的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