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中呈现的传者的"自我言说",探究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其中,"国家-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重建、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其背后的建构逻辑。但同时,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这种分裂导致媒体和记者"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身份尴尬,影响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给记者群体的职业身份认同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新闻社群话语体系中有两个核心话语:"理想"与"新媒体"。"理想"话语主要建立在"理想/现实"这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并通过溯及"过去"反衬"现在"。在话语再生产过程中,新闻人运用集体记忆和个人化框架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建构"理想"神话,以此批判新闻业现状,重塑专业准则,巩固新闻职业的正当性基础。"新媒体"话语则主要建立在"新媒体/传统媒体"这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以此来展望"未来"反思"现在"。新闻人因其所处新闻场域位置的不同,分别策略性地建构"新媒体"神话或"传统媒体"神话,从而正当化其转型或留守的职业选择,在变动的场域结构中重新寻找得以安身的位置感。随着新闻场域结构化转型过程的深化,"新媒体"话语与"理想"话语之间越来越呈现出意义交锋的趋势,并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多重时空语境中构成了一个杂糅的当代中国新闻社群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郑坚 《新闻通讯》2009,(1):38-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和确立中产阶层的市场经济主体性的过程中,各种财经媒体可以说是居功甚伟。从传媒文化的角度来看,财经媒体实际上提供了新的传媒话语,它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具有特殊的关系,它们营建了一个经济学话语的新闻场域,建构了关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世界的视域,这其中其实也是在建构一种宏大叙事,核心就是对中国中产阶层的自由市场主体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大量记者投入社交媒体,成为新兴的在线行动者.这是在哪些结构性力量的作用下展开的?他们的实践又因此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文认为,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权力控制、组织利益、个人诱惑呈现出新和旧的交织.职业新闻人群体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成为行动者.在记者实践和中国场景的互动中,“职业抗争”成为了极有效的话语策略,帮助记者跨越职业伦理约束,从记录者转变成行动者.  相似文献   

5.
档案管理话语、国家政策话语、多元学科话语分别是档案治理话语的基础性、指导性、启示性建构要素。不同话语通过话语筛选限定变化可能、明确互文建构表征、话语隐性互文影响内核,从而搭建起话语建构过程。档案治理话语的实践向度嬗变规律为建构自身获取场域准入身份,确定话语定位助力持续发展,建构独特身份谋求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考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主流媒体以智库化转型的方式来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合理性和未来潜力,并通过理解媒介场的变化,整体把握新型主流媒体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的位置。媒体转向智库化发展,不仅为场域理论提供了中国个案经验,也借此过程获得政府资源和认可,重新塑造了新时代媒体的职业权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并从新闻研究元问题、新冠疫情下的新闻报道的媒介建构、新闻从业者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平台逻辑、新闻接受者研究、嬗变的新闻真实性、中国新闻业转型研究、新闻职业伦理的多维视角、中国新闻场域中的地方实践以及中国新闻史研究等十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理论研究注重对学科范式与经典新闻观念的持续反思;二是,研究者们在平台逻辑与新闻业转型的双重语境下聚焦新闻生产的多元行动者,其中新闻从业者研究尤其凸显,体现了数字技术迷思在学术场域中的祛魅;三是,新闻史研究着力凸显以报刊实践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路径,注重对报刊的社会话语建构、报界边缘群体以及报刊空间实践等议题的开掘与深耕。  相似文献   

8.
“银发浪潮”来的同时,社会呈现出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污名化”并轨的文化症候,老年认同出现危机。文章以构成主义为立场,将老年身份视为媒介建构的产物,以批判话语理论为进路,研究老年何以成为今日之老年,即其身份在媒介话语场域下如何进行意义生产,并实现从年龄身份到弱者身份再到“坏老人”的身份转向。通过对危机之下老人不“老”的抗争话语进行批判分析,揭示媒介、话语与身份的权力交织,以期探究老龄社会下老年身份的解困。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0,(2):66-66
新建构:媒体话语体系在变。一、“转型话语”奠定新财经时代新闻报道的基本语境.“转型话语”是指新闻报道将“转型”作为报道的元语境。二、“职业话语”界定新财经时代新闻报道的职业道德.媒体的“职业话语”将给媒体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媒体的专业素养、职业理想将得到更加自觉的维护。三、“国家话语”确立新财经时代新闻报道的国际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袁琳娜 《新闻世界》2011,(8):297-298
本文从《南方周末》的三次关键性转型入手,揭示不同阶段该报的内容重心、办报理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并以此为线索,结合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南方周末》对推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风”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起源于早期现代全球贸易。中国奢侈品的流通不仅深刻地参与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欧洲形成了多元交织的中国话语。这些中国话语一方面涉及欧洲对中国的想象和态度,另一方面参与到了欧洲自身的身份表征、美学感性甚至主体性的建构过程。无疑,中国风是这些中国话语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2.
微博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早已成为个人话语表达的重要平台,很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都创建了自己的微博,此时他们身上具有两重身份:既是媒体机构的记者,需要在传统媒体上记录事实和发表见解,从事新闻生产;同时作为社会人,在微博上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他们在这两种身份下表现出的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权限是不尽相同的。厘清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在话语表达中保持媒体的公信力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使新闻场域中物理空间、生产流程、行动者惯习、权责边界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重构.记者和编辑作为该场域中两个关键主体呈现权力关系的动态变化,记者的部分权力让位于编辑,对记者的职业理想以及新闻伦理共同体产生影响.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场域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和...  相似文献   

14.
从近代意义上的记者出现开始,记者身份就不断变化,并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建国后,我国记者的职业身份在历史情境下经历了两次转变。在两次转变中,记者的职业角色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经常纠缠重叠。在对自身职业角色审视和回望的同时,记者和媒体常常面临现实情境中的身份困境。基于此,在勾勒建国后记者职业身份变迁轨迹的基础上,分析由此引发的记者身份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激烈的谈判背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女主播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 Network)女主播翠西·里根于2019年5月30日上演了一场备受全球瞩目的跨洋电视辩论。采用批评话语研究中的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DHA)对这场跨洋电视辩论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背后潜藏的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的斗争。研究发现:1)中美女主播在辩论中呈现话语的冲突、反抗与协商;2)双方通过话语策略建构话语身份及合法化各自的身份和意识形态立场;3)中美女主播辩论是中美经贸摩擦在新闻场域的话语塑造与媒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盛芳 《新闻通讯》2009,(1):36-37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处在新旧秩序和价值观的断裂与碰撞中,社会心理出现混乱与多元化,过去不曾预想的各种问题、现象每天都在上演,这样一个时代对新闻记者来说是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一个个优秀的记者践行着自己的新闻理念并付诸新闻报道,扮演着多样化的社会角色,记者的职业意识由此出现分化。笔者试图对深度报道中记者角色认知和群体职业意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英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英雄形象是经话语传播和修辞建构的,美国媒体如何建构中国英雄,能否与中国形成“重叠共识”,不仅折射了美国对华认知,也关系到东西方话语体系和价值观的融通。论文分析了1972年中美“握手破冰”至今50年来美国媒体视野下的中国英雄形象,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美国媒体建构的中国英雄群像立体多元,既体现出国际公共性内涵,也体现出美国复杂的主体性涵义;在文本层面,美国媒体通过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差认同的修辞策略来建构中国英雄;在价值层面,报道既体现了两国的“重叠共识”和价值多元,也受跨文化场域、国家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而走向“共识虚无”。论文还分析了如何弥合中美分歧,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实现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9,(2):46-53
本文将意义生产与解读和社会建构论相结合,探讨农民工面对当下的社会意义系统,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身份认知、自我身份建构。本研究以W大学一个建筑工地的23位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使用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得一手资料,并以农民工纪录片《阿拉民工》作为焦点小组访谈中的研究工具,探究了同属纪录片"被记录"群体的农民工如何解读农民工纪录片,以此为中介来审视他们如何看待自我身份。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用三种"去他者化"的话语实践策略再建构了其主体性身份,即对"农民工"命名和称谓的消解、以主体身份质疑纪录片的文本结构、创造自身话语来消解主流话语中"农民工"身份的意义;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仍然被"隔离"或"吞噬",无法摆脱其"他者"身份,在这种境遇下表现出对尊重、平等、归属等精神内核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成杰  林仲轩  罗炜 《新闻大学》2022,(9):73-88+119-120
从被视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打工仔”到流行语中人人争做的“打工人”,话语表征着打工主体,也建构着打工主体的身份认同。基于此,本文提出话语的“认同互构论”,通过深度访谈探究“打工人”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群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研究发现: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使青年群体呈现出矛盾且摇摆的“打工人”心态;成员身份标准的分歧,使认同话语的群体建构极为脆弱,全民“打工人”只是非体力劳动者群体建构的单向度共同体想象;认同话语的社会建构一方面遮蔽了传统劳资关系的对立,另一方面彰显了青年“打工人”和传统“打工者”身份联结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思潮传播中,刚诞生不久的近代报刊成为传播的重要阵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传播的高潮叠加涌现;中国近代报刊造就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公共领域,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中国近代报刊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客观上为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扩充了新型传播主体;中国近代报刊的副刊对通俗文艺作品的传播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