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具有语义的整合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和民间口语,历代相沿习用,虽然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却仍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并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防止望文生义,减少谬误的发生,把握成语中的古汉语特点,对于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具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刘作荣 《中学文科》2009,(7):140-141
成语具有语义的整合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和民间口语,历代相沿习用,虽然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却仍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并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防止望文生义,减少谬误的发生,把握成语中的古汉语特点,对于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具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1.在字词学习中学习“同义”成语对成语意思的把握和理解,往往来源于对字词的解释,而成语的字词中又包含着大量的古汉语义项,这些义项又有许多与课内字词构成同义的现象。我们在学习文言时,可适当地由课内实词引出成语进行横向迁移,纵向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成语与常用实词在中学阶段,我们应该掌握和理解的文言常用实词和次常用实词就有三百多个,这些实词及义项绝大部分都可以折射于成语中,因而,我们在学习实词时,就完全可以由课内实词引出同义成语,借成语来印证其含义。如:①蒙故业,因遗策/陈陈相因。因:沿袭②思厥先祖父/大放厥词…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有许多长期为人们习用、结构较固定、言简意赅的词组或短句,叫成语。构成成语的词,主要是实词,但也有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成语,保留有更多的虚词。象“之乎者也”、“何其相似乃尔”、“不宁唯是”,全由文言虚词构成。有的四字成语,三个字是虚词,如:“忘乎所以”、“如此而已”。也有些成语保留了文言的句式特点,如“不亦乐乎”、“唯利是图”、“何去何从”。因此,了解成语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对准确掌握成语的含义是颇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成语多来自古书,其中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一些文言用法。了解这些用法,对于正确理解相关成语,阅读文言文,都有好处。成语中涉及的文言用法主要有如下几种。名词作状语。比如“狼奔豕突”,本义是指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狼”、“豕”都是名词,现在分别用在了动词“奔”“突”之前,  相似文献   

6.
l‘IJI|‘eeweT|l|eses.(成语)(加点 字义)拨乱反正同“返,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柯自知事不就众言同,于是乎书嘻,善哉l技盖至此平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户故其畜积足恃亡羊补牢一狱而就璐竹难书黔驴攀穷维绮攀浪庵争无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移风易俗负荆请罪前仆后继名闻遐迩一叶蔽目息息相关竭泽而鱼三顾茅庐寡廉鲜耻出其不意形影不离末日︸.路逐达末本宵途舍.通穷.儿渺然不知所往益慕圣贤之道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丢失完成成功写本领惊俱凭借倚仗拉开跟随寻找更加断绝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生亦我…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的文化典籍,或成于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或出自生动有趣的神话传说,与我们所熟悉的古汉语知识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成语中相关的文言现象,对我们熟练地掌握成语,密切古代文化知识的内部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试对成语中的文言知识予以简要的例说。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中文的“国粹”,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形式简约固定,其数量洋洋大观。本文就成语里的文言句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  相似文献   

9.
汉语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中保留文言成分较多的语言形式。汉语成语的文言特征表现在结构、用词、语法、语音等方面。了解成语的文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0.
成语的文言单句特性王鼎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这种代表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际中广泛地相沿习用。它有结构定型、意义完整、言简意赅等特性,尤其是它的文言单句特性,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引起重视。掌握这种特性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对提高学生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古今异义。如:1.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战士。2.破涕为笑:涕——古义:泪;今义:鼻涕。3.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4.赴汤蹈火:汤——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5.身体力行:身体——古义: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中的“国粹”,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形式简约固定.其数量洋洋大观。本就成语里的言句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在字词学习中学习“同义”成语对成语意思的把握和理解,往往来源于对字词的解释,而成语的字词中又包含着大量的古汉语义项,这些义项又有许多与课内字词构成同义的现象。我们在学习文言时,可适当地由课内实词引出成语进行横向迁移,纵向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成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特殊性,以它为出发点,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成语来学习古代汉语文言词义,还可以探讨汉语词义的变化与发展。文言文的学习虽然对初学者有些难度,但假如我们尝试着通过经常使用的成语来学习和记忆,就会简单很多了。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人们常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的成语意思好理解,有的成语则必须弄清楚其来源及其文言知识才能理解,因为许多成语是从古籍文献中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也叫现成话,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得很紧密的词组合成的固定短语,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人们常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的成语意思好理解,有的成语则必须弄清楚其来源及其文言知识才能理解,因为许多成语是从古籍文献中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阴知奸党姓名(《张衡传》)遐迩闻名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百无聊赖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很多成语来自古代文献典籍,因此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在成语中都有所体现。借助成语,学习文言,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贴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死学硬记为活学活用。这样,成语文言相互印证,相互深化,一举两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借助成语,理解词义有些词,古汉语用,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还有些词,古今同形,但意义却不相同。成语中有不少这样的调。这些词出现在成语中,学生可能已经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