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学生读写》2009,(4):12-13
Q1:你之前一直擅长写散文,所写散文还获得过不少文学奖项,怎么会想到要转型创作小说呢?答:情感式散文是我文字创作的开端,写了两三年,也结集出了一本,还有一本散文稿尚且压在箱底。散文与小说,我其实并无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2.
曾在《博览群书》上读到朱伟一先生的《往事》一文。写他12岁的儿子“写砸了”(朱先生语)一篇命题为“往事”的作文的这件事。他分析原因说:“主要是跑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重点,像没有对准焦距拍出来的相片。”接着又写道:“我同儿子讨论了半天.左思右想还是不知道如何改才好。最后两人一致认为,这个题目就是没有办法写好……连孔圣人都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圣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求一个12岁的小孩写一篇深奥的文章呢?”作者的这种分析与责怪在当下可谓大有市场,对此本人大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3.
正在看这封信的朋友: 你们好! 受《时代教育》杂志社的邀请,让我给同学们写封信。杂志社的要求是希望我写关于中国动漫发展,及希望大家在一起来做些什么的内容,但是自忖尚且没有这种只有知名作家才配有的影响力,你们就当是一个普通朋友的来信好了。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弗洛伯在一封信中谈到他创作的艰难时写道:“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做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艺术啊,你是什么恶魔?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①这是一个作家的甘苦之言.高尔基也曾谈到,有一次他要在一篇小说的开头用几句话描绘出一个俄罗斯小镇的外貌,结果坐在那三个多小时,一句也没有写出来.我国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说得更惊心动魄:每当走向写字台开始写作,就象一个囚徒走向刑场.这些话无非证明,创作是艰难的.作家尚且如此,而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难度就更大,而且也不只是写文艺作品,就是写其它文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相似文献   

5.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12,(Z2):118-120
二十二年前,柳苏(罗孚)先生写过一篇文章《你一定要看董桥》,反响极佳。所以我决意模仿他的题目,写一篇《一定要看陈之藩》。只是当年柳苏向大陆读者推荐董先生作品时,董桥在内地尚且籍籍无名,柳先生推介之后,董氏大名渐响,迄今已经公认为个  相似文献   

6.
青岛印象     
据说佛陀从不立宿桑下——不在一棵桑树下连宿三夜,以免生出牵挂难舍之情;佛陀尚且对停留之地有如此情怀,我对青岛的留恋便是凡人难免了。这个暑假我去了青岛。青岛不算是太大的城市。眼前的它没有湛蓝的天空,没有在阳光下晒得发自的街道,没有令人炫目的阳光,没有  相似文献   

7.
我的秘密     
<正>我少年的时候爱过一个男生,我曾经在日记里写:我爱他,就算他病了、瘫了,残疾了,我也一样爱着他。那时,年轻的我,尚且不知道这句话的沉重之处,我曾天真地以为,对于病痛和其他的不幸,都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打败。小时候,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会用毛笔写端端正正的小楷,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奶奶穿的是盘扣的旧式衣服,她小时候裹脚,被  相似文献   

8.
哑银  高鹏  During  滕艺珊 《音乐世界》2007,(17):142-142
我曾爱上一位写诗的男子,在某年深秋,我尚且年少时。那年,我流浪至G城,那里的冬天暧昧而模糊,少见雨水,晨昏日暮却有止咳糖浆一样黏稠的雾气。我在G城遇见那位写诗的男子,他写很多美丽的诗句给我,执著又有礼。在十一月末的傍晚,在依然繁花似锦的紫荆树下,轻吻我的手指。他说,我愿为你放下我的骄傲,让我随你而去,任何地方。  相似文献   

9.
唐善生 《语文知识》2000,(11):37-39,11
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下面各句中的“尚且”是连词:①他的英语很好,文学作品尚且能翻译,一般函件当然不成问题。②一项技术革新尚且要经过不少挫折,何况是一场革命?③这种现象科学家尚且无法解释,我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10.
饭饭 《大中专文苑》2013,(12):44-45
我想念你的多种方式,比如,我写小故事给你,因为你要我写小故事给你,我始终都没有写,这次我终于写了,故事里的人和你有一点像,我每看一次,就想到你一次。——饭饭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作文课往往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就是老师出作文题,要求学生在一两个小时里写好作文。但是,这种作文课的效果实际上并不理想。经常看到作文课上不少同学抓耳挠腮,不是嘴啃钢笔便是眼瞪黑板,直到满头大汗也写不出几句话来,更不用说作出什么文章了。原因当然有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并不复杂,无非是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而关键在于“写什么”。如果不知道写什么东西,“怎么写”便成了一句空话。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既没有,巧妇尚且犯难,更不用说那些本就不善炊事的“拙妇”。以前…  相似文献   

12.
从小学到硕士毕业,我写了17年的作文和论文,没有老师要求我针对性写作,没有告诉过我们怎样去写一篇读者会关心的文章,17年来,我已经习惯了接受所谓专家或权威的答案,"批判性思维"于我只是一种抽象概念,不是我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采用了间接的写人手法,没有对邱少云的外貌和语言做细致的描写,也没有对他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做深入的刻划,仅写了他“一动也不动”的一种静止状态,但丝毫没有减低文章的感染力。为什么呢?我认为在写作方法上有两点值得谈一谈。用第一人称写耳闻目睹的事实。文章中描写“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一年级学生初入校门,常常在说话上尚且词不达意,表述不完整,在写话上则有更大难度,不知道从何下手,怎么写,如何表达。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积跬步以致千里,可以以一年级语文课本为依托,对学生在基础的词组、句式方面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其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写字这项基本功,我常常在那些字写得工整漂亮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个“A”。但许多同学对这个“A”不以为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学生的写字水平一直没有大的提高,我为此苦恼不已。一次,我批改作业,突然灵机一动,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我没有再写“A”,而是在作业的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会对中年级的作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写话对于识字量尚且不多的孩子来说是有较大难度的,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帮他们攻克这个难点,是大家孜孜不倦探索的话题.写话是一种创造,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是"从有到新"复杂的加工过程.人类获得的信息越多,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阅读这一阶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让他们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后练笔.由于有了阅读的铺垫,学生写话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瞬间的永恒     
没有落叶纷飞没有秋爽满地甚至没有金风吹过用显微镜在地上寻找一种叫“秋”的东西秋很细,我们看不见可是,我分明看见秋霜写在脸上落叶铺满眼睛秋风吹起长发我不是诗人秋的气息熏陶不了我我是凡人忘记了秋却记住了秋写秋$中山大学@李晓龙  相似文献   

18.
宽容的力量     
李凤霞 《班主任》2010,(7):33-33
一天晚自习最后一节课,我批完一摞作业,习惯性地在课桌间巡视时。发现女生洋并没有写作业,而是在写一封信。见我走到桌前,洋很是慌乱,想把写的东西藏起来,可众目睽睽下又无处可藏。万般无奈,洋只好把还没有写完的信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元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日,就是期末考试所有科目的分数出来的那天,我靠在椅子上发呆,老班问我:你可曾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只能小声回答:没有。老班告诉我:你还是写一点罢,期末考试后很需要反思。这是我所知道的,凡我写的反思,大概是因为往往都是些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作家阿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尘埃落定》之后,我故意放慢了自己的写作速度,其实,这10年如果要我写很多东西,我也可以写,不是没有故事,我占有的资源应是在中国作家里非常得天独厚的。但我没有这种愿望,我经常讲,就像轰轰烈烈谈过一次恋爱之后,马上又开始和另一个人再这么刻骨铭心地来一次,我做不到。小说写作对我来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