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HC管桩具有诸多优点,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积累的经验,提出一种静压PHc管桩基础的设计方法,即是:根据PHC管桩的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采用先施工工程桩进行静载试验,以静载试验结果反算得出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再结合桩的入土长度、压桩机械的施工能力等综合考虑给出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潮州市某住宅小区商住楼静压PHC管桩基础的设计中,工程建成之后沉降量小且比较均匀,实测效果理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的设计质量监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设计质量监理应当重视设计阶段监理,强调设计与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管桩设计质量监理的六个主要环节,即: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布桩、选择桩锤、确定“收锤标准”、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管桩施工方法。文章提出了管桩基础的应用范围,对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推广、设计和监理等工作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清照 《华章》2008,(15):143-144
近几年来,预应力管桩由于其具有施工工期短、能满足环保要求及造价较低等优点,在广东地区得到迅猛发展及推广应用.由于锤击法施工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速度较慢,而且在环保等方面的缺点日益突出,故而静压法施工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许多关于静压管桩的质量技术问题也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对静压桩施工方法控制,施工过程出现问题与事故处理等方面论述如何对静压管桩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某小区静压高强管桩施工后的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波形分析和静载试验结果,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桩的布桩密度,分析了浮桩产生的原因.采用加大压桩力的复压处理方法对已施工的工程桩进行复压,并重新进行低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复压可以解决静压高强管桩浮桩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静压预应力管桩应用于建筑工程基础建设日广泛.根据施工监理工作实践与体会,运用相关法规理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流程各工序环节的操作要领、常见问题、整改措施、预防办法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邻近既有津山铁路繁忙干线路基,石济铁路客运专线某标段邻近京沪高铁桥梁,上述路基的地基处理采用采取静压法和锤击法进行预应力预制管桩(即PHC管桩)施工。本文从工艺原理、工艺试验、应力释放孔、施工准备、压桩顺序、桩长控制、监控量测等技术,对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施工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静压PHC管桩的静载Q-s曲线呈台阶状之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变量控制措施,以避免桩体上浮、桩节焊缝开裂处脱节,桩体和桩端密实持力层脱密。  相似文献   

8.
静压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桩压人士中的沉桩工艺.由于这种方法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等优点.适应今后对绿色岩土工程的要求,同时压桩桩型一般选用预应力管桩,该桩作基础具有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检测方便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静压法施工的PHC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整洁文明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市多、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积累的经验,对该桩型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在分析了静压管桩、SMC劲性桩及载体桩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载体桩在软土地基工程中的选用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成桩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载体桩通过挤密桩端地基及扩大桩端面积,使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提高至2 000 kN,极差为0;抽检的84根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均为Ⅰ类桩。应用实践表明,载体桩还具有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宜用于软土地基工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工程实例,论证静压管桩可根据压桩力有选择地进行水冲助沉穿越密实砂层,并通过静载试验对比证明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某小区三幢住宅楼9根小截面静压预制桩静载试验成果分析,表明以侧阻力为主的摩擦型预制桩Q—s曲线呈双曲线的特征。采用斜率-倒数法对该小区静压预制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有关预制桩承载力指标的取值偏低,其指标不适合小截面静压预制桩。结合桩基施工终压力和每延米压桩耗能的对比分析,表明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但与压桩耗能不存在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静压管桩基础与其它桩基形式相比有诸多优势,但用于高层建筑尚属首次。本文从工程总结的角度,对高强管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静压高强管桩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徽省淮河漫滩地区,长期采用夯扩桩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桩基础,但当15m埋深范围内没有桩端持力层时,采用传统的桩基础存在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桩基础——预应力管桩在该地区的成功应用。通过一个施工实例介绍预应力管桩适应的地层条件、设计步骤和施工质量检验方法等,为今后预应力管桩在该区的大范围推广使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预制桩静载试验实测资料,发现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在试验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说明沉桩施工对桩周土和桩端土层的挤密作用,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建议小桩径桩,根据现场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作为设计取值的依据,以充分发挥单桩承载力,降低基础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场地与静压预制桩的压桩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静压预制桩压桩力对地表土层和下卧软土层承载能力的要求。在建立两者之间关系时,考虑压入土中桩的挤土效应对软土结构的破坏和因此引起的承载能力的降低。提供了不同型号压桩机在不同表土层厚度条件下,对含水量不同的软土层的许用压桩力的粗略定量解答。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预应力管桩在建筑桩基中普遍使用的现状,介绍了静力压桩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如何控制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高层建筑中,人工挖孔桩基础已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在我国尚未编制出专门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对人工挖孔桩还未有具体的规定,缺少计算指标和技术措施。本文根据我校教学实验综合大楼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过程,论述其设计和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省某岩溶场地的高层建筑工程为例,对岩溶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复杂岩溶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的设计过程、溶洞的处理方法及桩基施工要点。 经过对比分析表明,冲孔灌注桩适应性强、承载力高,能钻穿溶洞达到稳定持力层,建议作为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首选桩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