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鼓励表彰外国文学图书译编人员及有关出版社的工作,提高外国文学图书质量,进一步繁荣外国文学出版事业,新闻出版署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评选活动,并已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及各有关出版社发出关于评奖活动的通知,公布了评奖办法。通知规定:凡1991年1月至1994年6月(以版权页日期为准)期间出版的外国文学新书(含翻译作品、理  相似文献   

2.
出版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出版在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出版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翻译作品的出版数量连年递增。然而在其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出版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出版机构发展不平衡、一流翻译人才缺失等。文章从编辑角色和编辑观两方面论述有关问题,以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翻译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支颖 《出版史料》2012,(4):117-119
黄秋耘(1918~2001)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文艺评论家,成就突出的编辑家。他曾编辑过《文艺学习》《文艺报》等多种刊物,参与主持修订《辞源》工作。他写过大量的杂文、随笔、散文、文学评论,并结集出版了文学作品和评论集十馀种,也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三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吃外国文学的饭——翻译和编辑工作。1955年,我从文物局调到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以后就没有离开过编辑岗位。1989年8月我从上海译文出版社退休。去年冬天,新闻出版署主办了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1980—1990)。在全国43家出版社推荐的500种图书中,评选出39家出版社的96种获奖图书。计特别奖6种,一等奖19种,二等奖24种,三等奖47种。《文艺报》的消息说:“据了解,我国近10年来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图书达近7000种,国外有影响有成就的文学著作几乎都得到了翻译介绍。这次评奖,旨在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外国文学图书翻译出版沿着正确的方向繁荣发展。”对获奖图书总的评价是:“从选题、译著、编辑、印刷、装帧等各方面都代表了我国外国文学图书出版的最高水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学翻译作品曾有辉煌的历史,经过翻译家的劳动,读者有幸读到了许多名著。老一辈文学翻译家的语言文学修养都是极高的,其中许多人自己本身就是语言学家、作家。比如冰心译的泰戈尔诗,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傅雷译的巴尔扎克作品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名著的魅力。而现在翻译界却很难有语文与文学功底都很深的翻译人才,加上出版社编辑水平有限,把关不严,因此译出的作品有的错误百出,令人不忍卒读。由于水平欠缺,严肃的大部头作品翻译  相似文献   

6.
翻译七人谈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无论是翻译界人还是出版人都热心予翻译与翻译出版。尤其是出版人对翻译出版这块大有开垦价值的园地有了新的关注,尝试着以新的突破口寻求新的增长点。于是译作出版空前繁荣,越来越多的外语人士投身于翻译作品,出现了以往未曾有过的翻译热潮和高潮。另一方面,翻译论著的出版也开始渐露头角。如湖北教育出版社自90年代以来所推出的《中国翻译词典》、《中华翻译研究丛书》以及相关的翻译类图书就是其中一例。进入新世纪,翻译要发展、翻译要进步.翻译要严肃,翻译要受到人们的尊重等诸多问题,仍将是中国译界每一个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以及每一位有志于促进翻译事业进步的出版人应当关注、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湖北教育出版社对外编辑室主任唐瑾女士有鉴于此.邀约京沪宁汉有关专家进行了一次颇有内容的“翻译七人谈”,本刊特子选载;  相似文献   

7.
郭海英 《出版广角》2016,(17):58-59
外国文学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既受到翻译家、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受本国文化及传统等“期待视野”的制约。好的翻译作品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人本”基础上对普遍人性、人伦和人情的跨越国界和地域限制的译介。文章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的成功出版为例,对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握翻译出版中编辑人员的定位与责任,本文着重就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予以探讨:在翻译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的身份及定位;翻译作品中编辑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守护编辑职责,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在整顿出版工作后已成为热门话题。为此,本刊选编了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并发表肖莹同志的《外国文学出版工作的回顾与反思》作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与读者交流     
唐瑾 《出版科学》2003,(1):66-67
著作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中华翻译研究丛书》来说,其艰辛甘苦大概只有作者与编辑才清楚。这套丛书第一辑从策划、编辑、出版至今,已有13种,经过了整整十个春夏秋冬。今天它与其他兄弟社出版的翻译论著和翻译作品,汇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流,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翻译事业和翻译学科建设的进步和发展。继1998年《中国翻译词典》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后,丛书之四《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和丛书之十二《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又分别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进一步扩大了翻译学科的影响,提高了翻译学科的地位。这  相似文献   

11.
翻译难,翻译外国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神话)专名也许更难,因为译者不可能都读过这些作品,了解其内容。近年来笔者因工作需要接触了大量有关外国文学的图书、资料,发现小少专名的翻译有误或欠妥。为促进我国翻译水平的提高和出版事业的繁荣,本文拟就一些典型的译例谈谈个人的陋见,以就教于各位专家。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外国文学出版主要局限在苏联作品、外国进步作家作品以及少数外国古典文学名著这些领域。60年代初期, 为了内部研究的需要,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以不同出版社的名义,翻译出版过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作品(俗称“黄皮书”),但为数很少,而且仅限内部控制发行。到了“文革”开始,翻译文学作品,除了《南方来信》外几乎绝迹了。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以后,人们才认识到有必要以新的目光来审视外国文学的出版。1978年,针对当时书荒的情况,文化部出版局决定由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加快了传统出版业的变革,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外国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移动阅读的影响,逐渐走上数字出版之路.文章从外国文学作品数字出版的生态语境、出版形态、版权保护等方面,阐释移动阅读对外国文学作品出版的多元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温哲仙 《出版广角》2016,(18):56-58
外国文学图书出版的译者翻译水平固然重要,但图书的编辑体例规范和质量也同样不容忽视.文章指出当前外国文学图书出版在编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前言、注释及译名进行实例剖析,结合传播学和出版学的相关理论,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国内的翻译图书,尤其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用外国文学出版社的副牌)、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三足鼎立的天下。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出版行业进入市场,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无形中打破了原先的专业化分工,不少出版社纷纷涉足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国文学出版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为读者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通过"东风工程"等项目对新疆出版业给予大力支持和资助,各出版社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翻译作品的编校不同于原创作品的编校工作,编辑在把握文字编辑加工的同时还要把握翻译的准确度。笔者结合这几年的编辑工作实际,谈谈在编辑翻译作品的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把好政治关是首要责任翻译作品的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也许很多编辑认为,翻译作品的编辑工作就是策划选题和对文稿的审读、加工整理并使语言文字等规范化。这当然是编辑翻译作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认真做好。但是,贯穿这些工作有一条主线,就是要注意其中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在翻译领域也颇有成就.郁达夫的翻译活动以摘译、编译、译写及译评为主,由于其严格的选材标准,全译的数量并不多,包括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论在内只有30篇左右(散见于其创作中的译诗、译文除外).他主要撰文介绍西方文学家,并积极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学习和引进西方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曾获得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的汤永宽,在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出版行业中辛勤工作数十载,孜孜不倦向中国读者译介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的进步与繁荣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  相似文献   

19.
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张守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籍装帧艺术家,主攻外国文学作品的装帧。为了做好工作,他随时留心、处处观察,创造了用人的动势传情的画法;他刻苦钻研、不断总结,出版了多部美术专著。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1995年4月,A出版社与作者M签订了《普希金诗选》一书的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规定,作者授权出版社在合同有效期内,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图书形式为其出版《普希金诗歌精选》(暂名)作品文本的专有使用权.合同有效期内,出版社享有以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付酬方式和标准:按国家稿费标准.新译诗歌每10行18元,旧译诗歌每10行12元.印数稿酬按国家标准.作品首次出版十年内,出版社可以自行决定重印.首次出版十年后,出版社重印应当事先通知作者.重印和再版后出版社应按上述约定向甲方支付报酬.合同还对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做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