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时代和家庭的影响使张天翼在童话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幽默特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多是粗制滥造 ,旨在毒害儿童、奴化儿童。张天翼最先正视现实 ,揭露现实 ,重视儿童文学寓教于乐的功能。他运用幽默的笔法、新奇的夸张 ,塑造儿童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 ,构思令人捧腹的情节 ,语言描写体现儿童口语特征 ,充满儿童情趣 ,使其童话作品呈现自然天成的幽默特色。同时 ,他把幽默作为锋利的解剖刀 ,借助纵横捭阖的比喻 ,讽刺剖析旧社会的种种弊端 ,作品洋溢着冷峭、睿智的笑 ,笑声中儿童们不知不觉地得到了道德的教育 ,涤尽了心头的尘埃。  相似文献   

2.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热闹派"童话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童话作品采取极为幽默、夸张的表现手法,抛开传统儿童文学的政治立场和教化观念,彰显出令儿童自由快乐的热闹风格和游戏精神,而这些特征都与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有密切关系。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可以看到,郑渊洁完成了对张天翼儿童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时代和家庭的影响使张天翼在童话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幽默特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多是粗制滥造,旨在毒害儿童、奴化儿童。张天翼最先正视现实,揭露现实,重视儿童文学寓教于乐的功能。他运用幽默的笔法、新奇的夸张,塑造儿童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构思令人捧腹的情节,语言描写体现儿童口语特征,充满儿童情趣,使其童话作品呈现自然天成的幽默特色。同时,他把幽默作为锋利的解剖刀,借助纵模捭阖的比喻,讽刺剖析旧社会的种种弊端,作品洋溢着冷峭、睿智的笑,笑声中儿童们不知不觉地得到了道德的德育,涤尽民心头的尘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基础性的艺术话语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商业文化话语的影响不容忽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生活题材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年形象塑造越来越显示出商业文化精神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中童年形象的"日常化"、"肉身化"和"成人化"趋向。这类童年形象是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童年美学的一次积极和意义重大的解放,但它还有待于转化为对当代社会童年命运的更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主要得益于他在艺术上自觉响应时代号召,主动投身于主流文学的激流中,从而使他找到了文学与政治、文学和道德的契合点。其次,张天翼选择童话形式是因为童话特有的幻想、夸张、怪诞的手法能为作家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讽刺幽默的天赋。此外,张天翼的创作动因还来自其童年生命体验的精神还原,他外向性格与顽童般的心灵一旦倾注儿童文学创作中,必然会留下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6.
张天翼的<大林与小林>、<秃秃大王>、<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故事>等作品所传达给孩子们的勇敢、正义和热闹讽刺背后的善意规劝,给我国的儿童文学在萌芽时就烙上了现实主义的鲜明印记.从艺术角度探讨,他的作品有三个特点,即想像和幻想的丰富奇特;象征、夸张和讽刺的综合运用;童稚活泼、轻松幽默的"张氏"语言.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张天翼的文学创作放在30年代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从他的创作在克服初期"革命文学"作品注重宣传价值而忽视审美价值的偏差,推动左翼文学创作走向成熟;探究和剖析"国民性",透视民族文化心理,达到"惊醒国民"的目的:独辟蹊径、劲捷明快、泼辣豪放的讽刺艺术风格;和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者,为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了张天翼及其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为张天翼标识出一个准确的坐标位置,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颇有意义的重要论题。本文认为,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主要体现在通过艺术批判审丑、通过漫画手法审丑和通过喜剧手法审丑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60年代是儿童文学普遍贫乏的时期,刘真作为那个时期为数不多的女作家,并且在其儿童文学作品中,能用女性的独特视角去关注儿童,用充满爱的母性情结去关怀孩子,是难能可贵的,使这一博大宽厚的母爱主题得到了升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在张天翼研究中,其小说的讽刺艺术一直是学界研究重点.张天翼早期作品曾因"油滑"和心理描写的欠缺而受到多方批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摸索.张天翼的讽刺艺术逐渐走向成熟,研究界肯定了其在客观细致的细节和片断描写方面的优点,总结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在新的文学理论视野和比较研究视野中进一步探索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真谛,并多方探寻张天翼小说讽刺艺术的中外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幽默”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有两种:一为“再现幽默”,一为“再造幽默”。前者为儿童生活、生命中自然发生并流露出来的引人发笑的场景、情状、言行;后者为儿童文学作家通过夸张、对比、变形等艺术手法,对儿童生活场景、生命情态进行艺术加工,而产生的引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文本效果。据此考察,台湾作家王淑芬的系列儿童小说《君伟上小学》可谓幽默儿童文学审美实践层面之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2.
八大山人一生命途多舛,饱经磨难的人生际遇使其拥有复杂、矛盾、深邃、高洁的个性与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八大山人研究是显学。八大山人具有幽默天性,作品具有丰富的幽默与讽刺意味,八大山人的自嘲式幽默促进了作品幽默及审美特质,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简·奥斯丁以其作品中轻松诙谐的喜剧艺术、细致入微的讽刺风格而备受世人喜爱。《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丁讽刺艺术使用最完美、最富有幽默性语言的经典作品,以它为代表解读作者的作品风格。简·奥斯丁的作品作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带给我们幽默的喜剧世界的同时,其中蕴涵的讽刺更值得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人们深思,引人发醒、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4.
张洁小说的音乐意蕴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渲染,叙述方式的展开,叙述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张洁对音乐艺术的自觉借鉴扩大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形成了作品苍凉沉郁的抒情风格,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也给读者更多的精神启迪。  相似文献   

15.
田倩 《海外英语》2012,(3):206-207
Mark Twain, a mastermind of humor and realism, is seen as a giant in world literature. His humorous satire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following men of letters; critics also attached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it and put forward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Noticeably, his humor ous satire finds full expression in his famous short story, Running for Governor. In it, with humor and satire, he exposed the true features and hypocrisy of American democracy.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basic elements which affected Mark Twain’s humorous satire, aiming at offering rational analysis of this humorous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 as well as making Twain’s works readily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6.
民间性幽默常被人们贴上“黄色”、“猥亵”的标签,本文以晓苏新作《苦笑记》中90多个民间性幽默为例,对这种长期被主流话语压制和妖魔化的特殊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民间性幽默大致可分讽刺、教育、娱乐三大类。其功能有的是对社会丑恶、人性弱点进行辛辣讽刺;有的是一种特殊的性教育和性禁忌;更多的则是娱乐和渲泄。民间性幽默的艺术技巧,主要是巧妙运用词语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复杂关系,指引接受者在联想过程中由体验两层语言之间巧妙的象征关系而获得愉悦。文章还论证了民间性幽默的普遍性与心理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7.
把幽默运用到教育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智慧。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中,早已把"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作为教师语言的重要构成要素。幼儿正处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有机会受到富有幽默感的教学熏陶,这对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幼儿教学离不开幽默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