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琼  张康华 《文教资料》2009,(32):239-240
吴文化资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孕育着异常多样化的现代教育价值.也是苏州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充分挖掘与运用吴文化资源,对于培育学生的品格.提升人文素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苏州城墙产生于春秋后期吴国与楚国、越国争战之时。其时,受战争影响,吴国阖闾城(今苏州城)应运而生。而在这以前楚国亦因战争开始筑城——“城郢”。苏州城墙产生的人才因素,体现在逃亡于吴国的楚人伍子胥身上。从其身世、经历来看,他具备将楚国军事文化中的防御性战术融会并整合到吴国军事文化中的条件及经验。在伍子胥进入吴国最高决策圈后,他向闺闻提出了修筑国都城墙的建议,获准后主持了苏州城墙同时也是苏州城的建造。苏州城的诞生,在苏州的历史和吴丈化的发展历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它使吴地的区域文化有了一个足以附丽的地理平台,并以之形成一个核心地区,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言”与苏州、“三言”的作者冯梦龙与苏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苏州府志》等地方志集中地反映了这种关联,并在商贸业、蚕桑业、释道、世风等方面体现了地域与文学、市民社会与市民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东郊,梦里水乡、中国优秀文化历史名镇——用直,有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小学,她的名字叫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她始建于1905年。近几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教师“善教善导”,追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的率领下,全校师生高举叶圣陶教育思想大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城墙是苏州悠久的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墙的保护与修复是当今城市文物古迹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南京古城墙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苏州古城墙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征,提出以制定城墙保护规划为先导,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城墙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城河一体”的多样性保护方案等九项具体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名园、名校、名人是江苏省苏州十中百年历史最简洁的写照。作为一所具有深厚人文积淀的百年老校,曾被誉为最中国的学校的苏州十中,正探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使学校不仅成为一  相似文献   

7.
毕树志 《教育》2006,(1):29-31
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苏州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依然存在。然而,与其它城市所不同的是,苏州市的“择校生”并非千军万马择“独木桥”般往名校、重点校挤,而是努力挤进那些坚持素质教育却各有特点的特色校。“好学校”在苏州学生、家长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在苏州采访期间,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本刊记者,“你要问哪所学校是重点校,哪所学校是名  相似文献   

8.
刘德朋 《文教资料》2014,(24):44-45
“文化”是艺术设计的精神载体,“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形式需求,而“产业”则是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和苏州特色的艺术设计行业日渐繁盛,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苏州中学简介 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该校前身为北宋名相范仲淹于景裙二年(公元1035年)在南园创办的苏州府学。在其悠久的历史上以名师众多、人才辈出而著称。苏州中学以科研来指导心理教育是由来已久的,自从90年代开展心理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戏曲活动在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剧是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绩溪县伏岭镇的“舞佪”是徽戏中最富有生命力、最贴近群众的一个流派,更是徽州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体现。在人文视角下,徽剧与徽州祭仪音乐有其社会传承渊源,祭仪中的徽剧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徽剧剧目的艺术分类多种多样,从地方文化角度看,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之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她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她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可持续发展和全国环模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2.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以小巧典雅的私家园林闻名中外。苏州园林集中了江南园林的精华,具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体现了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广为传诵,到苏州的游客都要到枫桥一游,听听寒山寺的钟声。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到了苏州就要去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它是江南水乡的缩影,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胜景。苏州的小吃历史十分悠久,充满江南风味的香、软、糯、滑、鲜,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同古今中外传统“和谐思想”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渊源关系。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内容。它们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有着不可隔裂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年锐意改革 成效显著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集中体现着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国内交往中心的功能。区内文物遗存众多,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东城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5.
孔陶 《江苏教育》2006,(2B):2-2
在苏州东郊.梦里水乡、中国优秀化历史名镇——甪直.有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小学.她的名字叫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她如建于1905年。近几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教师“善教善导”.追求“教是为了选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的率领下.全校师生高举叶圣陶教育思想大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取得了显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苏州传统工艺美术中,玉器的思想内涵、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明式家具的美学精神等,无不体现了苏州传统工艺美术和创作中蕴涵的和谐观念,无论是“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还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在以物质产品为文化体现的工艺美术中,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表现无限精深,它对建构当今文明和谐社会、对现代工艺美术创作思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秦志强  陈明华 《中学教育》2002,(6):26-28,32
以习得一种语言为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 ,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建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 ,有着深邃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作为语文阅读教学 ,应建基于文学性、主体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8.
弄堂空间作为上海城市精神和市民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氛围,是上海的象征所在。王安忆在弄堂中长大,洞悉生活在其中的市民阶层世俗生活的各种人情世故,因而弄堂成为她怀旧所依托的空间,成为其文本最为核心的意象和想象上海的经典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崇左高中渊源于明洪武年间的黉学堂,是左江流域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的百年老校。几年来,学校在传承黉学文化,创建示范高中的建设中积极创新,有课题《创建特色高中与践行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立项为广西教育科研“十一五”A类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世纪初上海现代化的扩散,苏州凭借区位优势,已生发出现代质素,与上海建构起智力资源互通、文化市场互融、文化产业互促的关联。公园电影院的创办正是上海现代化向沪外周边地区扩散以及苏州接受上海现代化影响的证明,它的关闭也说明现代化的扩散受到经济、文化和政治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曲折前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