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时事》栏目,是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自1989年创办以来,不断探索得到了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其成功说明,加强深度报道,是提高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影响力的有效行式。  相似文献   

2.
三年多前,一档崭新的方言栏目《百晓讲新闻》出现在了温州电视荧屏上,“百晓”是温州方言“什么都知道”的意思。这是一档完全由主持人用温州方言讲述新闻的栏目,对主创人员来说,创办这样一档节目,是想在当时新闻收视率低迷的状况下做一种尝试,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档节目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迅速窜红,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一跃成为了温州地区收视率之冠,最高点甚至达到15%,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言类节目方兴未艾,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电视方言节目,已经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文化现象。对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方言类节目究竟怎样去办?方言节目就是说方言吗?笔者试就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4.
1994年,重庆电视台创办的《雾都夜话》开启了方言类电视栏目的先河.此后,方言类电视栏目作为我国电视栏目中独有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成为荧屏上的一道亮点.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方言类电视栏目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的栏目一样迎来飞速发展期.但面对如今电视"媒体分众化、大众圈层化"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料,方言类电视栏目的发展必将稳步上升.在此,笔者通过对山西公共频道方言类栏目《新老西儿谝吧》的分析,来探讨未来方言类电视栏目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下开辟出一条独有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贾月张潇艺 《传媒》2017,(10):36-38
1994年,重庆电视台创办的《雾部夜活》开启了方言类电视栏目的先河.此后.方言类电视栏目作为我国电视栏目中独有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成为荧屏上的一道亮点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方言类电视栏目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的栏目一样迎来飞速发展期、但面对如今电视“媒体分众化、大众圈层化”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料,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曾经辉煌的电视方言栏目也开始随着电视媒体影响力的削弱,而逐步淡出观众的视野。《攀讲》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已经运作十一年的电视方言杂志类品牌栏目,历经多次华丽转身,持续在福州地区保持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近两年来,该栏目在电视影响力迅速下降的情况下,能够主动融合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互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福州台《攀讲》栏目运作实践为例,探索电视方言节目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突破栏目发展瓶颈,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作为弱势的县级电视台如何应对上级众多电视台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不具备资源、人员、设备等优势的情况下,节目的本土化是必然的选择。这几年方言新闻兴起,就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实现节目本土化的一种新的策略。义乌电视台在2006年7月,尝试创办方言新闻栏目《同年哥说新闻》,创办一年多反响一直不错。  相似文献   

8.
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台发展自身的重要武器。方言类民生新闻热播主要出自以下原因:栏目定位精准;栏目主持与包装的娱乐化;符合受众潜在的方言需求。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健康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社会责任感,扩大舆论影响力;注重媒体的人文关怀,加强传播的贴进度;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媒体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9.
汝州电视台是农业大省一河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县(市)级电视台,近年来在对农宣传、创办精品栏目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创办于2003年的固定对农栏目《金色田园》目前已经成为对农宣传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0.
林卫军 《东南传播》2014,(8):102-104
方言节目是以本地方言作为节目特色的节目形态,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节目类别,它的产生有其必然的社会条件。方言是区域内社会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载体,承载了地区内的人文民俗、文化传统。它作为本地居民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区域内居民拥有共同语境的先决条件。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攀讲》是一档福州本地民生类方言节目,创办于2008年3月,"攀讲"一词来源于福州方言,意思是"天南海北的聊天",而相同的语义在北方的方言里叫做"唠嗑"。《攀讲》的栏目名正是利用了方言中的共通性,过于简单的方言词汇就能让熟悉福州方言的观众立刻明白节目的主题。方言节目除了具有一般电视节目的观赏性之外,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宣传和本地文化传播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言栏目在发展中,不仅为地方电视台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还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研究方言栏目的发展现状不仅有利于该类栏目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还可对地方电视台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提出较好的建议。本文试图以广西柳州电视台的《周末有搞》为例对我国方言栏目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道路做出相应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方言类栏目如何在日趋激烈和残酷的媒体竞争中生存;方言类栏目的制作人在做好节目的同时,如何营销好自己的栏目;笔者作为厦门卫视《我爱闽南话》栏目的制作人,将新闻学及管理学的知识运用,从客户需求——观众角度出发,为《我爱闽南话》栏目进行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客户群,确定方言类栏目的市场定位,在现代营销理论的指导下为方言类栏目——《我爱闽南话》进行整合营销,并提出"创意整合营销"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创办品牌栏目一直是办报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一个好栏目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省级党报在培育品牌栏目上进行着许多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本文着  相似文献   

14.
方言是无法取代的独特地域文化,国家要求推广普通话,但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近年来,方言栏目在全国各地媒体上陆续开花,武汉本地媒体的方言栏目也不少。电视广播节目方面,武汉电视台的《都市茶座》开先河,后起之秀如《阿星笑长开讲》、《经视故事会》也都受到观众热捧,楚天交通台的《好吃佬》已成为电台品牌方言栏目。同时,这些年江城几家报媒也先后推出方言栏目,如《武汉晚报》的"九头鸟"专栏,主持人丁金汉以方言报道社会新闻;《楚天都市报》"汉味茶馆"专版,从各个角度探讨武汉话;武汉晚报全娱乐版面改版后,也顺应潮流推出方言评论栏目,以"纯嘴劲"为栏目名,侃尽一周娱乐大小事。作为该栏目记者,在几年的新闻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以方言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因节目数量多,增长快,品牌栏目凸现而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全省市级以上播出机构和11个城市受众的调查,剖析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兴起和热播的复杂的社会原因,探察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方言类节目管理,提高方言类节目质量的若干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雪 《新闻界》2007,(3):80-80,96
方言电视栏目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它用地道的方言展现着受众周围的日常生活,它是媒体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索本土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尝试,它也使得以普通话栏目为主体的电视行业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然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是电视媒体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有利于各类节目的定位、策划和制作,加强电视传播的方向性;有利于观众的收看,提高电视传媒的收视率。 电视栏目虽然是和电视节目开播同时出现的,但在若干年中也仅仅只有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是最早出现的服务性栏目,在电视界和观众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90年代初,全国各主要电视台基本完成了新闻、时政、服务、体育、综艺等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整体提高了各电视台节目的制作播出水平。河南电视台更对在电视传媒中占重要地位的电视剧的栏目化进行了大胆探索。1997年5月31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率先创办了《好剧回旋》栏目,每天上午播出2-3集已在电视台播出过、并产生较大反响的精品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受此启发,1998年河南卫视再一次改版时,又创办了《黄金剧场》、《影视新干线》、《点播剧场》等栏目,从而实现了全天所有电视剧播出的栏目化运作,此举在全国各电视台是首创。  相似文献   

18.
地市报如何创办名牌栏目?我们绍兴日报近年来作了不少尝试,而且一些栏目在当地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实践使我们对创办名牌栏目有了一些认识。创办名牌栏目是扩大党报影响力的需要服务中心工作。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中形成名牌栏目,又通过名牌栏目来宣传中心工作,往往...  相似文献   

19.
吴艳秋 《视听界》2007,(2):50-51
方言新闻栏目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新领域。近年来,新闻栏目的发展正由新闻发布型向生活型转变,内容由政治、社会大事逐渐转入百姓日常的生活,新闻功能从教育民众转移到与民众的交流与沟通,以方言做新闻栏目理所当然地应运而生。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普通话是一种工具性的语言,特长在传达信息,而在情感交流的功能上,却不如方言。方言因其地域的局限性,短于公共信息的传达,但对于特定人群的感情交流,却有着特别的亲和性。新闻栏目强调亲和性,方言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20.
四川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态之一,蕴含了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及当代的时代精神。探索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策略是在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创新性的基本前提下,把塑造和弘扬四川红色精神作为网络传播的核心,通过丰富和完善四川红色旅游栏目、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网上图书馆栏目、建立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博物馆栏目、建立四川红色文化地区方言的版本栏目,从而优化四川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