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于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对于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机理进行了介绍,对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分析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气体进样的AES分析,液体进样的AES分析,原子化器和诱导化学蒸汽等,并对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等技术领域,低温等离子体因其独特的化学活性而被广泛地研究及应用。本文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机理出发,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放电模式,结合多晶硅生产中氯硅烷制备工序,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附加催化剂,结果表明:在频率100kHz、5kV电压激励下,H2/STC摩尔比10∶1,反应气以5.0L/min流经反应器,STC一次转换效率达到5.32%,在此基础上,提出低温等离子体在多晶硅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6)
从有机膜表面改性出发,综述了介质阻挡放电材料表面改性,偶联剂处理改性,多巴胺仿生修饰的改性方法,并对改性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测量辉光球放电参数,根据介质阻挡放电原理解释放电现象,讨论安全问题,发现利用辉光球可以实现常压空气中电晕、沿面流光和体积介质阻挡放电三种模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由于气候变化和石油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CH4和CO2的转化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目前吸引关注的领域。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传统的和添加等离子体催化剂的方法,而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反应器法作为一种特别并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的研究并使用。与此同时,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可用来基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帮助分析整个反应的表现,如转化率、能量效率等,帮助实现对于未知条件下的结果的预测,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基本构型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actuator,DBDPA),研究分析其在流动控制方面的作用和潜力,并进行部分尝试性试验,分析在不同的工况下激励器的激励性能。通过电学参数测量和流场测量,分别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DBDPA工作电学特性和流场特征,以证明其在控制流动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大气压下辉光放电(APGD)在医疗灭菌和工业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选取了大气压下普遍认为较易产生辉光放电的氦气作为反应气体,分别在不同气压(数百帕直至大气压)下,将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覆有介质材料的两平板电极之间,利用频率可变的高频电源,产生了介质阻挡辉光放电。通过对不同气压下的放电电压和电流比较,讨论了压强变化和电源参数对于氦气环境下稳定辉光放电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机理,实现大气压下空气环境中稳定的辉光放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封闭光学玻璃箱体内,应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20°顶角圆锥附近静止大气进行了定常和脉冲循环控制,对等离子体诱导的圆锥截面绕流速度场进行了二维PIV测量,对定常控制和脉冲循环控制下最大绕流速度及最大轴向涡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的电压和频率值对上述参数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定常控制模式,脉冲循环控制下沿垂直于圆锥截面对称面径线分布的时间平均切向速度和轴向涡量范围要广;在脉冲循环控制控制下,动量传递的主要表现在离散涡的形成而不是气流的加速。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24)
等离子体化学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形成,它覆含了高能,放电物理学,放电化学及其脉冲高压技术等学科。等离子体在处理废气上比其它处理废气技术要优越,总体的效率高,流程短促,还比较节能,节约了成本,很符合工业废气,放射性废气以及等离子体冶金,化工等的处理。本文就低温等离子体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阻容耦合方式,成功的在大气压空气中获得了具有弥散结构的针针电极结构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并利用发射光谱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特性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气体温度开始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升高,并在一定的电压条件下温度发生跳变,实现放电在较高温度、较低温度的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三种放电形式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童理 《科技风》2011,(21):39
PD(PartialDischarge,局部放电)是指在局部高电场的作用之下,电力变压器中的薄弱环节出现的一种异常放电现象。局部放电(PD)现象对电力变压器的绝缘介质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首先,绝缘介质在放电点的直接轰击作用下的破坏点会逐渐扩大直至绝缘击穿;其次,放电作用下的化学作用会腐蚀绝缘介质,并逐渐导致其击穿。因此,提取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便具有预防意义。但是由于电力变压器有非常多的电磁干扰因素,如果想从这些较强的电磁干扰中的提取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则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变压器局部放电(PD)信号以及各项干扰因素的特点,并利用小波阈值法和干扰频带内信号的插值补偿实现了对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去噪。  相似文献   

12.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局放),相当于某种绝缘介质被意外地击穿后产生的放电现象。它和我们了解的击穿或是闪络有所区别,局部放电或许是绝缘区域造成的微小击穿,也是绝缘劣化后的第一种表征。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检测,可以体现大型电力设备自身的绝缘状态。局放信号检测过程中,抗干扰才是首要处理的问题。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局部放电几种典型的检测方法,并对局放干扰提出具体的抵抗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作为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物理气相沉积新技术,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HIPIMS技术(也被称为HPPMS)可以提供足够的放电功率来获得极高的电流密度,数值达到几个A·cm-2;同时,可以得到1019m-3量级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溅射过程中独特的等离子体特性表明了该技术的突出优势,因此可实现沉积过程的控制和薄膜性能的优化.文中对HIPIMS技术的IV放电特征,电源设计,以及溅射原子离化率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回顾讨论等离子体时间空间演变规律,离化基团输运,薄膜沉积速率等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6,(10):113-115
正短电弧加工的加工本质是通过加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上的电压击穿极间间隙,形成电弧放电。电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熔化金属达到蚀除金属的目的。因此,要研究短电弧加工的机理首先要了解电弧放电基本理论,了解其通道中的粒子形态及性质、粒子运动状态、通道特性、电弧放电电压特性、通道形成理论及介质对通道的影响等。1通道粒子形态的定义及其特点电弧通道粒子形态主要为等离子体它是电离的气体物质,它被称为物质第四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填埋场的运行和封场等原因将会导致大量垃圾渗滤液的产生。这些垃圾渗滤液是目前公认的性质复杂、难于处理的高浓度废水。采用自由基簇射与等离子体液面放电相结合的方式能提高处理效率,能进一步提高液相放电的化工传质、传递效应,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6.
本简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综述了等离子体及等离子体协同吸附剂、催化剂处理VOCs废气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科技广场》2003,(6):41-4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发展到先进的液晶屏(LCD)。现正在向第3代显示技术过渡。作为第3代显示技术候选的有等离子体放电显示屏(PDP)、有机电致发光屏(OLED)、发光二极管(LED)、电场激发发光(FED)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黄青研究员带领的团队近年来在研究等离子体与生物及生物分子作用机理、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等离子体放电是得到低能带电粒子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带正电的离子和负电的电子与水分子碰撞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并伴有紫外线和冲击波等,作用于生物及生物分子,可诱导丰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高频高压电源,并且利用该电源在空气中实现了辉光放电。  相似文献   

20.
燃煤烟气成分对于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元素汞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交流高压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强化模拟烟气中的Hg0氧化进行模拟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低温等离子体强化燃煤烟气Hg~0氧化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并从低温等离子体的输入能量以及气相汞形态分布与质量平衡等角度,来探索低温等离子体强化燃煤烟气Hg~0氧化的气氛影响及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