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目前国内上网生力军中的绝大多数主力,他们的网络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在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盛衰。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并从网络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理念以及高校网络环境的加强和网络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廖传景  范红英 《中国德育》2005,(10):16-18,33
大学生历来是网络大军的主要力量,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2004年6月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上网人数占到了网络用户的21%;2003年在苏州大学413名大学生中进行的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90.2%的是网民……许多研究证实,当前大学生上网总体状况良好,上网安全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上网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从不同侧面来研究大学生上网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数据,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德育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上网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从不同侧面来研究大学生上网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数据,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德育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抚顺市300名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且上网是利大于弊,只要适度使用网络技术,大学生网络成瘾只是少数或个别现象。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建议,对大学生戒除或减缓网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针对大学生上网非常流行的问题,阐明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了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手机上网因其高效、便捷受到不少大学生青睐。它给大学生带来必要帮助同时,也带来了对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多方面不利影响。2012年暑假,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校学生手机上网调查"课题组,根据目前手机上网中存在问题,针对手机上网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及自律与自我教育能力,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利用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了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与特点,对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克服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作了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敏感体,上网成了流行时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到2000年6月30日止,中国上网人数达到169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6%,可见,大学生是上网人群的主体阶层。技术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网络开拓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很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生触网心理透视 1.从众心理。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走进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今天你e了没有?”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因为“同学都上网,所以我也要上网,否则就是落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上网成瘾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目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大难题。分析大学生上网现象,有助于探讨高校应对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的对策,提高引导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OCS),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PIUS-CS)。结果发现:(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2)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浅议大学生网恋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以大学生上网为视点,对大学生“网恋”的动机、走向、利弊等作了系统分析,高度关注了“网恋”与大学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出一个迫切而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特征是:丰富性、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大学生上网表现出来的特性是:新奇性、渲泄性、好胜性,结合网络的特征和大学生上网的特性,集中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对大学生上网成瘾的现状、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上网状况及其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闽南地区在校本科生上网状况的心理分析中,发现大学生上网存在的一些值得教育关注的问题,如对网络信息的态度、网络生活的方式以及上网时间过度及其影响等等,高校正确引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应当注意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上网成瘾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沉迷网络现象是这一社会问题的突出代表。长期沉迷网络,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本文全面梳理和分析了大学生上网成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对于做好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经常包夜上网的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并且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难点,其成因是复杂的,不能完全归咎于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而是与大学生精神空虚,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学校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完善,网络文化渗透及学校教育引导等多种因素有关。应当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调控作用,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必将有助于减少包夜上网现象的发生,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生理性的差异可能是构成大学生病理性上网性别差异的基础性原因,性别心理是造成大学生病理性上网性别差异的直接原因;文化原因则是最深远、根源性的原因,它通过塑造不同的性别人格来发挥作用。解决大学生病理性上网问题对家庭文化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和谐性别文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校大学生是中国的第一上网群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与意志品质的培养,提倡健康上网。注重大学生网上社交活动的引导,培养良好的交往心理。与此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