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音乐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激发、强化和巩固音乐教学行为的动力因素。学生在音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音乐兴趣,它是学生不断认识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驱动力。一、对音乐兴趣的理解音乐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与音乐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以音响等形式作用于个体,激起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三大要素是节奏、旋律与和声。它们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音乐。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是主题和激情;和声是音乐的色彩,它是渲染和修饰;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它是基础和动机。音乐,它乘着旋律的翅膀穿越倾听着的心灵,它用精巧的和声编织梦幻,它更以驿动的节奏展示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所以我们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就像没有韵脚就没有诗歌。音乐是岁月在歌唱,节奏是四季在轮回。节奏是音乐的起点和终结,是音乐之所以有机行进,有规律和韵律,有动感和趋势的根本原因。如果说音乐是河流,节奏则是堤岸。它限制音乐,使之不因自由而泛滥;它引导音…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提高不断的接触、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以音乐艺术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自主体验音乐形象、感悟音乐语汇、拓展音乐想象、激发音乐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春颖 《林区教学》2015,(1):100-101
小学阶段的器乐启蒙是学生步入音乐殿堂的起点。以竖笛器乐教学为切入点,有助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和音乐的再创造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着重论述在音乐教学中竖笛如何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它成为学生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的得力助手,从而发挥它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李嘉仪 《儿童音乐》2015,(1):52-53,63
音乐课堂中的游戏应不同于一般游戏,它是通过游戏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流动的旋律,它表现了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它给予人极大的精神愉悦和心里快慰。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只有将它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人们才能真正体味它、咀嚼它。所以,音乐的表演者应真切地把握作品,使之内化为一种心灵升华。继而,将它传递给欣赏者,让他们与自己产生心灵共鸣。这才是音乐给予人的真正魅力。  相似文献   

8.
刘咏红 《教师》2008,(19):54-55
音乐,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现美育,是当前音乐教学急需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它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教育指导音乐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美育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它对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的素养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它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音乐》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分会编印的一本综合性音乐月刊。它分歌曲和文字两个部分,辟有流行歌曲、校园歌曲,儿童歌曲等专栏;有音乐评论、音乐故事、音乐知识、音乐家介绍、音乐活动报道。每期还将用一定篇幅,介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探讨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它不仅适合一般青年音乐爱好者的需要,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提高音乐修养、选好音乐教材、搞好音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现美育,是当前音乐教学急需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它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教育指导音乐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美育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它对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的素养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是表  相似文献   

11.
诸城琴派的特点是它的山东民间音乐风格,《关山月》是具代表性的曲目。从考察琴曲的渊源人手,通过对音乐本体、演奏技法的分析,以及琴曲风格形成的原因的探究,可以初步发现对《关山月》的山东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2.
音乐发展是一条河,每个时期的音乐都具备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音乐所反映出的音乐风格背后有其历史遗留的成分及历史的积淀,如此,才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3.
环境音乐是一种功用性音乐。中国环境音乐的发展.应植根于本民族的审美特征,通过融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理念、音乐气质、音乐创作等方面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4.
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成为连接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首先对音乐表演的本质与作用作简要阐释,接着探讨表演作为中介环节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负功能,包括表演者的演奏风格、工艺技术、演奏技法等。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民歌和唱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原生态歌唱不仅仅是一种唱法,更是一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风格,它的音色和发声状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掘原生态音乐资源,培养出既有音乐专业技术,又具有人文背景和文化素养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郝梦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6):104-107
《十二首美洲前奏曲》属于希纳斯特拉"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作曲家选取了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中体现拉丁美洲音乐构成的印第安元素、欧洲伊比利亚元素、非洲黑人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音乐体裁形式,高度抽象地概括出这些音乐体裁的主要音乐特点,并将这些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中,形成特有的民族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音乐的文学性因素是通过音乐的体裁与形式、题材与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在文学思潮影响下所形成的特殊音乐历史风格而体现出来的,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形成了歌剧、歌曲等;音乐的文学性内容形成了叙事曲、交响诗等;音乐中文学因素的表现又形成了特殊的音乐手法如叙事、描写等;而音乐的时代风格的演变与形成又无不受文学思潮的影响,如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诗歌等等。  相似文献   

18.
流行音乐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音乐人也开始不断创新,在音乐中加入了不同的音乐元素。音乐流行元素包括具有传统意味的中国元素,具有欧洲古典风的古典音乐元素和具有中国国粹的京剧元素等。流行音乐中的音乐元素的多样性表明我国的流行音乐有着自己独有特质。通过对流行音乐的概念、特点、发展加以阐述,针对流行音乐中的音乐元素的多样性作以研究,希望对流行音乐有更新的认识,对流行音乐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 8 0 0 0年历史的中国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整个二十世纪 ,她却被笼罩在“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阴影中。建立有强烈民族色彩和风格的“中国音乐体系” ,让中国音乐回归到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常序列中去 ,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