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民族仪式档案界定、民族仪式档案案例建构、民族仪式档案管理机制和相关思考四方面对民族仪式档案进行解读,最终给民族仪式赋予了民族档案的身份—民族仪式档案。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为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带来了新方式,有助于推动红色档案记忆的构建。该文在分析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维护记忆的完整性、注重红色教育与民族情感相结合、强调记忆符号与数字场景的关联性、促进用户感官体验与情感记忆的协调统一等四项开发原则,提出提升红色档案记忆聚合度、提炼具有民族特征的红色档案、构建红色记忆数字资源库以及创建红色档案数字记忆展现平台等四条策略,以期助力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探讨口述档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阐述口述档案的民族文化传承五方面内容,并进一步说明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变异,突出了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弥补印证历史、传承社会记忆和教育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尤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传承社会记忆的文化机构,其资源建设应该包括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提出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法理依据,并针对其建设现状,从法规化、标准化、集中化和数字化等方面,提出国家综合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记忆的瑰宝,但面临着多样性受损甚至“历史性断代”的危险.云南省档案局结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突出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积极建立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体系.同时,拟通过加快制定长效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数据库、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等措...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化是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对承载城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档案资源进行解读、编研而升华出的档案成果。伴随着记忆工程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渗透发展,档案记忆逐步成为研究档案文化的全新视角。在城市档案管理中,档案记忆承载城市的文化,通过文化同构等方式为城市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档案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还是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传承,档案文化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民族舞口述档案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除了具有档案自身的价值外,还具有史料价值、情感价值、现实价值以及长远价值。加快民族舞口述档案的构建,有利于丰富馆藏结构,发展档案事业;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问题是档案记忆观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基石和走向深入的前提。本文以档案的记忆属性为出发点,全面阐述了档案与社会记忆存在着承载关系、转化关系、建构关系、佐证关系和控制关系等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邹燕琴 《档案与建设》2018,(7):13-16,20
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集中反映了地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事、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是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论文通过考察国内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的现状及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数字档案资源案例,从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思维、开发主体、开发信息及开发方式4个方面系统剖析社会记忆视域下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从多主体合作构建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库、商业化开发实现地方特色数字档案的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和数字人文技术促进地方数字档案资源公共服务3个维度探究社会记忆视域下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路径,为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任敏 《档案》2014,(11):51-53
城市记忆档案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城市历史文化,开展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和开发利用,构建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是维护城市记忆、保护和弘扬城市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民族艺术档案是地区性民族记忆的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社会价值.本文分析原生态民族艺术档案文化传承艰难的现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传承人队伍建设"旅游开发"档案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等彝族艺术档案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雯 《兰台世界》2019,(11):61-6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档案视角来看,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承载着各民族的人文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本身就是一笔藏量巨大的档案资源。就此提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档工作,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这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丰富档案资源宝库,拓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历史不仅仅是档案馆中的现有记录,抑或史学家笔下的教科书,她也是大众的记忆聚汇。二战后,鉴于历史变迁造成史料散失的教训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述资料的调查工作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起来。由此而产生的口述档案工作引起了国际档案界的普遍重视,成为愈来愈多国家档案工作的新领域。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更应该以口述档案这一“活历史”的形式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立体记忆。  相似文献   

14.
档案的基本属性是一种社会记忆,由于私人档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被视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收集和保存有价值的私人档案对于丰富社会记忆.增强和提高档案馆馆藏的咨询价值和研究价值,将有熏要意义。因此,研究国外私人档案的鉴定问题.将为我国档案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记忆与档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曾在网上以“档案民族记忆”为检索词进行搜索,但结果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相关内容”。这也许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头脑中如果也没有这样的链接,那将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档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表现为地方性、典型性、生动性等特点。要通过搞好档案宣传 ,大力丰富馆藏 ,出版民族档案史料 ,举办民族档案展览 ,积极提供利用等途径来实现民族档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校特色档案不仅是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见证,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高校为标志的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记忆的基石,在民族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的声音档案是指与人类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声音记录的集合。这些见证过去和现在的声音档案是各级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是学术研究的_手资料,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时代记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乃至世界记忆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华林  石敏  杨娜  邓甜 《档案学研究》2017,31(3):71-76
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是保护与传承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民族记忆构建传承的视角,分析云南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从馆藏资源构建设计、或缺资源征集、资源整序和数字化资源集中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馆藏资源的设想。以全面性、多样性与原始性原则,优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对云南民族记忆的完整构建、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人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人的社会记忆,尤其是国家记忆是维系人的社会存在的重要条件。公共档案所承载的国家记忆赋予公共档案部门传承国家记忆、培育公民国家记忆的责任。公共档案部门应坚守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原则,通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服务于党史、国史编纂,立足红色档案编创红色故事、传播红色记忆,通过利用红色档案同歪曲党史和国史以及否定国家意识形态的行为进行斗争等途径来培育公民的国家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