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争领先,打头阵,创特色,求实效”的“舟山精神”,既是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一理念在舟山的具体实践和阐发,又是舟山在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不但是舟山现实发展所凝成的思想之花、智慧之果,而且深深根植于舟山深厚的海洋文化土壤。舟山群岛独特的地域环境、久远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情怀使得“舟山精神”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海洋文化内涵,也成为舟山人在开发海洋、建设海岛过程中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涉海高职院校的学报应以“海”为基,突出“海洋特色”,这是涉海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目标所决定的,更是涉海高职学报生存、发展和体现自身价值必然选择,是办好学报的根本所在。文章提出了找准定位,树立“海”字办刊理念;做好“海”字文章,突出海洋特色;开门办刊,彰显海洋特色等,旨在探索高职学报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文化历史轨迹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陆地、海洋出土文物、考古资料表明,中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海洋文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中国海洋文化的萌芽与发展;二、中国海洋文化的两次高潮及衰落;三、中国海洋文化的第三次高潮——海洋中国的崛起。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对外和平的开放性;对外扩展的探险性和恢宏的“拓边精神”。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管辖海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海南渔民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续开发南海的特有群体,南海是海南渔民的"祖宗海"。海南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海洋强省"战略及海南自由贸易区港逐步实施,海南在中国南海的地位举足轻重。进一步系统归纳总结海南海洋民俗文化发展历程,深度挖掘海南特色多元海洋民俗文化,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提升海洋民俗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海南社会文化发展,逐步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海洋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伴随海洋文化研究的兴起,海洋文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世人关注。海洋文学渗透着海洋精神的独立品格,20世纪人们逐渐将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这对文学史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海洋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明比较显著区别于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从而在起源上就造成了中西文明不同的态势和内涵。于西方由于狭小的地域、或者迫于无奈,便将生存的拓展指向了海洋领域,从而建构了基于海洋的生产方式和精神结构的文明形态不同,作为典型大陆文明的中国,海洋文化受到了农业社会和大陆性格的深刻影响。发展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海洋文化。在当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围绕新的地域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将延伸和发展出具有鲜明内涵的海南海洋文化,并且在新的全球化视野中,探索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海狼》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从海洋文学的视角解读《海狼》,聚焦海上探险经历以及一系列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能够揭示作者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洋意识、"奋发向上、完善自我"的海洋气息及其通过人物叙述所赞扬的海洋精神:拼搏、冒险、奉献与包容。  相似文献   

8.
作为海洋国家,澳大利亚与印尼都有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及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推动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因为《大陆架公约》,澳大利亚与印尼在帝汶海划界上存在不同的划界观点,目的在于将帝汶海的谈判纳入到各自国家的谈判轨道中.20世纪70年代初,双方展开帝汶海部分区域的谈判.这次谈判以澳大利亚的大获全胜结束,澳大利亚几乎获得帝汶海...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门,语言景观研究不仅考察社会公共领域中的语言使用规律特点,还研究语言标牌上所呈现的语言现象背后的权利关系、身份认同等因素。借鉴场所符号学理论和多模态理论,剖析宁波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对宁波市海洋文化的各语言群体之间的权势和身份地位进行深入研究,以服务宁波市的海洋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辽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从国家海洋战略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发掘海洋文化的内涵,以海洋历史文化和海洋特色文化为中心,有助于辽宁海洋经济振兴,加快融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防城港历史厚重,有远古海洋建筑文化、海洋港口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还有浩气长存的海洋军事文化。然而,纵观防城港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和渔业文化的核心都来源于京族文化,而且具有唯一性和高度独特性。文章探讨传承发展京族文化对于海洋文化名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在海洋名市建设进程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京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对"海洋体育文化"及"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海洋体育文化”与“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基本含义和内容,阐述了休闲渔业与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相互融合,滨海体育休闲必然成为海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海洋体育文化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海洋、适应海洋、理解海洋、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潮汕善堂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高校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文化资源。以潮汕文化精神铸魂育人,具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与弘扬区域文化的深远意义。以潮汕善堂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为例,探讨以潮汕文化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途径,以培育大学生崇高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区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回应21世纪“人类如何与海洋和谐共生”“人类如何在海洋领域协同合作”的重大时代问题,为人海和谐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对推动国际社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维护海洋和平与安宁、永葆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海洋思想的创新发展,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各国对海洋利益的争夺,如何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海洋大国",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利益和安全,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就要掌握制海权、探明海资源、站稳东南海、东出太平洋、进军印度洋大西洋、登上南北极,这就是当代中国海洋战略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治台必告录》是一部治台方略的重要历史文献,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风情、民俗诸方面内容,从地域文化来看,它呈现出清代台湾海洋文化地域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越海移民与海洋文化地域进程;好勇重义与海洋文化地域心态;冒险犯难民海洋贸易文化融合;海权海防与海洋文化地域核心。了解台湾海洋文化地域形态的演进和构成,将更全面认识中国海洋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真切意蕴。  相似文献   

17.
汉魏六朝海洋文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君尧 《职大学报》2006,1(3):43-49
汉魏六朝海洋文学上承先秦文学并有所创新,尤其反映出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描写、赞美和神往。并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以海洋为题材的文学体裁诠释海洋这个神秘的世界。人们既看到汉魏六朝个体人格及自我生命意识逐渐觉醒的时代精神,又看到汉魏六朝海洋文学所折射出的那种充满新的[光、蓬勃的生命力,斑斓的色彩,海一样的磅礴气势。其具体表现为:①经略海洋的心理模式;②寄情海洋的情感世界;③崇尚海洋的英雄气势;④赞美海洋的瑰奇壮阔;⑤跨越海洋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岱山有地处上海、杭州湾的区位优势,有岛、海、港、景等生态环境优势,有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时机优势。岱山应抓住这些优势,把握当今休闲运动发展和生活消费之趋势,突出重点、特点、亮点,大力发展海洋运动产业,将岱山建设成为"海洋运动生态岛",即把岱山打造成为海洋生活品质岛、海洋运动赛事基地、滨海休闲养生地,成为我国深耕海洋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文化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和高度。当代大学生的在海洋文化知识方面学习不够,具体表现为:海洋意识相对薄弱、对海洋的知识掌握相对匮乏。作为未来国家中流砥柱的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主权意识,并充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在未来能够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海洋强国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海洋强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海洋强国的灵魂,国民海洋意识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重要知识群体,自然承担着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任。首先通过对以往文献理论的研究,从海洋政治意识、海洋经济意识和海洋文化意识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湛江市高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模型。其次使用SPSS24.0、Amos24.0进行数据处理,接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海洋政治意识对海洋经济意识有显著影响;(2)海洋政治意识对海洋文化意识有显著影响;(3)海洋文化意识对海洋意识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政府、社会、大学生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