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能源是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能源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社会和谐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云南农村能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云南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并从实践中总结了行之有效的作法和经验。云南农村能源开发,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遵循新的建设方针、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进一步搞好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解决农村用能紧张状况,调整农村用能结构,保护森林,改善生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本文就促进我国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能源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发展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近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构成比例从下述表格中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农村能源类型单一,秸秆、薪柴和原煤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主要能源,而原煤又是农村生产所需的主要燃料。虽然随着农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品,在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研究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创新的解决生物质能源在农村应用过程q-存在的问题,生物质能源势必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的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7)
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向好,这与持续进行的能源改革是紧密联系的。农村能源问题是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农村能源结构与农业生产污染水平与治理难度直接挂钩。在我国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还要持续性地进行农村能源结构的改革,完善能源治理的体系,在能源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依靠科技促进农村能源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利用,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绩。但是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对农村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分析环境保护与持续性发展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农村环境保护与持续性发展间的关系,并对持续性发展基础上环境保护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郭菊芳 《青海科技》2007,14(2):21-23
本文概述了循化县农村能源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农村能源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西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广西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在广西农村使用的适宜性,及在广西农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肇东市大型沼气项目的论述说明了发展大型沼气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薪柴或秸秆、煤炭等能源的消耗,增加农村能源的供应。  相似文献   

11.
任立新 《软科学》1995,9(4):57-60
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对策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任立新农村能源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相似文献   

12.
一、现状长期以来,农村能源的消耗多以生活用能为主,生产用能所占比例不大,前者占农村总耗能量的80%左右,后者一般占20%。而生活用能中,又多以生物能源为主,煤、电等商品能源为辅。在我省的农村能源消耗中,农作物秸秆、畜粪和柴草一直是传统燃料,占生活用能的65%以上。据有关资料,我省农村各种用能的消耗量折合标准煤(7000大卡/公斤)为729万吨;其中烧掉的农作物秸秆折合标准煤355万吨,占总耗量的35%;畜粪折合标准煤177万吨,占总耗量的24.3%,薪柴折合60万吨,占总耗量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9,(8)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环保要求逐步提高,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能源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清洁的新能源。电力能源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运用最普遍的能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已是农村地区最为依赖的能源。如何保证老百姓的用电需求,提高农村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是我们电力行业面临的一大考验,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够提高农村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呢?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希望对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是国家旨在改变生态环境的一项措施,它改变了退耕地农民的生产方式,也必然改变其生活方式。本文主要论证了退耕还林与农村能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在满足农村能源消费的基础上保证退耕成果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因为传统的农村用能方式是以解决生活用能为主,柴草的大量使用导致森林植被的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生产力下降,同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增加,如此种种,均是由于农村生活用能所致。面对现实,全球趋于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能源问题已成必然趋势。在考虑常规能源危机、环境与发展并举、恢复与生态重建的迫切性的同时,发展农村能源还必须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电力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而电力配电网的建设则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能源支持和动力保障。农村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乡镇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制约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刘悦 《西藏科技》2023,(4):30-34
采用抽样调查,对西藏牧区14个行政村的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14个行政村的能源消费平均值为53880.90MJ,其中牛粪占92.36%,煤炭占6.24%,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电力占1.0%,国家电网电力占0.41%.电力使用率达到100%,成为牧区农村家庭必要能源,其中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占据主力,太阳能普及率较高,但仅占家庭能源总消费量的0.67%~1.54%.牧区农村家庭对传统生物质能依赖度极高,其次是煤炭,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利用模式,对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说明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尚未达到峰值。为掌握西藏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为推动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由高碳为主向低碳为主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的数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传统能源的消费占绝对主体地位,畜粪、秸秆和煤炭是最主要的家庭用能,新能源使用量少、比例小;②能源使用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牧区农村使用畜粪、太阳能和风能较多,农区农村则使用秸秆、煤炭、电力、成品油、液化气和沼气较多,农牧结合区农村处于两区之间。最后,论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牲畜饲养头数、人均耐用家电数量、人均摩托车拥有量、人均农业机械台数、人均住房面积与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正相关;家庭留守人口与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负相关;地区虚拟变量则反映出牧区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会大于农牧结合区农村和农区农村。  相似文献   

19.
黄静 《资源科学》1992,14(1):53-56
本文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1个省(区),总人口为31267万(1988年),农村人口占70%。西部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并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巨大障碍,要开发西部,解决该地区的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小水电与其它农村能源的比较现代文明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恩惠。在古老的中国农村,陶渊明所咏叹的那种田园生活正在悄悄变化。由于中国政府和UN系统有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小水电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昔日松枝点灯、木杵舂米的偏远山村正在逐步实现电气化。电气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象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农村还没有完全脱离自然经济状态。农村消耗的能源大部分仍然是生物质能,电力只占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