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强 《教育探索》2002,(8):31-33
本从道德教育活动的两个方面(内容和过程)、道德品质形成的两种过程(内化和外化)、道德品质的三种主要成分(认识、情感和行为)这三个角度对西方主要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类研究,以供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完整引入“交往”这一重要概念,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道德教育中,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交往道德教育理念致力于改变人们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灌输过程的观点,它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交往过程,一个师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以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匡煜华 《职业技术》2006,(22):101-101
引言: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而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并不考察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全部问题,而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一般说来,对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三个方面进行的。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有关道德发展的认知研究,比起其他两个方面的研究来,  相似文献   

5.
谈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自觉认识行为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即构成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目的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要完成这一转变过程,从自律性特点分析,需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养成机制建设。概括地说,就是要加强道德教育与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履行教育义务为核心的道德他律时期;二是以履行教育责任心为核心的道德自律时期;三是将教育理想、教育态度、…  相似文献   

6.
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不是单纯依靠道德课(日本叫“道德时间”,处于准学科地位)进行的,而是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进行,即实行道德教育的全面主义教育方针,这是符合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道德  相似文献   

7.
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道德知识的讲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 ,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列宁曾把责任感的培养说成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人们平时所说的“责任感”是指广义的责任感,它包括三种主要成分:对责任的认识(责任观念)、面临责任时的内心体验(狭义的责任感)和负责任的行为。西方一些心理学者,如班杜拉、柯尔伯裕、麦克唐纳等人认为,责任感这一概念指的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可能性是孔子对道德教育的哲学体认。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人君子”的道德教化目标,“仁者爱人”的道德范畴体系和“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道德教育学说的现代启示主要有三:一是现代道德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是现代道德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需要;三是现代道德教育需要更加突显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心德育模式以“关心”(Caring)为核心概念,体谅德育模式以“体谅”(Consideration)为核心概念。这两种不同国别条件下产生的道德教育模式具有相似的主张。本拟从两产生的历史背景、道德教育的目的、学校的课程设置、道德教育的方法、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方面作一比较,以期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和课程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