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没有兴趣,本文认为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历史情景,让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联系历史;让学生从社会热点中关注历史;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探寻历史。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方法论,那就是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呢?本在此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就是历史的教育功能.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材料.在方法上:通过利用影视资源,可以促进历史教育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促进师生"争鸣"提高辨析能力;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学以致用这一古老的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这门古老的学科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新的历史教材让人耳目一新,不但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整体上降低历史课程的难度,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进行自己的探索。《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做了这样的阐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即历史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超越这个过程是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历史与社会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与社会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历史与社会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黄奇鸿 《教育评论》2007,(6):157-159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课程内容的选择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抽象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减少繁杂的知识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从整体上降低了历史课程的难度。同时,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进行探索,找到自信与自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历史“活化石”。不管是发生在近期的,还是久远的事件,就历史教学而言都是…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中考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体现时政热点,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师要面对的教学任务的要求会更高。怎样才能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把学生留住,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其实把时政知识带入课堂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虽然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但把时政热点带入课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在中考中得心应手地运用时政知识。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我们现实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学校以外的社会资源更为丰富多彩,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可以在身边取得学习资料、研究素材,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访问。在与乡土历史联系的学习中,学生们将更加贴近历史,真切地感受历史,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兴趣激发的一种教学策略。历史学科重在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上的人、事的学习和认识,获得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施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历史认知、理解和感悟中培养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学以致用这一古老的教育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融合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这门古老的科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新的历史课程必须面对的课题。长期以来,旧的教学大纲与旧的教科书,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之外,似乎是想把学生培养成学识渊博、无所不通的历史学家。将那些大而全、繁而难的东西,不加选择地提供给学生,唯恐有所遗漏,其结果适得其反。学生厌学历史的情绪不断滋长。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上课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历史科学社会功能,对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更新与整合。力图将体现时代发展、学生要求和历史科学社会功能的耳目一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充分彰显《中国古代史》课程应有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14.
程士元 《考试周刊》2011,(79):161-162
我一直把情感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这与新的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并日益成为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新大纲不仅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这意味着历史教学必须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刘玉梅 《宁夏教育》2006,(7):112-112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被纳入到新的学校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综合实践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学生的实践面越宽广,积累的知识、技能越丰富,综合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6.
赵宏儒 《中国教师》2013,(Z1):89-89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内容要适于学生的学习,力图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社会,既有教育意义,又易于学生接受。《历史课程标准》又提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就是说历史课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贴近生  相似文献   

17.
袁敏 《职业技术》2011,(11):4-6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一是找准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二是注意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递进性,善于把复杂问题讲简单;三是增强教育教学的生动性,注重教育教学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智慧之美;四是把握教育教学的时代性,找寻新的教育载体,灵活运用精彩课件。  相似文献   

18.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一是找准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二是注意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递进性、善于把复杂问题讲简单;三是增强教育教学的生动性,注重教育教学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智慧之美;四是把握教育教学的时代性,找寻新的教育载体,运用精彩课件。  相似文献   

19.
余巍 《贵州教育》2014,(1):47-48
许多初中学生很喜欢历史知识,但却觉得上历史课堂枯燥无味,这是闲为很多历史老师的敦学远离现实社会,激不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如果我们在历史敦学中渗透与本地历史有关的教材,那就会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就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感情。因此,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学生实际、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体现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若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体验和经验,把学生的经历、教师的经历以及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引进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激活政治课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