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相对于传统的报刊、书籍而言,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电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媒体传播者,覆盖面广,受众没有门槛。向受众提供媒体传播的媒介是主持人,他们直接面对观众,以语言为辅佐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他们语言的质量会最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与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具有特殊意思的示范性、权威性,在社会文化、舆论、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邢晓梅 《东南传播》2015,(3):128-129
电视媒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电视节目主持人则是语言传播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为了促使中国进一步了解世界,也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国家通用语言的传承和普及异常重要,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传媒语言的规范化和吸引力上,同时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精神引领功能和文化导向功能。本文着重从电视主持人语言传播的规范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并针对如何保证主持人语言传播规范化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期对主持人工作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广播电视媒体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它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在政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负有重要社会责任,同时还具有语言传播功能,在语言文字使用和规范方面负有重要社会责任。作为国家重要的大众媒体,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广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民族语言广播在新形势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当下“呈爆炸式’增长的微博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的不足,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节目服务的可能。本文认为民族语言广播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快与先进的传播技术如网络、微博和多媒体等的融合步伐,以迎接“微博时代”的到来,更好地为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5.
信息大爆炸,知识大融合,社会大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语言大震荡。近年来,外来词汇,网络语言,广告风格,港台情调……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结构稳定的方块汉字。你说他说,是耶非耶,令人无所适从。如何保护怎样使用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民族语言,人们的目光总是聚集在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语言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传播渠道。文章分析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少数民族语言如何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实现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的策略: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信息化处理,建立有声数据库和数字化出版档案,在此基础上,依靠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新疆民文党报传播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业通道,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交织荟萃之地,更是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语言和多种文化相互接触和影响的一个特殊地区。这些便决定了新疆的新闻传播媒介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必要性。 解放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党委、政府为提高各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沟通信息传播渠道,在普及大众传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新疆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并从民族传播人才培养、民族语言环境的把握、民族语言的运用、媒体布局、民族地区网络传播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族地区大众传播快速有效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陈志伟 《新闻世界》2010,(12):115-116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各民族广泛使用族际语(汉语)交流的前提下,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迫切且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本文以黔东南州黄平县机关幼儿园为个案,对新一代苗族儿童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进行调查,深入浅出,分析和研究了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行“双语教育”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不仅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政府声音的光荣使命,同时也承担着新闻播报、信息传递等责任。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还对国家民族共同语的使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广播电视不仅创造、引领着民族共同语的规范,还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在不断地传播着民族共同语的规范。然而,广播电视中的语言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其对民族共同语规范的传播。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语言应用中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非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中的日渐广泛与深入,对大众非言语传播展开研究显得必要而且重要.王亿本的《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即是至今少有的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之一.以对对内的社会认同营建与对外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现实场景应用为出发点,该书探讨了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塑造媒介真实、参与情感传递、塑造媒体形象、舆论引导说服等方面的功能发挥,以及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梓君 《新闻记者》2020,(4):F0003-F0003
汉语是我国民族语言文化传统的载体,通过汉语的对外教学发展,我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在更大范围内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认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陈青文著《语言、媒介与文化认同:汉语全球传播研究》一书以多元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为语境,深入阐述了汉语在国际传播中的语言发展、媒介应用和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整合了汉语语言文化的全球传播策略,对我国对外汉语传播与推广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蕾 《采.写.编》2016,(4):130-131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依托微博、微信平台迅速成长起来的自媒体被普遍使用,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自媒体为多姿多彩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使地方文化多方面传播成为可能,使少数民族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本文主要以贵州苗族文化传播为例,通过论述自媒体的传播方式、特点以及影响来探讨这一传播模式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变化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经现代媒体传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电视媒体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演变的描述,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报道,使不同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轮廓和内涵为更多受众所了解。但电视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以简单化、奇观化、模式化、标签化的镜头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中离不开语言,而传播语言从称谓语开始。所谓称谓语就是用于称呼受众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在起始播报时确定与受众关系的名称,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其实,语言的历时发展与共时状态密切相关,称谓语也不例外,传播语言中的称谓语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透视时代语境的变迁,反映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准确把握受众称谓语的变化,不仅提升媒体形象和传播主体气质,而且能够更加贴近受众,使传播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志 《现代出版》2007,(1):29-31
民族出版是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在宣传党的理论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护和发展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语文媒体是民族媒体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它依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包含报纸、电视、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本篇研究对民族语文媒体在少数民族宏观和微观两个语言生活层面以及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等主要作用进行具体阐述,希望对民族语文媒体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其中画面承担着电视语言表达的主要功能,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如何借助画面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有效信息,是电视领域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而作为画面语言的空镜头常常被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而为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散文诗等广泛采用。本文就空镜头在电视专题片中...  相似文献   

20.
苏明 《东南传播》2018,(2):91-93
广播语言作为媒体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广播这种以声音传播信息为特性的媒体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有声的媒体语言,因此广播语言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比其他媒体更加直接,更要讲求艺术性和语言魅力。广播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是广播媒体的魅力所在。本文从广播实践出发,从广播语言的结构、修辞、声调、表达方面,探讨了广播语言在艺术美感方面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