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归纳总结计算机教学论文的几种形式,分析论文撰写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元素,指出在论文的审读和加工过程中,从论文标题到摘要、正文和结语应当注意的要领,并以实例加以分析说明,以期为其他专业教学论文的审读和编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美琴 《编辑学报》2012,24(6):547-548
分析医学期刊中图片存在的2种典型错误,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编辑人员责任心不强。指出审读或编校论文中的图片时应从多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河北科技图苑》2010,(1):58-58
本刊石家庄消息 2009年10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实用性很强的编校参考书:《实用编校业务辑录》。该书大致分为5个部分,即用字规范与注意问题、文稿加工与版式设计、校样检查与审读、标题制作与修改、数字与标点符号用法问答等。书内文章大部分是围绕消除差错、提高编校质量这个目的写的,有编校规范要求的讲解,有编校操作方法的介绍,都同编辑、作者、校对、审读工作有紧密联系,是一本很好的编校专业参考书。  相似文献   

4.
贺嫁姿  柳丰  温优华 《编辑学报》2017,29(4):345-347
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审读误判的消极影响极大.本文简要分析编校质量在审读评价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审读误判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消除审读误判的策略,即:挑选适合的审读专家,并对其进行培训、动员,创新期刊编校质量的审读形式,审读结果发回期刊编辑部确认没有任何误判之后再公布,审读结束后对审读专家进行考核等.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中数据的审读与检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阐述数据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科技论文数据的审读与检验问题.研究发现,借助数学方法和科技编辑特有的其他方法,通过核实、验算和比较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检验,可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表明了编辑对论文数据审读与检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出版新技术的应用和向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编校工作.近年,新闻出版相关部门下大力气抓编校质量,各出版单位对编校质量也高度重视,但出版物的编校质量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往往须臾松懈就可能出现不合格后果.长期以来,各出版社普遍都在探索有效提升编校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结合本社实际,我们体会强化审稿业务、规范审读流程对提升出版社编辑人员业务能力和整体编校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单秀枝 《编辑学报》2017,29(5):434-437
在《中国土壤与肥料》稿件的评审、编校和对已发表论文的审读时,发现一些论文中多重比较存在方法误用、结果表达缺陷和错误以及结果分析不够严谨和深入等问题.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剖析了上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正措施.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建议编辑加强统计学知识学习,强化统计学内容审核,建立期刊统计学审核标准,依照标准规范论文写作与修改.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校合一模式下,责任编辑任务重,二校样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实行二校样交叉审读有助于将错误消灭在付印前,提高出版物质量.本文对多年来二校样审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实例分析,探讨编校加工的原则、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为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期刊出版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于工作原因,有幸结识了京城一家专司编校工作的单位——萃华编校社。在京城诸多以文化事业为主业的机构中,打出编校社旗号的,此为第一家,难能可贵。该编校社成立两年多来,不懈努力,埋头苦干求发展,如今已是具有22名专业编校人员的小具规模的专业机构了。因为热爱编校工作,故而人人用心,个个敬业。在京的约20家出版社都曾委托该编校社编辑、复审,校对各种教材、科技图书、词典、文学作品,乃至样书审读。笔者所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与该编校社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已请他们审稿、审读样书十余种。由于该编校社编校稿件质量和审读周期…  相似文献   

10.
《编校园地》是由《编辑实务》、《编辑人语》、《校对工作》合并而成的。 编校质量决定着图书的质量。出版工作要向优质高效转移,提高编校队伍素质和提高编校工作质量是个关键。本专栏的任务,就是帮助编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 《编校园地》的主人,是广大编辑和校对,我们热切地期待大家都来耕耘这块沃土。 《编校园地》需要如下稿件:(1)编辑学、校对学论文;(2)编辑经验谈(包括选题设计、组稿、审读、加工及图书的评论宣传等);(3)校对工作经验谈(包括校对操作、校对管理、外校管理等);(4)优秀的审读报告书和校对报告书;(5)编校人员自身修养经验谈;(6)对具体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随稿附原书刊或原书刊有差借处的复印件)。 希望缩小题目,写短文章,言之有物,切勿泛泛而谈。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文章采用层次和归类法的审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聪  王凤翔 《编辑学报》2010,22(4):324-325
科技期刊文章审读时会遇到各类问题.以文章的层次和元素项为审读的目标,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和归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审读.这种方法给出了层次审读模型的基本规律,归纳了元素项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印前审读制"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更吉 《编辑学报》2004,16(6):441-442
通过审读实践,发现目前出版物中存在的编校问题仍然很多.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各出版单位应该组织印前审读班子,建立印前审读制.就审读员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印前审读的可行性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冯娜 《编辑学报》2022,34(2):170-173
论文内容审读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关键环节,编辑需要掌握可操作性强的审读方法.本文以油气勘探类科技论文的审读工作为例,将论文内容的审读划分为敏感性问题判断、内容创新性判断和科学性、逻辑性判断3个步骤,并举例阐述了各步骤的要点.判断敏感性问题,编辑应高度重视论文中可能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和学术伦理问题;判断内容创新性,编辑应...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论文中数据问题的编辑审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俊  赵燕  胡小洋 《编辑学报》2012,24(6):536-538
编辑初审及刊后审查中常发现科技论文中存在一些数据方面的问题,有些数据错误甚至很严重。针对科技论文中常见的3大类8小类数据问题,建议编辑按一定的审读程序,综合采用比对全文各处、利用科学常识、审查方法设计、进行简单计算、借助权威软件、依托各种资源等方法来加强编辑审读,以最大化地避免和有效解决科技论文中的数据错误。  相似文献   

15.
机械类图书中常见的编校差错(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孟寿萱减少编校差错是提高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是笔者对近年来在编辑加工书稿和审读成品图书中发现差错的归纳,力求通过示例和分析,使编校人员认识这些常见问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一、量和单位...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回顾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刊后审读的双重目的,指出刊后审读不仅是管理部门加强对刊物的检查、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措施,而且应该成为具体指导和帮助编辑出版单位认识不足,改进工作,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对科技文稿的极强的专业性给审读工作带去的难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不断改进审读的方式方法,加强审读方与被审读方的直接沟通的必要性,以及反馈具体审读意见,注重审读实际效果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慎重操作基于审读的评选活动的问题,认为评选应该建立在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规范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尽量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调动编辑出版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避免挫伤部分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话说版前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前审读,对照国家新闻出版署1998年2月10日发布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应该就是“10.质量检查”中的“上机样检查”。即在图书临印前,组织专人对封面、正文进行检查,旨在通过对此前的编辑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防止可能存在的质量差错,以免造成政治和经济损失。从出版流程看,版前审读无疑是编校工作的延伸。书稿在经过三审三校一读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出片印制成书了。版前审读就是安排在出片之前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它对此前的审、编、校三项工作加以总体检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回去:合格者放行;发现问题,交回编辑处理以补充完善。因而,我们可以说,版前审读是编校环节中对书稿质量所设的最后一道关卡。同样是着眼于编校质量的检查,版前审读可以防患于未然,而版后检查———成书质量检查则是生米已成熟饭,有什么问题只能在损失之后加以补救,因而版前审读更为合理、更为经济。版前审读,作为图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出版工作的新形势下,越发显得不可或缺。从作者方面看,打磨不够形成原稿先天不足。随着电脑的普及,作者多以磁盘稿形式向出版社交付。而问题恰恰就多半出在这磁盘稿上。电脑写作,无纸化操作,看似便捷,为出版流程省时省功,实则隐...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5,(1)
精雕细刻 完美表现──试谈对报刊编校质量的审读叶子编辑工作是报刊出版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校对是保证报刊质量的有效手段。编校质量决定着报刊的整体质量和社会价值。对报刊编校质量的审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来把握。微观指的是报刊上的一篇篇具体文章...  相似文献   

19.
晓岱 《今传媒》2006,(1):38
在中国图书界,苏版图书是一个名声颇亮的品牌。但“明镜仍须时时拂”,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更须重视出版前后的琢磨推敲,以促进品牌质量的不断提升。最近,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对2005年苏版图书的编校质量进行了3次检查,分别对“申报局资助重点图书”、“少儿类图书”、“申报出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图书”的质量组织了审读。3次检查所查图书基本情况和审读结果如下表:三次检查的总合格率达到98%,比“十五”之初的2001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一定程度反映出近年来江苏省图书编校质量稳中有升,取得可喜进步。但仍出现不合格图书,其中包括重点图书。审读…  相似文献   

20.
医学期刊编辑应注意的几个统计学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明会  罗萍  邓丹 《编辑学报》2009,21(6):503-505
为提高医学论文中统计学处理的编校质量,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医学编辑应注意论文中的统计分析软件的介绍、数据表达的方式、统计学方法的交代和检验水准的设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