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语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日语在接受外来语的同时,引入了相应的外来文化,促进了日语文化的发展。外来语对于日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日语中的外来语进行了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外来语概念做了说明,然后通过实例对两国外来语吸收方式进行阐述。两国语言对外来语有着不同的吸收方式,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国家语言政策、语言性质等方面的差异,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语言性质方面的特点。日语是一种表音文字,音译是日语外来语主要吸收方式,汉语是表意文字,意译是汉语外来语主要吸收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的语言变化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外来语的泛滥现象。外来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日本与国际交流的结果。过多地使用外来语给日语语言和日本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外来语的输入和吸收也促进了日语语言和日本社会的发展。随着日本对外交往的不断加深,外来语将会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充斥着大量的外来语,但是在数量上日语中的外来语要多于汉语中的外来语,造成汉日外来语数量悬殊的原因有很多,然而学界多集中在从中日两国的文化以及民族性上来对比研究,文章从纯语言的角度,从词形以及功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语言体系也是造成外来语数量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外来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对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日语外来语在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融合,还能为本国文化增添色彩,使其成为独特的语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日语外来语概念、日语外来语来源、日语外来语对日本的影响等方面对日语外来语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彭方洁 《考试周刊》2007,(35):62-63
在日语的语言变化之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外来语的泛滥。日语中的外来语泛滥问题比起其他国家来说都要规模大、范围广,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通过研究此种现象,来阐明日语的特征及外来语在日语中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蒋奇武 《海外英语》2011,(12):269-270,274
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来源于别的语言的词汇。日语的外来语也称"伝来語"或"洋語",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也有来自葡萄牙语,法语,俄语等语言的词汇。在日常会话和文章当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日语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书写。1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地吸收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在新旧、内外相交相冲之下,日本人却能将外来文化融入日语中产生出日语外来语。该文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为例,通过分析日语中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探究其"外表-词汇构成"和"内在-意义"的变化,进而透视出日本文化吸收改良外来文化的特点--外来本土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中,汉语对日语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影响。因为中日两国语言虽然相似,但是并不是同种语言,必然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追溯日语外来语的由来,从中日两国对外来语的定义和联系,开始探讨吸收日语外来语的利弊,给出汉语正确吸收日语外来语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亚文 《考试周刊》2014,(53):22-22
日语是以古代中国的文字为基础而形成的语言,可以说汉语和日语最显著的共同点是双方都使用汉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日语作为独立的语言,和汉语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里都有外来语,本文对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里的外来语的特点进行考察,并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语是日语构成的重要元素,它主要来自英语,其次是法语、德语,词源广泛。外来语与和语、汉语词语的使用存在着微妙差异。文章主要分析了外来语在现代日语中的运用情况,对外来语与和语、汉语词语的使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在外来语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来语问题,着重探讨了和制外来语带来的问题以及外来语的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其历史源远流长.汉语借词的语源以及借用主要有三种方式.这些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开辟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赋予语言学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借词可以为语言提供新活力。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必然会有借词现象的发生。研究借词不仅具有重要的语源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文化的价值。日源借词输入到中国有两次高潮,这两次高潮在输入背景、输入群体、输入内容及途径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独特性。日源借词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汉字术语(简称“新语”)是在中、西、日文化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功能,一是塑模并规限近代学科的发展,二是造就新文体,推动白话文运动,三是提供新思想的语文部件。近代新语的启示之一是,东西语文的通约是可能的,又是不易的,有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启示之二是,中日两国作为汉字文化圈成员,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语文互补;启示之三是,外来语可以丰富汉语词库,提供了汉语文发展的“不世出之机”;启示之四是,对外来语要有选择,对某些语言污染需要净化。  相似文献   

14.
English,as a cosmopolitan language,is one of the most colorful languages in theworld.Itis rather open to the foreign words.Considering its shorthistory of1 50 0 years,it is surprising that English has absorbed a great number of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of almostevery language all over the world.In a survey of the1 0 0 0 mostfrequently usedwords in English,it was found that 38. 3% were borrowed from other languages( Crabtree,1 991 ) . The English borrowings are not only from French,Latin,…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探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源语言和中介语言,以及借用的方式。文章还指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文章期望能够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了解词汇借用现象,并帮助其有效的扩大词汇量,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汉语词汇、日语词汇相互借用,互相渗透。近现代大量的日语借词进入汉语,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为中国引进、吸收现代文明提供了便利。日语借词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对汉语词义和语法都产生了影响。汉语在吸收日语词汇的过程中,对日语借词进行了改造和同化。日语借词的不断进入,会增加汉语词语结构的复杂性,需要开展日语借词使用的规范工作,以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外来词的界定方面有一个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的热点就是意译词的归属问题。目前汉语外来词的划分以形式为原则 ,以语音为标准 ,忽视了外来词的文化内涵 ,将本应归于外来词行列的意译外来词误作汉语固有词汇来对待。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一事实 ,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入手 ,将那些与外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译词划归外来词。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是中国近代文坛上较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也是留日归国的作家中颇具争议的一位。也正因为留日的背景,他的散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日语借词。收集其发表在《语丝》上的散文中出现的中日同形词,采用量化统计的方式,辅以文献学和实证研究的手段可确定其散文中日语借词的数量及使用情况,以管窥周作人在中日词汇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语,汉语中都存在量词。日,汉量词既有一定的区别,又存在着联系。日.汉量词的对比使用在彼此的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日语和汉语中的量词与数词.形容词,指示代词.名词等词的组合使用及运用上是否有独立性.省略性进行对比探析,旨在揭示日汉语言量词使用上的特征及异同点,从而达到对中日两国相互学习语言者有所借錾。  相似文献   

20.
词汇相互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分析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探讨汉语借词进入英语的方式及其语法、语义方面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借词进行语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