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收集整理近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资料撰写形成综述;方法:借助文献检索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了解其发病机制,归纳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包括针刺法、灸法、耳针法及其他疗法。结论:收集整理近年研究情况具有实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外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10年来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的相关文献整理并进行归纳;结果:发现中医外治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方法众多,但疗效大致相仿;结论: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经虽然方法众多,但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使用。现将近10年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逐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补肾逐瘀汤治疗。最后查看两个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小腹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小腹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逐瘀方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对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7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在校生诊断为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滞的女生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口服布洛芬颗粒治疗;B、C两组为实验组,予灸三阴交、关元穴,其中B组每次施灸20分钟,C组每次施灸40分钟。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治疗后及治疗后三个月经周期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VAS评分及CMS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依据终末随访评分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间比较年龄、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VAS评分,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比较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前及第2疗程治疗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4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终末随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施灸时长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显著改善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收集近十余年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外治治疗、中成药治疗及导引、五行音乐对该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60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结合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30名。治疗组给予关元、十七椎,双侧地机、次髎等穴位埋线,并予腰背部、骶部、腹部、四肢部推拿治疗;西药组予经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症状评分值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减轻疼痛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满意,且较单纯止痛药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提取腧穴处方,建立数据库,对腧穴归经、体表分布、特定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3篇文献,涉及41个腧穴,使用频次349次,三阴交应用频率最高,关元、气海、次髎、足三里、地机等为高频腧穴;常用经脉是脾经和任脉;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和腹部;特定穴以募穴和交会穴最常用;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关联性最强的穴位组合为关元-三阴交.结论:温针灸疗法原发性痛经选用腧穴多具有温补性;重视疼痛部位腧穴的应用,善于特定穴的应用,尤其是募穴和交会穴,核心腧穴组合为关元-三阴交,以远近配穴为主.  相似文献   

8.
双元独占是研究企业如何既能从现有创新中获利又能从现有创新催生的未来创新中获利的问题,然而,现有文献在联盟层面平衡双元独占冲突问题的治理机制及作用效应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从资源基础视角入手,通过对高技术产业207份有效问卷调查,研究不同治理机制对联盟企业的双元独占的作用差异,并考虑联盟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正式治理机制有利于提升联盟企业的原发性独占和生成性独占;非正式治理机制会降低联盟企业的原发性独占,但会提升联盟企业的生成性独占;与规模联盟相比,范围联盟会加强正式治理机制与原发性独占、生成性独占以及非正式治理机制与生成性独占间的正向关系,但它对非正式治理机制与原发性独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常分气滞血瘀、寒凝胞宫、肝肾虚损等型论治。传统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温经汤、调肝汤等投入皆有效。其中,以膜样痛经、子宫异位症痛胀较重,然而皆有专方专药施治有效。本文对此病拟名为阴虚温热瘀结型痛经。 该病多为水乡低洼地区青少年女性所得,且都有经期不慎卫生涉湖河游泳、捕捞或水里作业、野外淋雨等经历。发病时病人腹  相似文献   

10.
孙国根  王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I0008-I000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领衔的青光眼遗传学研究小组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等单位合作,经近3年的研究,日前首次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体内ABCA1基因变异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5)
通过观察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子宫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及"三阴交-悬钟"的特异性。得出结论:电针"三阴交-悬钟"能够调节子宫ET及其ET/NO的比值,以此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的状态,来缓解胞宫疼痛,且针刺"三阴交-悬钟"治疗痛经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以及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病因,免疫炎症反应是该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核心环节。本创新研究群体的攻关方向是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特别是最严重的新月体肾炎,包括抗GBM病、ANCA相关小血管炎、狼疮肾炎和IgA肾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团队在自身抗体的抗原表位研究、补体异常活化介导肾脏损伤和在IgA肾病中IgA1分子的异常糖基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研究,深入探讨了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和可能病因,为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招聘编辑     
许多读者告诉我,自己是遗传性高血压,父亲或母亲就有高血压。他们怀疑喝小分子水不能根治的这种高血压,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原因虽然有遗传因素,但遗传基因只是发病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膳食过多,超过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田七痛经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田七痛经胶囊中小茴香、蒲黄、五灵脂。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以控制田七痛经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瑶医特色疗法在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检索10余年来瑶医常用特色疗法药浴、挑针、熏洗、药灸等治疗常见病的相关文献,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外治产后妇女康复、风湿病、关节痛、原发性痛经、肠易激综合征等均有较好疗效。结论: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在常见病的治疗方面疗效肯定,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田颖  刘珍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195-195,207
消化性溃疡(PU)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造成的溃疡。近年来对PU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更是PU发病机制认识上的革命,对PU的治疗起了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就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心血管、肿瘤、眼病列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疾病,其中,青光眼和近视眼是严重危害人类视觉功能的两大眼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国家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在葛坚主任的带领下,近十年来围绕着青光眼和近视眼研究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开展了持续的研究,在青光眼发病机制、视神经保护、近视发病机制、近视临床干预等重要问题,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疾病,到目前为止,其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对血管外膜及外膜成纤维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脑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脑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是研究脑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开展脑缺血动物实验在方法学上不断更新并取得不少新发现,但脑缺血对脑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造成脑细胞衰亡等方面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尚未确切,需深入研究。现从脑缺血动物实验研究出发,综述近年脑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及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祈为今后脑缺血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新的实验方法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系统生物学研究发现,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往往共享相同的信号通路,说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针对AD,利用反向药物筛选的方法进行药物重定位,从上市药物中预测了4种可以用于治疗AD的药物。并利用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对预测的重定位药物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