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性质的界定,虽然比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进了一大步,但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语文课程所下的定义还不够严密,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价值的概括还不够准确,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揭示还不够科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1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之比较,总结出新课标的六大特点,指出其在实施中面临的五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讯     
日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由教育部正式印发。为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新课标.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撰写了《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导读》(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了精辟的解读。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生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目标清楚地指向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印发,通过认真阅读,并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细致比对,《2011版》较之《实验稿》,理念和内容更科学、更严谨、更全面、更具体、更实在。一、明确方向,强化引领性《2011版》在"前言"中开宗明义的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表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有坚守也有变革。一是坚持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表述不变,“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属概念不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本质属性不变。二是逐步完善和丰富“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等概念内涵,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方向。三是逐步明确和丰富了课程的法律意义、育人意义和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7.
记者: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很多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今天的对话就想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很多老师很想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提出这个概念的。  相似文献   

8.
戴鸿浩 《现代语文》2013,(11):155-1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2001年版作了较大改动,特别是“评价建议”部分。01版课标提出“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11标则说“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阅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其增添、删改多处,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新旧之别。纵观2011年版课标的改动,可以发现改动最大的部分是前言,而前言中的导言基本是全新的。导言可以说是整个语文课程的总的定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语文课程”进行定位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文章对中小学语文的“语言学用”教学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歼发专利利用建议中提到: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文化遗产”被首次提为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实验版相比,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加入了“教科书编者”这一维度,就是确立和凸显“教科书编者”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编者”不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13.
罗德新 《小学语文》2013,(10):48-49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走过了11年。我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基础上,针对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坚持”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2011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进行了准确、全面和深入的阐述。语文课标(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徐海波 《上海教育》2013,(10):68-68
随着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2011版)》)的制定和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接踵而至,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笔者依据自己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梳理出一些有效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方法。一是恢复删除文字,探求课文本旨。  相似文献   

17.
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11年版相比,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新增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中梳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助于学校和教师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的变化,并从理念和实践上作出相应转变,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略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这个标准的颁布,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启动到现在,已经过去10年了.在这10年中,按照教育部的工作部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况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反复调研、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反复修订,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上报教育部.经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查,并报国务院批准,这个文件才正式公布.同时教育部要求,从2012年9月新学期开始实施这个新标准.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从课程评价的角度而言,期末考试是重要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之一,它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命题能力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每一位教师都有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