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汤啸天 《青年记者》2009,(15):63-64
“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来源 我作为新闻单位的“外人”,时常发现媒体对非本地的负面事件报道很有兴趣,也发现媒体有些时候是敢于刊发批评性稿件的,但是,前提是针对非本地的政府或者官员。媒体为什么不可以对当地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这个困惑一直积压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2.
本地媒体有无丑闻灾难报道,这是一个地方民主政治如何的试金石.<人民日报>已开辟"民主政治"专版,地方媒体也不必对此四个字神经紧张.我知道很多地方官员连这四个字都怕得要命.  相似文献   

3.
从一些采访实例考察记者的维权行为会发现,被警察扣留、绷又、报道一些特别事件的记者,以及所属媒体,多属于而胃的"市场化媒体".传统的非市场化媒体的记者,因为种种原因,一般较少面临这样的冲突.其实,因为市场竞争方式不同.市场化媒体和非市场化媒体记者不仅是采访方式有所区别,对新闻投人的热情也存在一定差别. 某全国性报纸一名年轻记者亲历过这样一件事.2007年9月,山东某煤矿发生溃水事故,181名工人被困井下,当地紧急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经媒体是"窄"媒体,报道内容比较专业,受众群体相对较窄.区域性财经媒体加上"区域"两个字,就更"窄"了.但在财新传媒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区域性财经媒体虽然"窄",却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 "重财经而不唯财经" 财新传媒旗下核心杂志<新世纪>周刊,是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但在这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中,却有很多非财经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族裔媒体已成为西方传播学界新兴的前沿研究领域,然而国内学界对其关注还十分匮乏。本文通过回顾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发现:在族裔媒体研究中长期存在着功能主义分析与文化研究两大范式,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是功能主义分析,其核心议题是媒介呈现、生产与消费,当下的热点问题是族裔媒体的在地性,主要缺陷是研究多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本地"视角,忽视了族群的全球流动以及族裔媒体与少数族裔文化母国之间的联系。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来自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传播学者,未来应积极投入到对世界范围内族裔媒体的研究当中,以期纠正该领域现存的路径依赖,重塑族裔媒体研究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6.
天气转凉,高温已远.对传统媒体而言,高温报道是"四季歌",每逢酷暑,总会有这一系列的报道"应景". 高温报道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常规的气象报道,如今很多本地媒体通常都是"每日一报";二为记者亲历报道(体验式报道),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类媒体,往往都会安排记者体验高温天里照常工作的职业岗位,比如,清洁工、交警、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三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送关爱的报道,给贫困家庭"送清凉"、向建筑工地工人送爱心等都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7.
张楷越 《传媒》2021,(21):38-40
全国报业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陕西日报社紧密结合本地特点和融合趋势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推行"新闻+技术+服务"在地化,推进"融合基础+融合管理"云端化,以及推行"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专业化,真正从"融"起来到"强"起来,为全国省级党报的深融发展做出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渐趋多元,人们许多时候品人评事不再用道德眼神了.这是哲学困局,也是媒体困局.困局产生的原因是:媒体尚处在道德层面,而明星等某些群体已处在经营层面或其他非道德层面了,媒体实际上已陷入了"层面潜移"的被动.这就是新闻层面的潜移暗度.新闻作品常常因此而无力、无奈,其情景正如社会上的一些骗局,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上位层面对下位层面的套取.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媒体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第一时间".目前各媒体对其运用是否恰当?研究发现,当前"第一时间"运用在某些新闻报道中并不能准确表明一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时效,反而是个容易被媒体用于掩盖其时效落后的概念.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应当慎用"第一时间",而代之以具体时间清楚交代发稿和报道的准确时间.  相似文献   

10.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12,(31):74-76
在塔尔萨,"本地传媒"公司正在挑战传统的媒体的起步方式,笃信其所在的社区将会为高质量的内容付费——不是最终,而是现在。媒体:为社区制造迈克尔·迈耶"本地传媒"可能是美国最好的盈利性地方新闻媒体的先驱,他们彻底改造了媒体生产的流程工艺。"本地传媒"所在的这座建筑是明红色的,室内铺着人造草坪式的地毯,11位全职编辑散坐在各个房间的桌前,他们负责报道所处社区的新闻。正像"本地传媒"创办者  相似文献   

11.
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扭曲非洲形象,旨在确保它批评、指责、教化非洲在文化、政治和道德上的合法性;"非洲范式"也是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深层次原因,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面临中国在非"声誉管理"问题.但与此同时,西方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与非洲发展关系,为中国调整对非传播和外交战略提供了空间,中国可以实行差异性、匹配性对非外交战略,精英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传播战略,提升中国在非软实力,实现中国在非形象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2.
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贺南 《现代传播》2004,(3):99-100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针对辅助教学片《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媒体中的性别》进行了特定情境下的受众研究.发现被访的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负面评价主要是"变形"与"定格",认为媒体中的女性美是对女性的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文中揭示了媒体与女性群体的矛盾关系作为媒体形象的女性是被凝视的对象,而作为观众的女性又是被驱逐的客体.  相似文献   

13.
有句话说:“看本地丑闻.请订阅外地报纸;看外地丑闻.请订阅本地报纸”。有个成语叫隔岸观火.上面所述的新闻界相互“瞄准”的怪现状恰合其意。早些年.《南方周末》一纸风行的时候.也是“隔岸观火”的老手.比如报道张君杀人案.湖南本地媒体甚至连轻描淡写都不够格,可《南方周末》居然可以做好几个大版.甚至连民间小饮食店广告招牌“张君包子.吃了解恨”这样的照片都见了报。这是典型的隔岸观火,让湖南媒体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4.
偷懒新闻大体分为两种:真实的和不真实的.照搬通讯员稿件和会议通稿,虽然难出彩,但至少是真实的;而把陈年旧闻重新包装或者把别的地方的新闻移植到本地来,这就涉嫌造假了,很显然,这对媒体的公信力伤害很大,是各报社深恶痛绝的一颗"雷".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行情,房地产市场的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各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新闻.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名记者,笔者发现,不少媒体在报道楼市时,常常带有"硬伤".  相似文献   

16.
针对媒体最近报道的"电影分级确定,但不允许三级片"一事,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最近并没有对电影分级接受过任何采访.经调查后发现,该报道是将2004年一篇"旧闻"重新包装后"炮制"出来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的事件,不同的媒体发出不一样的新闻,新闻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发现.如何提高新闻的发现能力?可以从新闻的五个要素着手突破.这五个要素分别是重要性、扩展性、连续性、贴近性和趣味性.-起新闻事件通过在这五个方面的深入考量挖掘,定能产生许多新的"不同"发现.  相似文献   

18.
田华  何纯 《新闻记者》2007,(12):60-62
2007年8月13日16时45分左右,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在建的坨江堤溪大桥发生整体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严重伤亡。对这一重大灾难,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高度关注,各路媒体纷纷组织报道。但在对这一灾难事件报道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本地和外埠的媒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未来5年将有数以千万企业电子邮件账户进驻微软数据中心。微软将转向高营收、低利润率的商业模式。在"路透社全球科技、媒体和电信峰会"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微软Office产品主管克里斯·卡波塞拉表示,微软将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放弃它们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而转向"云计算"环境。"云计算"是当前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化媒体盛行的"后真相时代",信息生成与传播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内容"不再是信息体系的唯一支柱,"关系"甚至超越了内容,成为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信息以"关系"为纽带而传输,要素围绕着"关系"而布局,"关系至上"的理念或将超越和取代传统的"内容为王".于是,注重关系,发现关系、经营关系,通过关系之桥梁寻求和强化同用户、市场的普遍连接,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组织尤其是媒介机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