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新旧教育体制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冲突,都削弱了教师的教育幸福指数.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幸福指数,一方面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教师更要学会科学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积极改善自身的"内部环境",才能使得自己工作的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在工作中能否体验到幸福,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更关系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校长要实现学校长足持久的管理目标,将学校引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让全体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摆脱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时刻感受到职业幸福的教师才能带来一个积极、温暖、充满生命情怀的课堂。因此,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一、以人为本,提升职业幸福指数"每个人都重要,让每一名教师在这里都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都能够得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是教师体验幸福的源泉。为此,学校从校长做起,所有班子成员都把自己定位为教师和学生的服务者,教学、德育、后勤、工会所有部门都从岗位实际出发,为全体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4.
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学校领导者的刚性责任。然而,现在仍有相当多的教师缺乏幸福感,职业倦怠心理严重。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只会"用脑"教书,不会"用心"育人,通向心灵幸福的道路上只有单调的书本和作业,而缺乏缤纷的鲜花和睿智的向导。近年来,我们乳山一中的领导者主动做好教师职业幸福的设计师、通向幸福殿堂的导师,坚持以"五育"为抓手,引领教师树立主动执著的职业追求、忠诚深厚的职业情怀,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管理者在治理好学校的同时,应将"让全校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摆脱职业倦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24):64-67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幸福的学生。审视当前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却发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正日渐缺失。研究表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泛化的职业倦怠、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从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认可的逻辑起点来看,要从学校的人文管理、社会保障和个人自觉发展等方面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笔者提出如下解决途径: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学校要以师为本,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能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教师自身应为自己创造条件,学会享受职业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8.
学校要想使教师快乐生活,走出职业倦怠,工作卓有成效,就应帮助教师建立幸福的家庭,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锻炼健康的体魄. 什么是老师的幸福?不同的世界观看法也不相同,有的老师认为吃好穿好钱多就是幸福,有的老师认为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就是幸福,有的老师认为成绩优秀家长认可就是幸福等等,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提高老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当职业倦怠的阴影悄悄侵蚀老师们的心灵时,许多校长也感受到了职业压力带来的疲惫和倦意.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校长的职业倦怠无疑会使整个学校各方面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希望、给人带来幸福的地方,校长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管理好学校.这是我读完<摆脱校长职业倦怠>一书后最大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在这本校长解压自助手册中,我找到了照顾好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赣州市18个学校109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及41位教师的访谈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以社会、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压力为主;近四成左右的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疲惫和少成就感;人口学变量和职业状态变量对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水平有影响;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在最高获奖级别上的差异折射出教师发展阶段中的"高原期";对职业的认同度及其职业能力共同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心灵感受,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如何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克服职业倦怠,如何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体验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职业创造的快乐,让学校、课堂成为教师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场所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  相似文献   

12.
焦智峰 《河北教育》2014,(10):27-27
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环节人手,培养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加教师的幸福感,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职业倦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职业倦怠,走向快乐幸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教师的情绪劳动及职业倦怠心理。要发展教育,就必须让教师感到教育工作的幸福。特别是年轻教师,有幸福的校园文化、幸福的学生、幸福的家庭,那么,他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工  相似文献   

14.
就杭州市C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显示,该小学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成长诉求、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教师缺乏幸福感。从教师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原因主要在于:"关爱缺位"减退了教师幸福指数,"诉求过场"阻碍了教师投入动力,"评价单向"局限了教师快乐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C小学实施了三个策略:一是学校推动,自上而下突进,营造幸福场域;二是教师行动,自下而上突击,贯通幸福维度;三是整体联动,上下结合突围,彰显幸福效度。三个策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教师群体在学习方式、教科研能力、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提升,激发了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把幸福指数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中,着力构建幸福学校文化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转型的方向。幸福学校文化具有道德性、精神性、创造性和共享性等鲜明特征。要构建幸福学校文化,学校应回归教育原点、构建幸福育人文化,消除职业倦怠、构建幸福教师文化,弘扬主体间性、构建幸福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鉴于我校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热情有待激发等情况,我们提出"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旨在激发师生热情,让学生和教师都做幸福的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不是职业场,而是事业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自我发现与实现;学校要让学生体验到成才的幸福,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周悦 《学子》2016,(6):29
琐碎繁杂的工作让教师劳身劳心,形成重如泰山的感觉。在长期的高压影响下,教师的"朝气"趋于"暮气"、"活力"趋于"漠然"、"热情"趋于"冷淡"。如果教师走不出"教育窘境",当"职业倦怠之心"形成,怎能不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学会自己创造出愉快、幸福的工作氛围,调节自己的心态,活跃自己的思想,激发出工作激情,学会创造工作快乐。教师对待教书育人工作不仅要有"丝尽泪干"的奉献精神,更应以快乐心态鼓励学生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教师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幸福程度,是和学校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有一个怎样的领导班子密切相关的。士为知己者死,教师觉得佩服你,信任你,跟着你干有奔头,就会产生幸福感。因此,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校长工作的着力点应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让幸福成为教师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家庭都洒满阳光。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幸福感受度”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校长应努力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体验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  相似文献   

19.
霍熔坪 《教育》2014,(10):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计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这一特定职业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程度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专业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缺失职业幸福感的原因有调查显示,随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普教系统近万名中学教师中,不少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职业倦怠,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