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通过对参加第9届全国运动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和部分比赛成绩的研究,发现200m以下项目运动员比200m、400m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差异显著,女100m栏、女子4×100m预决赛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差异显著,男100m前3名运动员预决赛成绩,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均比上届全运会有了全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8名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男篮运动员与华东地区常模比较,P、N、E维度差异非常显著,L维度差异极为显著;男篮运动员EPQ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E维度与P、N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维度与N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18名T分数大于60的男篮运动员P、N两个维度得分高于整体样本,差异极为显著,E维度得分低于整体样本,差异显著;各年龄组分别与常模比较,仅有22~27岁组在P、N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整体上具有外向、诚实、倔强的个性特征倾向.本研究以期为完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人格特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付近梅  朱生根  陈晶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8):119-120,15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多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运动员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运动员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探讨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采用CHN法测定16个项目共2170名青少年运动员的骨龄情况。将男运动员分为6-17岁共12个年龄阶段,女运动员分为6-16岁共11个年龄阶段,比较相应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各年龄阶段男、女受试运动员的骨龄均高于生活年龄;男运动员15岁阶段骨龄相比生活年龄的增加幅度最大,而女运动员最大的增加幅度出现在11岁与12岁年龄阶段。结论:江西省青少年运动员实际生长发育水平高于以生活年龄为标准所体现的发育水平,提示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骨龄来安排训练与营养方案;江西省女青少年运动员骨龄与生活年龄最大差值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男青少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析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竞赛动机水平,对参加福建省第14届青少年运动会的569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动机水平比较高;(2)男运动员的社会认可水平显著高于女运动员;(3)不同运动专项训练年限的运动员竞技动机不具显著性差异;(4)运动水平越高的青少年运动员社会认可竞技动机水平越高;(5)文化程度为初中的青少年运动员努力取向动机强于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通过最新颁布的《游泳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对广东省年龄组游泳比赛运动员成绩进行衡量和比较分析,从中分析广东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整体水平的现状.对三组不同等级达标数据分析广东省年龄组女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比男运动员优秀,从11~12岁组开始男女运动员成绩水平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男女链球比赛71名运动员(男运动员31人,女运动员40人)5项基本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A组和成绩较差的B组比较,两组男子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平均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女子运动员比较,个人最好成绩平均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身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年龄、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该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身体形态特征;专项技术在世界高水平链球运动员中占有主导作用。此结果为链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工科大学的大学生为对照组,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男、女师范生焦虑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且低于工科大学生并构成显著性差异。2.男、女师范生焦虑水平无差异。3.文科生焦虑水平高于理科生。4.师范生焦虑因素高分值均集中于几个相同的项目上。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对女大学生进行测量,研究女大学生情绪的特点。结果发现:①女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总体比较好,主要体现在抑郁性、焦虑性、强迫性、自主性、疑病症、自罪感等方面都接近常模(1999)的水平,仅自卑感方面高于常模;②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在自主性、强迫性方面存在极显的差异,女大学生强迫性更高,自主性较差;③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在自卑感方面也存在显差异,表现为女大学生的自卑感比男大学生强。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比较研究,发现目前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管理、教练员队伍和目标体系三个方面.认为应接轨专业竞技竞赛制度,扩大招生自主权,理顺人才输送网络。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的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共93人进行调查研究,研友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认知风格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运动员的认知风格与所从事的项目、竞技水平的关系,从而为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个体差异较大;在性别、文化程度、运动等级、训练年限等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运动项目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