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前慧 《视听》2022,(5):49-5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需要新的载体、策略和创新表达,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阵地.《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通过"典籍+戏剧+时空"的表达方式,构建出脉络清晰、叙事宏大的"典籍"背后的故事与文明,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  相似文献   

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乘着刚刚结束的两会的春日之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2018年3月23日至4月1日再一次回归我们的视野中,带领观众进入一年一度的诗词狂欢盛典.《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除了呈现比赛的刺激性、紧张感之外,更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本文就《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节目在环节设置、嘉宾选择、实时互动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节目具体内容阐释文化情感诉求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21年,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依托中国优秀文化经典的核心要义,通过沉浸式的场景传播迅速出圈,获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带来了新气象.文章以该节目为例,以场景传播的视角解读其现象级传播背后的理论逻辑,以期为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和丰富中国优...  相似文献   

4.
当前,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国精神,以最佳的表达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已经成为电视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华好故事》是由浙江卫视打造的一档原创人文综艺节目,自2014年8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成功播出三季,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是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节目深入挖掘传统故事的文化底蕴,寻求人文与娱乐之间的平衡点,赋予传统文化以青春气息,将人文综艺节目推向了"人文+"的新时代.节目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创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深入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夏颖  邢圣爱 《视听》2022,(3):55-57
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改版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主要在借助综艺效果实现故事演绎、运用技术手段增强受众体验、丰富形式构建起相关知识体系、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手段提升知名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未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若想取得更加深入的发...  相似文献   

6.
单幸 《青年记者》2017,(18):35-36
继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近年来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再次引发强大收视“热浪”,《中国诗词大会》让人沉醉于诗意之美,《见字如面》让人重拾对书信的感动,《朗读者》更是被赞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文化类综艺节目刮起的旋风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高唱“清流”赞歌之时,更应该适时反思不足,只有这样文化类综艺节目才能更好地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立新 《视听》2024,(3):101-104
在全球化不断加深,外来文化不断侵袭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断层渐显,我国急需创作出优秀的文化类节目来改善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重塑文化记忆。《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秀代表,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构建出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典籍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广泛的情动场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有着重要作用。《典籍里的中国》中个体记忆的呈现、仪式化表达以及场景内涵,为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原创文化节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就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总体格局而言,原创文化节目尽管在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不及娱乐类综艺节目,却从未远离观众的视线.近年来曾先后出现了三次原创文化节目热:2005年前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百家讲坛》引发了全社会读历史、品经典的热潮.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点燃了中国语言文字热.在其带动下,《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国色天香》《中华好故事》《最爱是中华》《Hello中国》等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节目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9.
《中国面孔》是由山东卫视打造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节目以其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文化,受到了观众广泛的好评,收视率不断走高。《中国面孔》植根深厚的文化土壤,结合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元素,从创作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道具有极高文化含量的正能量大餐,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理念创新:以文化性提升节目审美格调如今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泛  相似文献   

10.
贾广宇 《今传媒》2020,28(5):124-125
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节目为了提升自身节目效果,纷纷开始注重于对自身节目叙事策略的创新。本文将从文化类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拍摄技巧、结构设置、节目内容等方面入手,来展开对《声临其境》节目叙事策略创新方式与创新效果的研究,并探讨其内核,以此来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2019年、2020年腾讯视频推出了《令人心动的offer》网络综艺节目,该节目围绕着法律实习生实习、争夺offer而展开,聚焦当下年轻人的职场故事,这档网络综艺无论在节目内容还是形式的创新上,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为例,对其创新特色进行解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当下网络综艺节目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明确当前网络综艺节目社会价值的地位,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和优化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蔡晓璐 《青年记者》2016,(11):74-75
2015年7月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开播,在全国收视率排行榜创下四季首播新高.2015年10月7日首次在国家体育馆直播的第四季总决赛,在收视表现上再度刷新其保持的近五年内地综艺节目收视纪录.《中国好声音》自2012开播以来,每一季都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成绩.一方面,节目通过高品质的音乐,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观,激发了广泛的正能量,收获了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其高收视率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郭美婷  祁博 《东南传播》2024,(3):155-157
自ChatGPT发布以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逐渐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之一,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将传统文化以创新方式进行传承与传播。AIGC能够助力文化类综艺节目文本创作、推动视听内容生成以及丰富主持人语言表达,但同时会遇到AIGC无法深度理解中华文化和产生情感共鸣、出现虚假信息和侵犯知识版权、挤压主持人生存空间等问题。因此,需要人机协同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提质增效、深化技术研究及提高AIGC使用素养、建立主持人与AIGC互动协作机制,才能使AIGC更好助力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从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文化类综艺在经典故事解构、叙事方式创新、极致舞美呈现等多要素上进行创新,巧妙讲述中国故事,艺术性彰显中国文化独特魅力。本文以湖北卫视《高山流水觅知音》为例,分析文化类综艺如何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近年来,以《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一本好书》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利用情绪传播规律,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创作模式,打破单一线性叙事,同时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建构互动空间,增强了节目的情绪感染力量,实现了节目“出圈”传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偶像逐渐活跃在综艺节目中。2021年10月,江苏卫视推出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在节目形式、嘉宾选择、技术加持、节目内容等方面做了创新尝试。虚拟偶像综艺节目在内容生产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打造多样化虚拟偶像,提高嘉宾契合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创作者故事。基于此,打造精品综艺节目,增强节目的吸引力,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李盼 《声屏世界》2017,(1):30-31
由四川卫视和韩国CJE&M集团联合研发的《咱们穿越吧》在国内综艺节目市场中异军突起,是中国历史体验类节目典型代表,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创新新模式,成为本年度最叫好的良心综艺.本文以历史体验类节目《咱们穿越吧》为例,探析历史体验类真人秀的创新之处,为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消费文化影响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电视把各种文化叙事和视觉艺术手段都用于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构建,通过各种符号使受众体验各种消费主义的快感。电视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消费社会对公众消费欲望的充分培养使得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消费精神找到了重要支撑。《一年级》是湖南卫视一档原创校园成长真人秀节目,于2014年10月17日开播,讲述一年级新生进入校园之后的成长故事,从学生、老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执行,2012年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的竞争更为激烈。CSM的调查数据表明,同2011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的播出比重7%,下降13%,收视比重13.8%,下降3%。作为省级频道综艺节目的突出代表,《中国梦想秀》在激烈竞争当中逆势而上。其第3季收视率(2012年4月13日-6月29日)显著提升。杭州作为《中国梦想秀》的主场。第1季、第2季的同时段排名就达到第一。第3季的收视率数据上升最快,是前两季的3倍多。《中国梦想秀》第3季成都的收视数据也快速上升。是前两季的近3倍,同时段排名为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