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一规定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宪政原则,奠定了中国的宪政基础。在中共要守法的问题上,彭真讲得非常透彻,大体上就是三句话:中共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中共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共自己也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内活动。”  相似文献   

2.
香港顺利回归,使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又近了一步。从1945年东方出版社的成立,到今天近5千家出版社的局面,台湾50年的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的出版状况,对于大陆出版界、文化界已是一件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刊特辟“台湾出版史话”专栏,邀请熟悉台湾出版的辛广伟先生撰写系列文章,介绍台湾出版史上的人与事,评说台湾文化的今与昔。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4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2004年宪法修正案》集中体现了“以民为本、保障人权”的现代宪法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保障人权”的现代宪法精神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落实《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以民为本、保障人权”的现代宪法精神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两岸大学共同举办的“华文出版趋势研究学术研讨会”首次移师台湾举行,连日参访台湾的出版与文化机构,大陆学者觉得获益良多,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两岸大学共同举办的“华文出版趋势研究学术研讨会”首次移师台湾举行,连日参访台湾的出版与文化机构,大陆学者觉得获益良多,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辑 《出版参考》2006,(12S):30-30
据台湾媒体报道,一向以文化自居的台湾《民生报》停刊了,这个消息引来文化界一片惋惜。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不断叹气。他说,现在正是台湾建立“风格社会”的时刻,标榜“生活风格”的《民生报》却要退出这个舞台,非常可惜。  相似文献   

7.
未来图书馆法中图书馆经费规定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 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序言和总纲中明确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由此可见 ,宪法是我国最高位阶的法源。包括图书馆法在内的一切法律、法规及其条款都必须遵循宪法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及相关条款的概括性、原则性规定。《宪法》中与图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这是厉行法治的一个象征,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强调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是全党全国当前和长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出版工作的重大任务和神圣职责.出版要为宪法宣传教育竭诚服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传统语言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延伸,“火星文”是现代新兴网络语言的代表,伴随着台湾劲舞团等网络游戏的流行而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接受。在台湾的E世代中,“火星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次文化用语。  相似文献   

10.
“随便说话,不等于民主自由”在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大约有十名台湾学生在求学,其中有的来自繁华台北,有的来自南部小镇,年龄在18到28岁之间。作为台湾年轻的一代,这些学生在评述李登辉的功过时,认为他对台湾的民主运动做出了贡献。一名杨姓学生说,在台湾的书摊报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杂志的封面上李登辉龇牙咧嘴、口沫乱飞的漫画像,非常夸张。“开‘总统’的玩笑被视作一种幽默,在台湾既不违法,也不会受到什么清算”,这名学生说,“李登辉至少让我们可以随便讲话,而且不必害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物馆》2009,(3):74-74
2006年9月15日至10月10日,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台湾美术发展1950-2000”展,这是“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台北周)”活动中重要的展览项目。该展以1950年以来台湾美术发展的历时线索为经,以各个时期台湾美术创作中反映出的艺术与文化特征为纬,构筑了一个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学理上非常清晰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欧关系真的很好吗?在欧洲议会将台湾称为“国家”之时,中国总理朱镕基出访欧洲,双方会谈显得非常务实。那么,中国与欧洲的“全面伙伴关系”之路,究竟走得如何?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人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中,十分重视宪法制定施行工作,强调开展宪法教育,提倡弘扬宪法精神,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尊重宪法、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郑重决定,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12月4日为每年的“国家宪法日”。在今年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我们特邀专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走过的艰难而伟大的历程进行溯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港澳台之窗     
业界动向《民生报》停刊文化界惋惜据台湾媒体报道,一向以文化自居的台湾《民生报》停刊了,这个消息引来文化界一片惋惜。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不断叹气。他说,现在正是台湾建立“风格社会”的时刻,标榜“生活风格”的《民生报》却要退出这个舞台,非常可惜。“这应该是一个对生活文化雅俗共赏的时代,媒体却硬要将雅与俗分开!”黄永松感慨,现在走低俗路线的媒体太多,踏实精致的媒体却越来越少。《民生报》的退场,是对台湾发展精致文化的一个警讯。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也惋惜地说,《民生报》对于文化、运动议题的长期深耕,在台湾各媒体里表现…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新闻局”于7月28日发布及实施“(大陆)出版品、电影片、广播电视节目进入(台湾)管理要点”。“管理要点”共17点,已经过台湾“行政院”正式  相似文献   

16.
播前参与设计。在节目设置中,我们充分考虑台湾听众的需求,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方案。如《直通两岸》节目,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满浓浓的“台味”。节目时长120分钟,节目设置的“记者连线”、“大陆生活指南”、“博东看两岸”等栏目,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除了一些时政新闻以外,大量的是台湾听众想了解到大陆来生活、投资要注意哪些问题,包括他的驾照在大陆怎么样使用,旅游、购物、就医等等一些实用的资讯和软性新闻。  相似文献   

17.
据港台报刊报道,5月30日,国民党元老、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陶百川受不了“台湾警备总部”策划的围剿,带着夫人黯然离开台湾,到美国去了。这件事在台湾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被称之为“陶百川震荡”。近几年来,陶百川对台湾的“言论、出版自由”、“人权”问题,多次发表文章,主张取消《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他以“书生报国无他道,愿把毛锥当宝刀”自命,由此被视为“藉机攻讦党政措施不当”,“言伪而辩,似是而非”,“其心可诛”。直接导致台湾“警总”大动干  相似文献   

18.
台湾汉声英文版《回声》从1971年创刊,1978年改出中文版,现已出满100期。在没有官方的支持下,以“文化个体户”的形态,在古今与东西文化冲击的台湾默默耕耘。汉声的定位非常明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中寻求平衡。从“小传统文化”下手,自民间工作开始,而民间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所以《回声》的每一期主题,都试图“小中见大”,深挖在常民土壤中根牢  相似文献   

19.
郭春杉 《大观周刊》2011,(30):122-122,12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作为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完章”。宪法在规定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同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宪章”,“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与“台北市政府”最近因为究竟应该采用汉语拼音,还是台湾学者研究发展的“通用拼音”作为中文音译系统出现很大争议。 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l O月6日宣布,将统一采用融合汉语拼音、台湾旧有注音符号及乡土语言音标的“通用拼音”作为中文译音的拼音系统。初步规划,未来台湾道路、街名、地名、护照、户籍、海外华语教学、建筑招牌、商品等中文翻译成英文,都将采用“通用拼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