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民和“嘛呢经”,是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信仰艺术。同时,它也是有着多元民间信仰形态以及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一种具有地方标志性特征的民俗生活文化。嘛呢经在当地乡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教化、调节及维系等功能。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方民间音乐因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作用。而在传承和发展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不仅具有较好的地域与民间音乐资源优势,而且是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平台。以保山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在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对其实现途径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单来说,民间音乐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民间歌谣,它无非就是从每个民族的平时生活以及文化内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精髓,可以非常好的反映出当地,或者是当代的风俗习惯。这也就是意味着传承民间音乐其实相当于某个民族文化的继续深入发展,只不过从现代社会来看的话,民间音乐地位不高,日益被边缘化。就是鉴于这一目的,来探讨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而谭维维正是这一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她的一次次演出将民间音乐融入到流行音乐的范畴,为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点了迷津,指出了道路。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键内容,代表着每个人的民族身份,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将民间音乐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两晋时期,描写乐器、舞蹈、歌唱等的音乐赋创作繁盛.多数的音乐赋在音乐的道德教化与审美趣味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脱离传统“乐教”思想的现象,虽然在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新声顺变”的倾向,但从音乐赋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音乐社会功能的倾向可以看出,儒家的礼乐教化传统仍然在顽强地延续,重视音乐教化作用与政治功能的文化传统不会因为两晋文化“缺乏崇高精神”而轻易中断,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其他诸如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因为,民间音乐生于民众之中,活跃于民众之中,最贴近人民群众,最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变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6.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传统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作为一笔重要的财富,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需要重视民间地方文献中包含的宗教、民间信仰、社会生活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祖先与民间神灵祭拜融合,形成家族传承,进而将民间信仰的神圣维度与民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维度进行关联,并弥散在个体与家庭、邻里、社区、国家、天下百姓的系统关系结构中,实现社会规范和文化教化,维系和再生产了传统社会秩序,安顿了地方民众的精神心灵秩序。  相似文献   

7.
郑聪 《华章》2010,(26)
音乐是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而产生,是人所独有的艺术能力.它加速了人类从动物界的分离,体现了人的情感,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与国家政治相关联,并可以对人们施行教化,促进社会和谐."生民之道,乐为大焉"正是对音乐教化作用的集中概括.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挑战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受到变化影响不可避免,再加上经济高速发达和新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严重考验。笔者从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方志记载,清代山东丧俗活动中,主要采用了鼓吹、百戏、梨园、杂剧等音乐表现形式,当事人通过这些音乐形式,表达悲伤、哀怨、激奋等情绪。丧俗音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传递信息、强化气氛、稳定规范、调节生活、传承教化、情感寄托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背后则隐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灏漭  赵秀芝 《考试周刊》2008,(21):215-216
梧州瑶歌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博得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和赞誉.当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梧州瑶歌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改变.梧州瑶歌的传承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民间传承、媒体传承、教育传承三个方面描述和分析了涛圩镇梧州瑶歌传承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梧州瑶歌传统音乐如何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协调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咚咚喹"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乐器,因制作简单,容易学会,所以在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深受土家族人喜爱。"咚咚喹"作为土家族音乐的一种外化形态,有其独特的结构、句式与演奏形式,同时它联系着土家族习俗、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承载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它除了人们娱乐或传递感情外,还具有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十分吻合中国古代朴素的音乐美学观。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上,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曾为壮族民众提供精神支柱,并在维系社会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参与社会教化、丰富民众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衡水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对于民间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新的部署和新的规划.衡水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价值.因而,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加强对衡水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非常的关键.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运河架鼓、西河大鼓、"打花榜"等民间音乐形式的生存状况为切入点,从而总结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策略,以期推进衡水民间音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冶"接太公"民俗是一种祖先崇拜文化,它既是一种民间信仰,又是一种心理需求。"接太公"祖先崇拜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祭拜价值、教化价值、凝聚价值等方面。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薪火绵延、世代相传并且历久弥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相似文献   

15.
民间歌谣存在于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土家族宝贵民族文化的代表。土家族民间歌谣的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工作而展开的,学者就土家族民间歌谣从音乐、文艺学、民俗文化、社会功能、传承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占据主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民间歌谣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关于它对民众生活文化和地方社会带来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珍宝.我国的学校教育作为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须树立以民间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普遍知识"的传播和传承模式,使瑰丽多彩、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文化得以流传.  相似文献   

17.
论闽台民间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台素有“好巫尚鬼”的传统,民间信仰特别发达,它以深不可拔的传统和无孔不入的力量,对闽台社会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闽台民间信仰曾经为闽台先民拓展生活空间提供精神支柱,并在维系基层社会的政党秩序,传承文化传统,丰富民众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参与社会教化,凝取民族精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闽台民间信仰仍然在民间发挥其特有的社会作用,其中联系海峡两岸骨肉亲情关系的纽带作用还得到一定的强化。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历史悠久,长期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人口有八百多万,在湖南西部就生活着两百多万土家族人.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土家族民间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家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考察甘肃民间音乐状况,分析了甘肃民间音乐与音乐旅游经济的关系,探究音乐文化对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旅游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重大意义,从政府、社会及民间音乐传承艺人的角度把脉音乐旅游开发与民间音乐传承保护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在发展音乐旅游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从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考察甘肃民间音乐状况,分析了甘肃民间音乐与音乐旅游经济的关系,探究音乐文化对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旅游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重大意义,从政府、社会及民间音乐传承艺人的角度把脉音乐旅游开发与民间音乐传承保护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在发展音乐旅游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