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相互批改的做法和效果自由命题,我采用单元命题法:每单元五篇作文,一揽子布置下去,每周完成一篇,题目自拟。但这并非绝对自由,例如第一个记叙文单元,规定了反映改革之年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范围;第二个论说文单元,规定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思想、言行等,有的放矢地写,并要求每篇侧重采用一种论证方法.批改,把学生按程度高低搭配成四人批改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领取四篇其他同学的作文,集体讨论批改。第二次互相批改之前,印发并讲解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学生熟悉它,运用它.接着,上了一堂怎样批改作文的示范课.学生批改时,教师巡回指导.作文交上来以后,教师纠正明显不合理的打分和改笔;同时也摘选典型材料,写一些“评语的评语”.在下一次相互批改之前,教  相似文献   

2.
一、命题依据 1982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改实验小组的同志来校检查《初中实验课本》实验情况时提出“作文分项批改法”的意见。这是命题依据之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或组织学生互相修改”。这是命题依据之二。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提出“分项分等评分表”(即内容、语言、结构、文面),这是命题依据之三。鉴于以上的考虑,改革传统的写一个总分的做法,试行了“作文分项批改法”的作文批改方法,这对提高作文批改率,是有可取之处的。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曹云玉 《课外阅读》2010,(7):139-139
作文教学中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做法,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审题——揣摩出题者要我写什么。怎样写,再硬凑些内容装进命题的框架里去。这种违反作文自然规律,“依葫芦画瓢”的训练,怎能不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烦的心理呢?最近,我发现在课余与学生们讨论过的一些话题被学生收进了作文。而且比别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表达出了学生真实而朴素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后”作文教学大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命题之后的审体和解题的教学。2.批改作文。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书面或者口头的批改。3.作文评讲。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批改后的口头评讲。这种“后”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贯穿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国教师几乎从来都是这样教作文的。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学习写文章时说过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作文本上圈圈多起来,而叉叉少了下去,于是终于学会了写…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改必须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方面,我想说说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作法。第一,照本批。就是在作文课上,把作文本发给学生,然后将批改要求写在黑板上。例如上学期第一篇作文的批改要求是:1.找出错别字;2.指出用得不正确的标点符号;3.找出病句;4.圈出心理活动描写(重点);5.写出评语;6.在评语下写上批改人姓名。任务明确后,学生跃跃欲试地动起笔来。因为是第一次批改,大家兴致很浓,看得认真。在学生批改过程中,一方面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一方面又要巡视学生批改完成的情况。到下课时,绝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批改完。在以后的批改中,  相似文献   

6.
所谓“自测自练”复习法,就是在复习时让学生仿造《练习册》中的单元练习和期中、期末等练习的样式,或仿造中考试题的样式,自己另给自己出测试题,并在自己出的题后附答案的复习方法。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一、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复习知识。我们老师都知道,要出好一套题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出题者必须要对所考的内容有系统的认识。学生要想出好一套题,就必须一课一课地去了解课文的内容,要把从“生字词”到“主要句子、段落”及“思想内涵”等的所有环节都疏通一遍,这样就使学生系统地复习了知识。二、可以使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课文重点、难点内…  相似文献   

7.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最苦恼的莫过于评价学生的作文了,我们把许多时间花在了作文的批改上,但实际收效不大。长期以来,教师批改作文的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阅——学生改。教师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却收效甚微,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学生则认为,写成文后不必再去下工夫,评改作文是教师的事情,这无形之中使他们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过程通常是这样的:第一步确定写作文题,通常是照搬课文作文单元训练中的某一个题目或随意命题;然后是写前指导,一般是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对文题进行审题、立意等方面的指点;第三步是作文批改,在每个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上几句或褒或贬的评语;最后是作文评讲,通常是选读几篇"优秀"习作,通过分析讲解来指导学生该如何写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单元习作教学往往是课上指导,课后写,再等老师批改后讲评、修改、誊写。导、写、改间隔时间长,使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都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可以将导、写、改这几个环节都融合在一节指导课上,关注“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这几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实现教与写、赏与导、评与改穿插融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化篇的习作为片段习作,化难为易,促进单元习作教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作文应该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但很多时候,教师会忽视这个现实,做出越俎代庖的事劳神费力地从各方面寻找自认为很好的文题,让学生写,写完后批改。批改后再利用作文课进行“演讲”式的点评、分析。教师总是从“应该”的角度去判定一个题目,去认为学生能否写好,但结果却是学生教师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本期给出“鲁珀特的一天”及图片为示范,请你写一篇英语作文,题目为“我的一天”,字数70—100个单词,经老师批改后寄给我们,并标明老师的姓名欢迎您积极来稿,踊跃参与。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养成课外勤练笔的习惯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又不增加课业负担?指导学生写“循环日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 ,按写作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中有学习成绩好的 ,也有学习成绩差的。然后 ,每组发一个日记本 ,选一名学生为组长 ,让他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上本组同学的姓名。第一名同学当天写好后 ,第二天早晨传给第二名同学 ,就这样 ,一个接一个地写。一轮结束后 ,组长收上来交给老师。我每篇都详细批改 ,评出“优、良、中”三等 ,写得好的 ,给予表扬 ,全组得“优”最多的给予奖励 ,每人一朵小红花 ,并记入期末总成绩…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多写之后,教师苦于批改时间不够用,精力也够不上。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也接受不了,作文本发下去后;大多数学生只看看分数,瞧瞧评语,好的笑笑,差的发牢骚,甚至把批改过的作文撕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毕业班作了改革尝试,采用“领、扶、放”的批改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所谓“领”,就是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教师选一篇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习作,抄在纸上(或黑板上),或油印出来发给学生,在“作文修改”课上,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在修改中,充分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有效地挖掘学生人力资源。本人设置了以教师人力资源为主导,学生人力资源为主体的整合方案—作文写好后专门安排一个课时指导学生互相修改,在批改时施行抽签制,批改完以后签上批改人的姓名,以便对自己的批改行为负责。并设置十条作文批改规则,每条6分,满分为60分。具体操作方案和规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受题海战术的影响,很多教师都用大量的练习来夯实作文功底。于是就让学生时时写,处处写。写心得体会、写每天所见所闻、写周记。学生的作文量多了,教师批改也出现了问题。小学教师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作文的指导和评讲上,直接的后果就是舍本逐末,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一写作一讲评”程式化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语文教学中重课文讲读,轻作文教学;在为数不多的作文训练中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导致不少学生惧怕作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作文命题:变统一命题为师生共同命题学生对作文没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无话可写,苦思冥想抠出的几百字也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写作的欲望就必须改革“命题”的方式。现在的作文大多是教师统一命题,全班都写一个题。作为高考、中考这类选拔性考试,统一命题是无可…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把重点放在命题之后,一般采取“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步骤,注重教学生如何审题、立意、选材、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等,使学生往命题框套里钻,既没有感性材料,思维又受到束缚,往往是一听到“作文”二字就头疼。针对这一现状,我尝试了“前习作教学”,就是“在习作教学中将重心转移到命题之前,重视学生作前的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等,以此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最后到乐写,把写作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所谓“有效”,至少要包括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快,二是教师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少、精力少.本文试图从改进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果方面再作一些探讨.必须掌握一把尺子作文批改究竟应当掌握怎样的尺度?《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规定,“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把标准尺子.这段话中关键是三个“词”,一是“认识”.通过批改,学生能认识自己作文的好差、正  相似文献   

20.
不可忽视的作业批改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这就是作业批改记录。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作业批改记录认识不够,认为没必要写作业批改记录,不写批改记录还可以多改几本作业,写批改记录是作秀,是浪费时间。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作业批改记录有着其他教学程序无法替代的作用。下面我们与大家共同来探讨有关“作业批改记录”的问题。一、作业批改记录的内容与形式作业批改记录是“教师把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其内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