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敢想、敢为的创新勇气,不怕挫折的创新意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来改善教学环境,使我国基础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敢想、敢为的创新勇气,不怕挫折的创新意志,乐于创新的创新兴趣,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从事创新行为所必备的深刻的感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应重视其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培养,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能承受挫折、适应困难环境。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注重预防、诱导,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内,着力提高其挫折耐力,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当务之急。而基础教育要想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则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实施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敢想敢为的创新勇气,不怕挫折的创新意志,乐于创新的创新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从事创新行为所必备的深刻的感知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学习稳定的、持久的兴趣是创新能…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挚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制约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发挥课堂教学的"组织领导"作用,而且于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意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使化学教学与兴趣培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启迪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5.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开展乐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让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投入课堂,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使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学习、生活,充满自信,意志坚强,不怕挫折,追求成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渠道,将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结合起来,创设顺境和逆境,让学生去具体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完成学习活动,不仅有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认知因素,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情、性因素.前者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的认识过程,后者构成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情、性过程.前者是认知作用,后者是动力作用.后者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得以提高,提高了动力更进一步强化认识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和原动力,本文从研究化学教学心理学着手,寻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的途径.   ……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地探求知识,把握方法,研究规律,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而要让初中生学好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人手.本文就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9.
到了初中,随着英语单词的迅速增加,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便一点一点的磨灭了。以至于出现好多的英语学困生、厌学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不怕记忆单词。那么如何激发、调动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高效、持久地记住所学单词,就成了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记忆单词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情景,科学有序地让学生参与到对课文的阅读中,通过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由于受其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如何适应儿童的特点,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敢想、敢为的创新勇气,不怕挫折的创新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刻的感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注意、自信心、自制力、性格、气质等。对于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因为其智力差,而是因为他们只注重了知识的接受,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挥,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失兴趣和动力,甚至丧失信心,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意志。教师若是在教学中能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学生在学习中就能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他们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对学习表现出喜悦,有较高的求知欲望,克服困难的意志就会大大增强。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爱学生是培养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爱。如曾有一位学生,在…  相似文献   

15.
正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能够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之中。伟大的教育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各种强制性的手段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理论知识,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才导致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时,教学效果就会十分惊人,学生会用很短的时间学会、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规定,我们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知识维度,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认知过程,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兴趣、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和规律,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李英侠 《考试周刊》2011,(69):188-189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初中生物教学怎样从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做法:一是要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缩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首先对英语老师产生好感,进而对其所教英语学科产生兴趣。二是要鼓足鼓起学生敢说、不怕出错的勇气,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三是要寓教于乐,尽量用直观的教具和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用各种器官参与学习,在愉快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四是要设法让学生尝试成功,增强成就感,激活旺盛的学习劲头。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它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长效性。因此,要使学生掌握政治学原理,就必须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向往与追求。我们都熟悉"皮克马利翁效应"的基本原理,学生学习知识效果的因素除了取决于智力因素之外,情感、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政治课,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与动机,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与作  相似文献   

20.
杨艳双 《学周刊C版》2014,(7):204-205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能够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之中。伟大的教育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各种强制性的手段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理论知识.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才导致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时.教学效果就会十分惊人.学生会用很短的时间学会、理解、掌握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由此可见.兴趣能够轻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